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华作文网: 为了一切学生,一切为了学生!
冠华作文网祝愿:天下学子金榜题名!
网站首页
高考导航
教育资讯 | 网络信息 | 网络作文 | 竞赛作文 | 小考频道 | 中考频道 | 高考频道 | 考后点睛
英语特区 | 教师频道 | 家校互动 | 网站社区 | 同行作文 | 帮助中心 | 在线留言 | 设为首页
高中作文 | 高中佳作 | 作文素材 | 专家指导 | 阅读训练 | 满分作文 | 作文预测 | 高考真题
站内搜索
文章

相关栏目

最新文章

图片主题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文章 下载 图片
 
您现在的位置: 冠华作文网 >> 高考频道 >> 专家指导 >> 正文         ★★★
2012专家指导高分作文演练新招:第14招 虚实相生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11/9/20 17:02:13 信息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我要投稿

第14招 虚实相生
【招数透视】
    实写是对描写的对象做如实具体的描摹,或直接正面地加以叙述。虚写则是不直言其事,而是间接地从其他方面进行叙写,或烘托,或暗示,让人去联想和想像,进而补充和丰富描写对象。有时,虚写还指除叙述描写性文字以外的文字如议论抒情。简而言之,虚实相生,就是有的地方实写,有的地方虚写,虚实与共,相辅相成的一种写作技巧。
    虚实结合,可以使“实”与“虚”互相映衬,从而相得益彰,产生强大的艺术感染力。运用此法的好处是能抓住重点,突出事物的本质特征。《谁是最可爱的人》中,书堂站战斗、马玉祥火中救小孩、吃雪战士一席谈是实写,每个故事后的议论抒情即为虚写,也可视为首尾是虚写,中间为实写。没有实写,虚写无触发点和着落点,没有虚写,感情不能升华,事物的本质特征不能得以体现。二者紧密结合,诚如古人所言:“文到入妙处,纯是虚中有实,实中有虚。”
    虚实相生的办法有三:
    一是化虚为实。即将“虚”的精神性的东西化为“实”的物质性的东西来表现。“售票员那圆润的声音似那酽酽的酒。”“圆润的声音”本来是很虚的东西,但作者把它写成“酽酽的酒”,形象具体可感,给人印象深刻。此法尤其适合反映重大的事件和重要的思想。因为这种重大的事件和重要的思想,要表达清楚,常常需要花较多的笔墨,还有写不清楚、表达不完善之虞。这时候不如选择小场面,小事件,反而易于把握。鲁迅为表达知识分子应向劳动人民学习这一重大主题,却以《一件小事》言之。举重若轻,岂不妙哉?
    二是化实为虚。这是为了避免因太实给人粗浅呆滞的感觉,从而有意避开正面的直接描写或叙述,代之以虚写,给人以想像的空间。如一篇记叙家乡变化的考场作文的结尾:大山的新貌如此可爱,我摘下一朵粉红的山茶花默默祝福:让大山像这山茶花永开不败!离开大山,淡淡的山茶花香依然萦绕……
三是叙述描写与议论抒情相结合。叙述描写是基础,是根基。议论抒情是深化和升华。
运用虚实相生法要注意以下三点:
    一是虚写以实写为基础。要在扎实的实写的前提下进行虚写,否则容易变成无病呻吟。
    二是虚写要略,实写要详。否则平分秋色,易给人泛泛之感。
    三是虚实互化时要注意它们的相通处。否则生硬不自然。
【高分作文示例】
        收 获
    秋天的田野是一幅浑金璞玉的画,无需浓抹,无需淡妆。它虽朴实无华,但很美。高昂的向日葵是秋天金色的笑脸,摇曳的芦花是秋天欢乐的情怀,金色的稻子是父辈立体的夙愿。
    收获季节,天高云淡,我回来了,我从屋檐下取下那把雪亮的弯镰,把腰弯成父亲的姿态,把镰刀挥成母亲的麻利,收获着黄金一样的果实。秋天的田野,是一腔火热的激情。那浓浓的稻香呀,驱散了我所有的疲惫。高昂的向日葵是秋天金色的笑脸。
    摇曳的芦花是秋天欢乐的情怀,金色的稻子是父辈立体的夙愿。“辛勤的汗水是它最明媚的诗眼”。收获的季节,父亲的背弯成一帧壮美的画,我看到了岁月毫不留情地在他的额头上刻下的皱纹,父亲额头上晶亮的汗珠诠释着收获与付出之间简单而不容质疑的真理。
    收获的季节,母亲的脸笑成一多盛开的菊花,这是最令她欣慰的日子。收获的季节,我有太多的感慨。踏着朴实的大地,我不会徒发感慨要求得到空洞的繁华。收获的季节,父母用实际行动教会我在真实的田野上播下种子,浇灌、耕耘后,才会有收获。
    我和父亲并肩走在田垄上。天上有大雁飞过,它们有金色的收获吗?我陷入了深思。父亲慈爱的微笑给了我最好的回答。我大彻大悟。
我很快要回学校了。父亲用粗糙的大手拍了拍我的肩膀。“爸,相信女儿,这个季节,你收获的不仅是稻子。”我对父亲说道,说出的每一个字在我的心头里掷地有声。
    这个季节,我收获了很多:家乡凉爽的秋风,颗粒饱满的稻谷,父母用爱的经纬纺织的希望,还有关于生活的深深的浅浅的道理。我一定要用金色的微笑去回报秋天,回报一个天高云淡、有大雁飞过的季节……
【例文评析】
    本文堪称虚实结合的典范。实写的(叙述描写)如:“收获季节,天高云淡,我回来了,我从屋檐下取下那把雪亮的弯镰,把腰弯成父亲的姿态,把镰刀挥成母亲的麻利,收获着黄金一样的果实。”“父亲的背弯成一帧壮美的画,我看到了岁月毫不留情地在他的额头上刻下的皱纹。”“我很快要回学校了。父亲用粗糙的大手拍了拍我的肩膀。‘爸,相信女儿,这个季节,你收获的不仅是稻子。’我对父亲说道,说出的每一个字在我的心头里掷地有声。”虚写的(议论抒情)如:“辛勤的汗水是它最明媚的诗眼。” “这个季节,我收获了很多:家乡凉爽的秋风,颗粒饱满的稻谷,父母用爱的经纬纺织的希望,还有关于生活的深深的浅浅的道理。我一定要用金色的微笑去回报秋天,回报一个天高云淡、有大雁飞过的季节……”
    有的地方作者化实为虚,如“高昂的向日葵是秋天金色的笑脸,摇曳的芦花是秋天欢乐的情怀,金色的稻子是父辈立体的夙愿。”
    有的地方作者又化虚为实,如“父亲额头上晶亮的汗珠诠释着收获与付出之间简单而不容质疑的真理。”“收获的季节,父母用实际行动教会我在真实的田野上播下种子,浇灌、耕耘后才会有收获。”
    有的地方简直分不清哪里是实写,哪里是虚写,如“秋天的田野是一幅浑金璞玉的画,无需浓抹,无需淡妆。”“秋天的田野,是一腔火热的激情。那浓浓的稻香呀,驱散了我所有的疲惫。”
    正是作者虚实结合,巧妙构思,才把“我”在秋天的劳作,秋天里的情思和秋天里的收获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出来。

