冠华作文网: 为了一切学生,一切为了学生!
冠华作文网祝愿:天下学子金榜题名!
网站首页
高考导航
教育资讯 | 网络信息 | 网络作文 | 竞赛作文 | 小考频道 | 中考频道 | 高考频道 | 考后点睛
英语特区 | 教师频道 | 家校互动 | 网站社区 | 同行作文 | 帮助中心 | 在线留言 | 设为首页
高中作文 | 高中佳作 | 作文素材 | 专家指导 | 阅读训练 | 满分作文 | 作文预测 | 高考真题
站内搜索
文章

相关栏目

最新文章

图片主题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文章 下载 图片
 
您现在的位置: 冠华作文网 > 高考频道 > 阅读训练 > 正文         ★★★
精彩推荐2013年高考语文精美阅读文章六十篇(1-10)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13/1/21 20:10:49 信息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我要投稿

8秋天的舞者
  秋天来了,大漠的胡杨树挂满金黄的叶子,愈发显露出秋的风采。秋雨飘过,雨水浸染的胡杨叶,慢慢变成浅黄、深黄,且迅速蔓延全树。此时胡杨树像披黄衫的女子,亭亭玉立静立沙海里。秋风吹过,黄衫飘舞,格外迷人,胡杨开始在大漠跳起秋的舞蹈,我敢说,胡杨是秋天最好的舞者,就连它那艳丽的黄衫,也是独一无二的。秋天别的树叶子黄了就落完了,而它不,满树金黄的叶子,像溶入了它顽强的韧性,不会轻易落下,一直能坚持到深秋,最后仿佛一夜之间就落完了。
  由于团场地处大漠边缘,胡杨树很多,每年秋天,叶子黄了,一片片黄灿灿的,煞是好看!人走进树荫夹道的小路上,像走进了一个富丽堂皇的宫殿。四周金碧辉煌的叶子,在阳光下闪烁着耀眼的光芒,像有万道金光扑面而来,让人精神大振,倍感清新。秋风吹过叶儿拍手,枝条轻舞,胡杨树舞姿翩翩,像一群矫健的舞者,随着秋风起舞。满树美丽的黄叶像片片金甲,相互辉映,晕染着秋天的大地。
  春天把绿色的希望播在胡杨心中;夏天把火热激情蕴藏在胡杨酮体;秋天把金色的血脉融入胡杨枝干。于是,才有了千年不死、千年不倒、千年不朽的胡杨传奇。礼堂门口那棵上世纪五十年代,老军垦们种下的胡杨树,至今仍然枝繁叶茂,树干已经长到三四个人抱不住了。它经历了几十年的风风雨雨,见证了团场的发展壮大。每当它的黄叶如花朵一样开满整棵树,傲然挺立在秋风中时,我仿佛看见了,那些身穿军装,胸前挂满奖章的老军垦们。
  胡杨树静静挥洒着秋的韵致,默默用自己金黄的叶子渲染着秋天色彩。我们常感叹大漠中胡杨那生生死死的悲壮场面,然而,我眼前这些胡杨树,却多了几分灵动和飘逸。它的树形庞大,树干挺直,只有高处才有侧枝,且生机盎然,这也许是人力所为吧!我想,它们不再是大漠深处的独舞着,它们身边有白杨、柳树、沙枣树相伴。还有和他一样,有着顽强意志的军垦人相厮相守在大漠边缘。每年春夏它们都默默无闻,慢慢积蓄力量,只等把最美丽色彩,放在秋天的舞蹈里迸发。它们要给绿洲,舞出一身金黄灿烂,舞出一个璀璨的金秋。
  我轻轻抚摸胡杨叶子,光滑质感像少女的脸蛋。俊秀的叶片纹路清晰,淡黄里透着清新,微风过处黄叶摆动,像无数动情的少女在侧耳倾听,那曲秋天的私语。黄色的飘带轻轻舞起来了,婆娑的树影便舞出了优美的舞姿。风儿把乐曲吹奏到哪儿,胡杨就把舞蹈跳到那儿。那橙黄色的倩影在大漠的边缘,随着秋风把自己的柔情舞动的淋漓尽致。
  秋天的喜悦在它们心中流淌,金黄的色调是它们永不变的情怀。秋在它们的舞蹈里尽情宣泄着美得丰韵,军垦人根植在它们心中的梦,飞扬在满树挥舞的黄手帕里,秋雨轻吻它们的叶子,留下恋恋不舍泪珠,悄悄离去。我想,这些胡杨树是幸运的,它们在抵抗沙漠狂风肆掠的侵袭中,有军垦人做它们坚强的后盾。这些与荒漠抗争的垦荒人,和胡杨树一样的执着。默默地几十年如一日,挖渠引水、开荒造田,在大漠边,开垦出片片绿洲。军垦人敬佩胡杨的顽强,把它们移植到绿洲的边缘,让它们手拉手心连心,在绿洲的边缘筑起了一道防御沙漠的绿色的长城,实现了胡杨的心愿。
  的确,没有一种树像胡杨这样顽强的让人震撼,它们死后那些千年不朽的枝干直刺天空,像是在对上天发出一声声不屈的呐喊,这无不彰显它们生命雄厚的力度。然而,这些生长在绿洲上的胡杨树,却用另一种柔美的形式,回报着军垦人。秋风里潇洒舞姿,把绿洲的秋景演绎到极致。这些秋天的舞者,它们站成一排排,黄艳艳的身影在大漠边,摆上一个个优美的造型,给秋天的绿洲营造出一幅幅美丽的图画。
  军垦人和胡杨树在大漠边相濡以沫、相互鼓励,一起与沙漠作抗争。军垦人被胡杨那种三千年不死、不倒、不朽的精神感动。胡杨也被军垦人顽强的拼搏精神折服,它们钦佩军垦人敢叫沙漠变良田的雄心壮志,也目睹军垦人排山倒海似的垦荒的宏伟气势。当绿色风吹遍沙漠时,它们为军垦人放声歌唱。当秋天丰收的果实,挂满绿洲大地时,它们用欢快的舞蹈为军垦人庆祝丰收。
  我喜欢这秋天的舞者,绿洲的秋天因它们而精彩纷呈。同时我也敬佩这秋天的舞者,它们和我们军垦人一样,能把生命的美丽绽放的如此精彩。它们在旷野里,豪迈地劲舞着秋风,抒写着自己风采,讴歌着军垦人与漠风、干旱、寂寞抗争的顽强精神。这正是伟大的兵团精神!靠着这种精神,老一辈的军垦人,在大漠、边境为“屯垦戍边”的伟大事业,献了青春,献子孙。
  秋风又起了云飞扬。胡杨树这秋天的舞者和军垦人一起,带着秋的喜悦,秋的风采,秋的丰厚,舞起坚定、潇洒、激扬的舞步,把绿洲的金秋舞进大漠的深处……

