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伟大;爱的极至是宽容。③关系型的。比如,爱与害,宽容和严厉。
(3)应用文的作文题目
①书信类的。比如,给女儿的一封信;父亲,原谅女儿吧;妈妈,我拿什么来报答您;老师,今天我明白了你;疼爱着你,我的宝贝;让我爱你少一点吧,我的孩子。②调查报告类的。比如,爱的启示录;爱的忧思录;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爱你,还是害你?
八、触类旁通
话题作文,虽然降低了审题难度但是写出来的文章还有一个思考深刻与否、立意文野与否的区别,所以不管是什么样的话题,我们一定要通过分析话题、分析话题材料和话题提示以十分准确地把握材料的倾向,并思考跟与之相近的话题的根本区别。话题作文是近年来高考作文的主流,但其内容范围和题目形式每年都不一样。比如,早一点的“诚信” (全国卷)、“心灵的选择”(全国卷)是指向性比较明显的单一性话题,近两年的“感情与认知”(全国卷)、“山的沉稳与水的灵动”(江苏卷)是指向性并不明显的含有多种因素的复合性话题,今年的“凤头、猪肚、豹尾”(江苏卷)既可以在三者中选择其一写作,也可以选择其二乃至其三就其相互关系写成复合性文章。我们认为,变化虽然很多,写作的套路是一样的。
首先是审题“四要”。①要审材料、②要审提示语、③要审话题、④要审注意事项。作文题目中的提示语和话题,往往是命题人设题的指向所在,一定要先行仔细审查思考;话题材料是话题的一个例证,可帮助你进行类比思考或相似、相反联想的,往往含有命题者的态度或情感倾向,也要认真对待。“四审”中要做达成的目标是:①准确把握话题的内涵,并将之上升到一定的理论高度。②字斟句酌落实命题要求,不可偏差。③多角度正反思辩,体现思维的精度与深度。比如本话题中的“爱的方式”不可以写成“爱”,要把握两者的细微差别,在选用材料时要考虑到那些差别。又如,要求写内心的独特感受和个人的思考感悟,那么就应该写得既要具体可感,又要具有个性化的特征。
其次是立意“专一”。原则是:先进行发散性思维以扩大包围圈避免遗漏,再一步步聚焦,根据与主旨的贴近程度和自己熟悉的程度从中选择一个最易于自己发挥的话题。不管所给的话题多么宽泛,我们都要善于缩小“包围圈”,要选择一个小小的切入口,如一件事、一个人、一样物品、一种感受、一点看法等等,进行重点突破,把选定的话题角度写细、写深、写透,做到以小见大。
再次是选材“五性”。①鲜明的时代性。(热点材料引用要出新意)②丰富的生活性。③感受(感悟)的独特性。(既不能人云亦云,缺乏特色,也不能以自己的肤浅经历、以周围的苍白事例为重要依据。)④丰厚的文化性。⑤阐述的精要性。
本话题中的介绍的话题作文训练导引的步骤和方法,是可以让我们在写作中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就是本文中涉及的话题和材料也可以帮助我们写作这样一些相关的话题:《感受》《误解》《感恩》《换位思考》《深情》《成长只是一瞬间》《我错怪了你》等。(当然在具体写作中要考虑到话题间的细微差别,通过描写或者议论的侧重点的不同来吻合具体话题不同的情感倾向。)
九、学生范文
无 言 的 爱
薛 瑾
我的父亲是个木讷的人,每天只知道干活吃饭睡觉方便,很少想到与人交流,所以父亲不怎么讨人欢喜。在记忆中,父亲仿佛从来不是一个亲切的词,我也不喜欢与父亲交谈。
人们说男人的表白常常是刚烈的,不如女人那样的温柔,易于接受。有一次,我顶撞了父亲,这次的顶撞不比往常,事后我虽然知道自己做得有些过分了,但我不想对父亲说,我觉得父亲反正也无所谓。父亲也还是不说话,但是我似乎觉得他有点不正常,我希望父亲能“教训”我几句,但是没有,我觉得有些茫然,有些失落,我觉得父亲可能是不爱我。
也许子女是不会明白大人的爱的。也许只有等自己做了大人以后才能体会到吧。父亲与子女的隔阂或是代沟是永远不会消失的。我想即使我长大了,这个断面也不可能修复的。我既然是他的孩子,我也就继承了他的一些脾气,我想这个脾气是不可能改了的。
前十六年就这样我一直窝在家里。然而我与父亲的沟通始终少得可怜,他的问题无非是:冬天问“冷不冷”夏天问“热不热”上学问“吃饱了没有”放学问“肚子饿了吧”。而我的回答也仅限于“是”“不”。单调、乏味、枯燥,毫无亲情可言,所以我觉得父亲可能是真的不爱我。
父亲还常常让我扫兴。在我记忆中好象从来没有得到过父亲的表扬。初中的时候,我憋了一股子劲,第一次争得了个三好生,我拿着“三好生”的奖状兴冲冲地奔回家,他瞥了一眼,又去做饭了。倒是母亲张罗着把奖状贴到墙上。饭桌上,母亲不时地给我夹菜,鼓励我再接再厉,父亲还是专心地吃着自己的饭一言不发。我觉得父亲不爱我。
上了高中,我必须住校了。第一天去县城上学,父母早早地做了早饭,一家三口就这样吃着饭,母亲的声音有点哽咽:“现在开始,你就要离开我们独自生活了。要好好磨练,将来上了大学,找了工作以后离开我们还要远呢。”我的内心是百感交集,可父亲却半天说了一句:“走得越远越好,老是和父母在一起能有什么出息?”然后继续吃他的饭。