【招数演练】
    1.________________漫想
    要求:(1)在横线上填补完整作文的标题。(2)除诗歌外文体不限。(3)不少于600字。
    2.读唐代诗人孟郊的《游子吟》,自拟题目,写一篇以记叙、描写为主,兼有抒情、议论的记叙文。字数不少于600字。


附: 游子吟
孟 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寸草心,小草细嫩的心;三春晖,春天的阳光。此句以小草不能报答春天照临之恩,比喻儿女报答不尽母恩。)
    3.李商隐的《夜雨寄北》可谓虚实结合的典范,读后你受到什么启发?请自拟题目,运用虚实结合的方法写一篇作文


附: 夜雨寄北
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4.阅读下列文字,按要求作文
    万物靠泥土孕育,人类在泥土上繁衍。泥土是我们的立足之本,泥土是我们的衣食父母。无论是乡村、城市、农田、矿山,还是山脉、河流、森林、草原……无不与泥土息息相关。泥土平凡而朴实,博大而厚重,默默奉献而不期回报,功高盖世而绝不张扬……然而,这弥足珍贵的泥土,常常被我们忽视,冷落。面对泥土,你有怎样的联想和思索呢?请以“泥土”为话题,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诗歌除外),自拟标题,写篇作文


【写作点拨】
    题1 写本文要注意三点:(1)所填的词语例如“时间”“水”“二十一世纪”“灯”“圆”等,无论是什么样的概念,都必须是你写作的中心,联结全文的纽带,必须有储备,方可驾驭。(2)驰骋千里的想像也应有清晰的顺序,或时间顺序,或逻辑事理顺序,或兼而有之等。(3)行文要注意虚与实,放与收的合理安排。
    题2 作文要从《游子吟》的诗意出发,联系自己的成长经历,写出母亲(或其他亲人)含辛茹苦对自己的关爱和教育,如细致人微的体贴,热情的鼓励,委婉的规劝,严肃的批评,甚至默默的注视……
    题3 明了《夜雨寄北》的诗意,体会本诗是如何虚实结合的,是如何叙事、想像、抒情的,真正达到受启发,有心得。然后运用此法,或叙事,或状物,或写实,或想像都可以成篇。
    题4 本题可以叙述事情,发表议论,说明事物,抒发感情。只要扣住“泥土”二字,比如“泥土的故事”、“想起那个泥土的球场”、“家乡的泥土”、“珍视泥土”、“泥土的呻吟”、“泥土的芬芳”等,叙议抒结合,议论抒情升华叙述,现实与历史结合,历史衬托现实,就会写出好文章。


点击更精彩!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更多
    • 姓名: *
    • 评论内容:
    • 验证码: *

    • 请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损害国家利益、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的评论
    • 用户需对自己在使用本站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直接或间接导致的)
    • 本站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
    •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版权申明 | 作文网 |

    地址:中国江苏 网监备案:32092502000081 E-mail:[email protected] 站长:陆浩
    编辑部、作文QQ群:228658618 通联部QQ:390008545 技术部QQ:81263931 版权所有©冠华作文网
    万网”提供技术支持 苏ICP备060052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