9成功只需弯一下腰

出门时突遇下雨,因为没带雨具,我只好躲在一家商店的房檐下避雨。雨越来越大,路上的行人也越来越少。

正发愁时,突然发现前面不远的大路上竟然有一把雨伞,我惊喜又意外,为什么会有一把伞放在路上呢?是别人不小心丢的还是那伞根本就是一把坏伞呢?在我犹豫不决是否要去捡的时候,有一对情侣模样的男女跑了过来,他们浑身已经淋透,冷得直发抖。在经过那把伞时,我看到他们奔跑的脚步慢了下来,心想雨伞肯定会被他们捡走的。可他们只是看了看那把雨伞,又狐疑地看了看我,头也不回地跑远了。

雨还在下着,我也一直看着那把伞犹豫不决,这时又有一个中年妇女抱着孩子跑了过来,她似乎也看到了路上的伞,但却没有去捡,而是跑到了我身边的房檐下避雨。我听到女人怀中的那个孩子说:“妈妈,那儿有一把雨伞。”女人看了看我,然后对孩子说:“那是一把坏了的伞,不能用的。”她没有看过就坚定地认为那就是一把坏伞,她的话也让我坚信那确是一把坏了的雨伞。于是我不再犹豫,在房檐下耐心地等待雨停下来。