就知道吃,我的父亲,就不能温暖温暖我?我很不高兴地看看父亲,父亲面无表情。他希望我走得越远越好。泪眼朦胧中,看到母亲的眼眶倒是有些湿润,心下稍感宽慰。
那一顿,菜是少有的丰盛,我们也是少有的吃了很长时间。然后,父亲便用摩托车载我去上学,我以为他会说几句话,尤其是分别的时候,我很盼望的,但是他还是那样,说了“我走了”就走了,风驰电掣,我真的觉得父亲是一点儿也不爱我。
以后每次打电话回家,只要是父亲接的我都说找母亲有事,以至于到后来条件反射,父亲接到我的电话便喊母亲。
这,是一种习惯。
暑假闲暇之余打电话给同学,无意间发现电话机上的“免提”二字已模糊不清,依稀可见。我一楞。我家住在邮局里,父亲修电话机本领很高,若话机坏了,换一个新的易如反掌,何必用免提。
母亲下班回家听我说起这件事,她感到很吃惊:“那是你每次打电话回来,你爸摁的,我们一起听的。”
我愣在那里……
【点评】本文没有新奇的故事情节,却紧扣话题“爱的方式”在朴实无华中抒写了自己感受到的“特别的爱”,使读者不自主地也受到感染。细读本文,我获得以下几点启迪:①写记叙文,并不一定要有曲折离奇的情节,感人至深的场景,只要我们细心观察生活,生活中自然有感人之处,所谓“平平淡淡才是真”,有真就有情。②生活中的感人之处,其实并不缺乏,而是缺乏发现,因为“平淡的”生活使我们变得粗心大意,失却了“黛玉般”的敏感的心,其实生活是需要细心感受的。③平淡无奇的材料怎样使文章出彩,本文给我们做了一个样子:典型的细节反复描写+中心句的反复呈现+陡转+顿悟+戛然而止=情感的波澜。始终抓住吃饭这个场景突出父亲的“爱的方式”是个性化的;用“父亲不爱我”这个中心意思的反复呈现体现自己对父亲的误解,也体现自己对爱的渴望和感知以及得不到父爱的失落和幽怨,细腻而真切;用打电话和电话机按钮等细节写出亲子之“爱”自始至终没有断裂过,母女之间是如此,父女之间也是如此;母亲的吃惊使文章情感出现陡转,同时也使“我”对“爱”的感受和思考出现陡转;最后,以“我愣在那里”结束全文,不置一词进行评论,既避免“画蛇添足”之嫌,又做到“含不尽之意,在于言外”。
爱不一定要说出口
陆丽新
把自己所喜爱的小鸟放飞掉,给它自由,这是一种爱;家人对你的等待,这也是一种爱;师傅严格要求徒弟,时常批评徒弟,这同样是一种爱。
爱不一定要说出口,只要是纯然发自内心的动作、行为都是爱。
1990年5月,北京市一名中学生应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的邀请,参加在荷兰举行的“世界儿童为和平为未来”活动。当她看到50多个国家的国旗悬挂在宾馆门前的旗杆上惟独没有中国国旗时,便急切而有礼貌地对活动组织者说:“我怎么没有看到中国国旗?一定要生起中国国旗!因为我在这儿》。”在她的要求下,几经周折,鲜艳的五星红旗庄严地飘扬在会议地点的上空。
他捍卫了祖国的尊严,表达了对祖国深深的爱。
在太平洋木材公司所有的一块土地上,生长着一棵古老的红杉。主人多次决定砍伐这棵大树。可每一次他们企图砍树的时候,都有成千上万的普通人站起来反对。人们给古树取了一个美丽的名字:月亮。几个轮回下来,公司悍然决定:不管受到怎样的反对也要砍数。可,就是有人说“不!”而且作出了一个非同寻常的决定——年轻的美国姑娘朱丽亚•希尔要把这棵已经有1000岁的红杉当作自己的家。她在大树的顶端搭了一个离地60米的平台,并把平台上当做她的家。在两年的时间里,女孩风餐露宿,成了一名地地道道的树人。她与大树融为一体,仿佛是树的魂魄和精灵。
女孩捍卫了大自然,用这种方式表达了对大自然的爱。
他们用自己独特的行为方式表达出了对事物的爱,这种方式比说爱XX东西更有力,至少他们付诸行动了。
更笼统地说,只要对某种事物倾注了自己的真心,那就是爱。不管用什么方式表达出来,那都是爱,绝对不会因没说而变质。
其实,朋友,每天父母们对于我们的斥责是爱,老师对于我们的批评也是爱,难道你还不觉得幸福吗?我们每天都被爱的阳光所沐浴着,被爱所包围着。
【点评】本文是一篇议论文,有很多成功之处:①文章立论紧扣话题,而且表述比较周密、恰当,体现出对话题做了深层的独到的思考。②选用作为论据的两个材料比较典型,具有一定的说服力。③文章结构相对完整,论述分两层次展开,做到了逐步深入。但是本文也有两个很明显的缺点:①那就是对材料的分析阐述,虽然作者有所注意,但是明显不够深透。②本文仅有的两个材料都是从同一个角度对同一个分论点进行论证,既有堆砌之嫌,又使第二个分论点的论述显得特别的单薄。同时我们还注意到:因为对第一个材料缺乏必要的阐述,似乎它不能证明“爱不一定要说出口,只要是纯然发自内心的动作、行为都是爱”这个分论点。所以,对第一个材料的阐述中必须包含这样的意思:他虽然没有把爱祖国放在自己的口头上,但是他心中始终装着对祖国深深的爱,因此才能够在重要关头,挺身而出,据理力争,捍卫了祖国的尊严。 上一页 [1] [2]
上一篇文章: 2012年高考预测命题作文“对话” 写作指导及例文
下一篇文章: 备考2012年高考热点作文之:“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