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华作文网: 为了一切学生,一切为了学生!
冠华作文网祝愿:天下学子金榜题名!
网站首页
高考导航
教育资讯 | 网络信息 | 网络作文 | 竞赛作文 | 小考频道 | 中考频道 | 高考频道 | 考后点睛
英语特区 | 教师频道 | 家校互动 | 网站社区 | 同行作文 | 帮助中心 | 在线留言 | 设为首页
高中作文 | 高中佳作 | 作文素材 | 专家指导 | 阅读训练 | 满分作文 | 作文预测 | 高考真题
站内搜索
文章

相关栏目

最新文章

普通文章 “别太羡慕偶像 想要的生活自己…
普通文章 “宽容大度,放眼长远”主题作…
普通文章 “面对各种危机和挑战,需要众…
普通文章 寻求记忆与遗忘的平衡审题立意…
普通文章 “青年成长中平衡任性和收敛的…
普通文章 州大学附属中学三校2023-2024学…
普通文章 “生活态度:在日常琐碎中寻找…
普通文章 “理性与热情并重,做时代的积…
普通文章 “从围魏救赵中看策略与创新的…
普通文章 “探寻’磨脑’之书,镌刻灵魂…

图片主题


冠华作文网…

【备考2023…

【备考2023…

【备考2023…

热门文章

 “别太羡慕偶像 想要的生活…
 “宽容大度,放眼长远”主…
 “面对各种危机和挑战,需…
 寻求记忆与遗忘的平衡审题…
 “青年成长中平衡任性和收…
 州大学附属中学三校2023-2…
 “生活态度:在日常琐碎中…
 “理性与热情并重,做时代…
 “从围魏救赵中看策略与创…
 “探寻’磨脑’之书,镌刻…

推荐文章

 [图文]精典推荐:备考2014…
 [图文]冠华作文网特别推荐…
 冲刺2012年高考作文考场写…
 精彩推荐2012年高考作文创…
 精品推荐:2012年专家指导…
 精品推荐:2012年专家指导…
 精典推荐:2011年全国各地…
 历年成考高起点语文作文题…
 掀起你的盖头来——话题作…
 绝对实用百搭的满分作文结…

文章 下载 图片
 
您现在的位置: 冠华作文网 > 高考频道 > 作文模拟 > 正文         ★★★
2024届名校高考作文试题模拟导写:规矩与创新,新时代的青春交响曲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23/12/25 9:55:32 信息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3057)我要投稿

2024届名校高考作文试题模拟导写:规矩与创新,新时代的青春交响曲

原题

阅读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

材料一 有人说,有创新精神的巨匠是在严格的规矩中施展他的创造才能的,创新精神的培育需用不断完善的严密制度作保障;有人说,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螝。从中国制逢中国创逢再到中国智”,创新是推动国家发展的不竭动力。

材料二:

悬规植矩,器惟求新。悬规植矩出自南朝刘勰《文心雕龙》;“器惟求新出自《尚书·盘庚》篇。两句话的意思是说我们既要坚守规矩,又要勇于创新。

以上材料触发了新时代的你怎样的联想与思考?请综合材料,联系个人和国家发展,给高二学生写一封信。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审题

【文题解析】:

从材料中我们可以看出,创新与规矩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在材料一中,有人认为创新精神的巨匠是在严格的规矩中施展他的创造才能的,同时也有人认为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这就意味着,创新和规矩并不是相互排斥的,而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
在材料二中,有两句成语悬规植矩器惟求新,意思是说我们要坚守规矩,同时也要勇于创新。这也进一步印证了创新和规矩之间存在着平衡和协调的关系。
因此,在审题立意时,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1. 创新与规矩的关系:创新需要在严格的规矩中展开,同时规矩也需要不断地更新和改变才能适应新的情况。因此,创新和规矩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关系。
  2. 如何在坚守规矩的同时追求创新:在现实生活中,我们需要时刻保持创新精神,同时也要遵守各种规矩。因此,如何在坚守规矩的同时追求创新是审题立意的重点之一。我们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尝试新的方法和技术,同时也要不断反思和总结经验,不断完善自己的技能和能力。
  3. 创新对于民族进步的重要性:材料一中提到,创新是推动国家发展的不竭动力。因此,创新对于民族进步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只有不断创新,才能不断提高国家的综合实力和竞争力,让国家在世界舞台上更加强大。

综上所述,本次作文的审题立意可以从创新与规矩的关系、如何在坚守规矩的同时追求创新、以及创新对于民族进步的重要性等三个方面展开。

 

佳作赏析
【佳作赏析】:规矩与创新,我们的使命与担当

亲爱的同学们:

你们好!今天,我作为一名高中学生,想和大家谈一谈我对规矩与创新的理解。

新时代,是创新的时代,是充满挑战的时代。有人说,有创新精神的巨匠是在严格的规矩中施展他的创造才能的,创新精神的培育需用不断完善的严密制度作保障;有人说,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从中国制造中国创造再到中国智造,创新是推动国家发展的不竭动力。

悬规植矩,器惟求新。悬规植矩出自南朝刘勰《文心雕龙》,器惟求新出自《尚书·盘庚》篇。两句话的意思是说我们既要坚守规矩,又要勇于创新。这不禁让我想起了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从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我国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到如今神州十三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我国航天事业取得了一个又一个举世瞩目的成就。这些成就的取得,离不开航天人们的严谨与创新,离不开他们严守规矩,勇攀科技高峰的精神。

作为新时代的高中生,我们应该如何在严守规矩的基础上,发挥创新精神呢?

首先,我们要认识到,规矩是创新的基础。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我们要严守学校的纪律,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这是我们的基本素养。只有在规矩的约束下,我们才能在良好的学习环境中发挥自己的创造才能。

其次,我们要学会在规矩中寻找创新的突破口。在学习、生活中,我们总会遇到一些难题,而解决这些难题的方法往往就隐藏在规矩之中。我们要学会发现规矩中的不合理之处,勇于提出改进意见,这样才能使规矩更加完善,更能适应时代的发展。

最后,我们要把创新精神贯穿于学习、生活的始终。无论是在课堂上,还是在课外活动中,我们都要敢于尝试,勇于创新。我们要把创新当作一种习惯,一种追求,一种信仰。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未来的发展中,为国家的繁荣做出贡献。

同学们,新时代是我们的时代,是我们的舞台。让我们在严守规矩的基础上,勇敢地发挥创新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我们的力量!

祝愿大家在新时代的征程中,勇往直前,创造辉煌!

你们的朋友,


【佳作赏析】:规矩与创新,新时代的青春交响曲

亲爱的朋友们:

曾几何时,中国制造成为了我们的标签,而如今,中国创造中国智造正在逐步成为我们的新名片。这一转变,离不开创新在幕后所起的关键作用。然而,创新并非孤立存在的,它需要依托于规范和原则的引导,才能真正焕发出勃勃生机。

那些拥有创新精神的巨匠们,他们在严格的规范和原则的框架内,施展着自己的才华。这种观点我深以为然,因为规范和原则的设立,无疑给予了创新者们方向和引导。就如同遵循着准绳和规矩,我们才能在方圆之中找到明确的前行之路,避免了走入歧途的困境。同时,规范和原则也为我们的创新提供了保障,它确保了我们的创新不会走向极端,保证了我们的创新能够真正服务于社会,推动国家的发展。

然而,创新又是一种突破,是一种对既定规范和原则的挑战。没有创新,我们就无法从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创造中国智造。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也是推动国家发展的不竭动力。我们追求创新,就像器物追求新意,《尚书·盘庚》篇中提到的教诲:器惟求新。这正是我们每一个新时代的中国人应有的精神追求。

那么,在规范和原则与创新之间,我们应该如何寻找平衡呢?我认为,我们既要坚持原则,又要勇于创新。规范和原则与创意思维是相辅相成的,它们是共同进步的伙伴。只有遵循规范和原则的创新才是真正的创新;同时,也只有不断创新的过程中,我们才能更好地理解和坚守原则。

我们不能因为规范和原则而束缚了创新的思维,也不能因为创新而忽视了规范和原则的重要性。我们应该在二者之间找到那个最适合自己的平衡点,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新的时代背景中,真正发挥出自己的价值,为国家的进步,为民族的复兴,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我们这一代人正处在一个伟大的变革时代。科技的发展速度是我们有目共睹的,它像一场突如其来的春雨,让我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作为新时代的青年,你们既见证了这个伟大时代的变迁,同时也是这个时代的推动者和创造者。你们的责任重大,使命光荣。

亲爱的同学们,希望你们在坚持原则的同时,也要勇于创新。在学术上,要有敢于质疑的勇气,勇于探索的精神,去开拓知识的疆界;在生活中,要有独立思考的能力,敢于担当的品质,去创造美好的未来。

愿你们在新时代的舞台上,尽情挥洒青春的激情,谱写属于你们的新篇章。

祝愿你们前程似锦!

你们的朋友

 

[1] [2] 下一页


点击更精彩!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更多
    • 姓名: *
    • 评论内容:
    • 验证码: *

    • 请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损害国家利益、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的评论
    • 用户需对自己在使用本站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直接或间接导致的)
    • 本站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
    •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版权申明 | 作文网 |

    地址:中国江苏 网监备案:32092502000081 E-mail:[email protected] 站长:陆浩
    编辑部、作文QQ群:228658618 通联部QQ:390008545 技术部QQ:81263931 版权所有©冠华作文网
    万网”提供技术支持 苏ICP备060052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