雨渐渐小了。我正要离开,却看到一个乞丐模样的人走近了那把雨伞,他毫不犹豫地弯腰捡了起来。雨伞被打开了,我发现它竟然是一把完好无损且有着美丽图案的花伞。于是我一脸懊丧地看着乞丐撑着伞高兴而去。

这件事让我想起了一个朋友曾经的一段经历。多年前,朋友独自到深圳打工,可是去了后才发现要在那里找一份工作是多么的难。朋友只有中专学历,但自幼就爱好文学,曾在报纸上登过一些“豆腐块”文章,文学一直以来就是他心中的梦想。可是眼前残酷的现实告诉他,梦也许只能是梦了。就在他为自己的工作奔波发愁的时候,却意外地从一本杂志上看到一则启事:如能够在本刊中找出十个以上的错字、错句,我社将无条件录用为本社编校人员。

朋友一看截止日期是最后一天了,他惊喜万分,立即把这个好消息告诉了和自己一样失业的毕业于一所名牌大学中文系的室友。这位室友听后笑了笑说:“今天是4月1日,这是一个愚人节的玩笑,傻瓜才会当真呢。”朋友听了很失望,可转念一想也不妨试一试,反正自己又不会有什么损失,于是他就在室友的嘲笑声中拿出了杂志开始找错字错句,整整一个下午,他终于找出了12处错误。就在下班前的5分钟,他气喘吁吁地赶到了那家杂志社。结果他当即便被录用了。

后来他才知道,杂志社登出启事后,他是第一个也是惟一一个来应征的。现在朋友已经是那家杂志社的副总编了。

其实有一些事情本身就是如此的简单,可我们总是习惯把它复杂化——成功有时只需弯一下腰。

10老屋听秋

久居城里的喧嚣,对季节的感觉本来迟钝,加之每天从睁眼到合眼都在为饭碗忙碌,是不会有什么过多“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的;偶尔像“诗人”,激活几颗悲喜愁怨的细胞,往往是在回家,走近那百里之外,送走我童年、青年,伴着母亲六十、七十、八十越来越旧的老院子、旧房子和弯枣树。

这次回家两件事:一是“十月一”要扫墓上上坟;二是冬天马上要来了,给老母亲平安越冬做做准备。一阵寒流,几行雁阵,给周围的一切都染上了浓浓的秋意,回家的路自然也不例外:农家秋播的繁忙早已过去,棉田的颜色已变得暗紫,几垄懒割的玉米棵,叶子在秋风中飘摇,路边的杂草已全部失去水泽,白杨树上的叶子在一片一片地飘落……唯一的例外,是那片片刚播种不久的麦田,已经有了许多绿意,似乎在对季节进行着顽强抗争和挑衅——其实是无助的,冀东南这片操劳了多半年的土地行将冬眠,不过是早天晚天而已!

老家老屋,一院树、一群鸡和一只比读高中的女儿年龄还要大的老鹅是其典型的生态特征。每趟回家,离门口很远的时候老鹅那嘶哑的叫声就隔墙传来,然后是微抬着翅一晃一晃,领着耳聋眼花的老母亲迎出门来……院落,在晚秋时节有几分萧条:那棵弯枣树,叶子已稀疏发黄,枝杈上长长地吊了两串母亲自种的红辣椒;西窗台前的石榴树,无精打采的叶间还挂着五六个红得发紫的石榴,是奶奶给孙女专门留下的,这次就要摘走;母亲用篱笆圈起的小菜园,葱葱郁郁的景象已经消失,茄棵、柿棵还在那儿勉强地长着;挂在篱笆上的扁豆秧,细细的蔓子已经裸露出来,间或有一两小扁豆顶着发蔫的紫花;半院子的北瓜蔓,叶子已全部落尽,只有两个干黄的老瓜种还连在上边,院内的其他物种,在晚秋夕阳下都无一不疲态尽显。

