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名校高考作文试题模拟导写:从“不敢为天下先”到“敢为天下先”
原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材料一:《老子·第六十七章》:“我恒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夫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为成器长(万物之长)。”老子“不敢为天下先”的思想,为我国2000多年来思想文化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材料二:孙中山先生首倡“敢为天下先”的口号,建立民主共和国的革命事业。这一口号激励了无数爱国志士为国家、民族命运而前赴后继。在清王朝的灰飞烟灭中,“中华民国”于1912年诞生了。
老子“不敢为天下先”,取得了卓越的成就;孙中山“敢为天下先”,赢得了“中华民国国父”之称。你如何看待“不敢为天下先”与“敢为天下先”呢?联系社会实际,谈谈你的看法。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议论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审题
【文题解析】:本题考查了学生对两种不同观念的理解和分析能力。题目中给出了老子和孙中山两位历史人物对于“不敢为天下先”和“敢为天下先”的不同观念。老子认为“不敢为天下先”,即保持谦卑、节俭和慈爱,这样才能勇猛、广泛地影响万物。而孙中山则倡导“敢为天下先”,这是一种积极主动、勇往直前的精神,激励了无数爱国志士为国家、民族命运而奋斗。
对于这两种观念,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 从个人品质来看,老子强调的“不敢为天下先”是一种内敛、谦逊的品质,而孙中山倡导的“敢为天下先”则是一种积极主动、勇往直前的精神。在现代社会中,这两种品质都是值得提倡和学习的。
- 从社会影响来看,老子的“不敢为天下先”思想为我国 2000 多年来思想文化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孙中山的“敢为天下先”口号则激励了无数爱国志士为国家、民族命运而前赴后继,为民主共和国的革命事业建立了不朽的功勋。
- 从实际运用来看,我们在面对不同的问题和挑战时,既需要有老子的“不敢为天下先”的谦逊态度,也需要有孙中山的“敢为天下先”的勇敢精神。例如,在处理人际关系时,我们可以学习老子的“慈”和“俭”,而在面对国家和民族的命运时,我们则需要有孙中山的“敢为天下先”的精神,勇于担当,为国家和民族的繁荣富强贡献自己的力量。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认为,“不敢为天下先”与“敢为天下先”这两种观念各有其优点和适用场景。在实际生活中,我们应该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运用这两种观念,以实现个人和社会的共同发展。
佳作赏析 【佳作赏析】:从“不敢为天下先”到“敢为天下先”
自古以来,我国历史上出现了许多杰出的英雄人物,他们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以不同的方式为国家、民族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其中,老子与孙中山是两位具有深远影响的人物。他们分别提出了“不敢为天下先”和“敢为天下先”的理念,为我国的思想文化发展和社会进步注入了强大的动力。
在古代,老子在《道德经》中提出了“不敢为天下先”的思想。这一思想强调谦逊、宽容与敬畏,认为只有在慈爱、节俭和敬畏中,才能拥有勇敢、广大和成为万物之长的品质。老子的这一思想在我国历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为后世的思想文化发展奠定了基础。
然而,在我国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的清末民初时期,孙中山先生提出了“敢为天下先”的口号,倡导推翻满清政权,建立民主共和国。孙中山先生身体力行,带领一批有远见卓识的爱国志士,为实现民族独立、国家富强而前赴后继,最终取得了辛亥革命的胜利。孙中山先生因此被誉为“民国国父”。
在我看来,“不敢为天下先”与“敢为天下先”这两种理念并非截然对立,而是相互补充、相辅相成的。在和平稳定的时期,我们应当继承和发扬老子的“不敢为天下先”的思想,强调谦逊、宽容与敬畏,以团结互助、和谐共处的精神促进社会的发展。而在民族危机时刻,我们应当学习孙中山先生的“敢为天下先”的精神,勇敢地承担起民族使命,为国家的繁荣富强和民族的尊严而奋斗。
联系社会实际,我们应当认识到,当前我国正处于发展的关键时期,既需要老子“不敢为天下先”的谦逊、宽容与敬畏,也需要孙中山“敢为天下先”的勇敢、创新与担当。在新时代背景下,我们要以“敢为天下先”的精神,勇攀科技高峰,助力国家的现代化建设;同时,我们也要以“不敢为天下先”的态度,坚守道德底线,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总之,无论是“不敢为天下先”还是“敢为天下先”,都是我国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时代,我们要继承和发扬这两种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佳作赏析】:勇者无惧,智者先行
在历史的长河中,伟大的人物犹如璀璨的星辰,闪耀着光辉。他们以超凡的智慧和勇气,影响着国家和社会的发展。其中,老子提倡“不敢为天下先”的思想,为我国 2000 多年的思想文化发展奠定了基础;而孙中山先生则首倡“敢为天下先”的口号,为我国的民主革命事业献出了自己的一切。这两种看似矛盾的理念,实际上共同推动着我国历史的车轮不断前行。
老子所提倡的“不敢为天下先”,并非消极的避世思想,而是一种以退为进、以柔克刚的智慧。在老子的观念中,慈爱、节俭、谦卑是人生最宝贵的品质,拥有了这些品质,便能在世间游刃有余。正如老子所言:“夫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为成器长(万物之长)。”这里的“不敢为天下先”,实际上是一种低调、谨慎的处事态度,它能让人在面对复杂的社会环境时,始终保持冷静的头脑,从而取得事业上的成功。
在我国历史的发展过程中,仅仅具备“不敢为天下先”的品质是远远不够的。面对列强的入侵和封建统治的腐朽,我国亟需一种敢于挑战、敢于创新的勇气。这时,孙中山先生挺身而出,首倡“敢为天下先”的口号,为我国的民主革命事业指明了方向。在孙中山先生的引领下,无数爱国志士为国家、民族命运而前赴后继,最终推翻了清王朝,建立了民主共和国。
综合来看,“不敢为天下先”与“敢为天下先”这两种看似矛盾的理念,实际上是我国历史发展的两种必要条件。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既需要谦逊、谨慎的品质,也需要敢于挑战、敢于创新的精神。正如孙中山先生所言:“起共和而终两千年封建帝制。”这不仅仅是一种口号,更是一种对历史进程的深刻理解。
联系社会实际,我们应当认识到,在当今世界,国家、民族的生存与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在这个时代背景下,我们更应该继承和发扬“不敢为天下先”与“敢为天下先”的精神,将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为我国的繁荣富强贡献自己的力量。
总之,无论是“不敢为天下先”还是“敢为天下先”,都是我国历史发展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理念。在今后的道路上,我们应当继续秉承这两种精神,勇往直前,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上一篇文章: 2024届名校高考作文试题模拟导写:才情如璞玉,韬晦为修炼
下一篇文章: 2024届名校高考作文试题模拟导写:让生命在奉献与创新中闪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