老屋也进入它存续过程的“晚秋”:初建于清光绪初年的几间老屋,距今已有120多年,期间上世纪70年代虽然返修,但一应物料,包括梁檩铺材、砖瓦门窗,除少许补充,俱都没变,重建格局也一如原样。这样的房子,目前农村已经很少,使用价值几乎尽失,剩下的也许只是“20世纪初平原农舍”这样的“建筑学意义”。可是,老屋的“晚秋”之于我,毕竟不是平常,是硕果累累之后的“晚秋”:在它悉心守候100多年的院落里,粗大了无数弯枣树、老槐树,肥壮了无数牛马羊,猪犬鸭;当年宽畅的大门洞下,迎来过一个又一个媳妇,出嫁过一个又一个女儿,屋内的土坯炕上,诞生过一代又一代子孙;特别是春节家谱两侧挂的那幅配联——“礼仪早树克勤克俭、书香传家唯耕唯读”,更是几代人自强本分、守业治家的凝华!而今,老屋的门窗、梁檩已旧得漆黑;房顶上的老草,陪伴岁月不知枯荣了多少回;西窗棂上挂的蜘蛛网,随风摇摆;房根下的滴水砖,深浅不一地打上了滴水的印记;正堂屋内,房梁上的燕子早已不知去向,挂在窝窠下的,是被灶烟薰黄的燕屎痕迹——这样的场面,的确给人带来几许失落:想来难怪,这日渐肃杀萧条的晚秋,昭示着一年一度的春色已远不可及,轰轰烈烈的夏日也已化作过去,于这春夏秋冬的演化中,人的皱纹平添了,物的刚性变散了,院前当年那湾波光四射、菱荷满塘的水塘干涸了——总之,“一的一切”和“一切的一”都已经和正在化为消失!

自古以来,文人雅士多以见凋花而落泪、望冷月而伤感,在他们那儿所听之秋,多是“日夕凉风至,闻蝉但益悲”、“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秋风秋雨愁煞人,寒宵独坐心如捣”,把自己种种失意和无奈定格于一个“秋”字,以至感染得多少后人一想起“秋”就仿佛听到季节的哭泣。然而也不尽然:唐刘禹锡曾有“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的高吟,宋辛弃疾亦有“沙场秋点兵”的豪放——婉约也罢,豪放也罢,在文人雅士、达官显贵那儿,我想,“际遇”永远是制约他们观照周围世界的桎梏,这一点,他们也许远远不如目不识丁的老母亲!

母亲在我心目中,不像季节的变化,永远是那个样子:头发全白,一脸皱纹,脑袋不住摆,耳朵依旧聋,如果说一年四季有什么变化,主要是衣服的薄厚。这次我进家来,母亲正在斜阳下戴着老花镜,整叠她那套送老的衣裳——那套衣裳是母亲72岁那年做就的,当时她老人家还很健壮,我并不赞成她这样预备,但母亲执意要做,说“明年七十三闯头年,不预备好怎么行!”又12个年头过去了,母亲依然健壮。自从有了那套送老衣裳,在母亲的心里除我们这些儿孙外,又多了一份凝重和牵挂:每至春秋末季,老人家就要挑个晴好天气把它从箱子那半截平端出来,小心翼翼地解开包,取走樟脑球铺开,边晒边一个一个地数线拘,晒好后再放上樟脑球,整整齐齐地叠好珍放原处。

在母亲那里,我仿佛又听到了这样的秋:世上万物都像一出戏,是有头有尾、有始有终的。是季节就得春归夏至,秋去寒来,有春天的盎然,夏天的葱郁,秋天的收获,冬天的沉积;是人,就得有生有老,苦乐年华,有孩提的烂漫,成年的有为,老年的思考,终年的无悔!至于季节变了,晚秋带来寒意,更没必要大惊小叹,加件衣服足矣——如此看来,也许母亲才真正是超凡脱俗,直面人生、无悔人生的。

上一页  [1] [2] 


点击更精彩!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更多
    • 姓名: *
    • 评论内容:
    • 验证码: *

    • 请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损害国家利益、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的评论
    • 用户需对自己在使用本站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直接或间接导致的)
    • 本站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
    •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版权申明 | 作文网 |

    地址:中国江苏 网监备案:32092502000081 E-mail:[email protected] 站长:陆浩
    编辑部、作文QQ群:228658618 通联部QQ:390008545 技术部QQ:81263931 版权所有©冠华作文网
    万网”提供技术支持 苏ICP备060052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