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华作文网: 为了一切学生,一切为了学生!
冠华作文网祝愿:天下学子金榜题名!
网站首页
高考导航
教育资讯 | 网络信息 | 网络作文 | 竞赛作文 | 小考频道 | 中考频道 | 高考频道 | 考后点睛
英语特区 | 教师频道 | 家校互动 | 网站社区 | 同行作文 | 帮助中心 | 在线留言 | 设为首页
高中作文 | 高中佳作 | 作文素材 | 专家指导 | 阅读训练 | 满分作文 | 作文预测 | 高考真题
站内搜索
文章

相关栏目

最新文章

图片主题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文章 下载 图片
 
您现在的位置: 冠华作文网 > 高考频道 > 作文素材 > 正文         ★★★
高考作文预测三十四个热门话题素材汇总新编(一)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13/5/14 9:28:59 信息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我要投稿

义无反顾地走了,寻找新的位置,一心要激活生命里潜在的价值。客居异乡的日子是凄苦的,在我怅然地放下报纸的时候,也许她依然处在漂泊不定中。也许她原来的位置正躲在暗处笑话她。而我,纵然没有她决然相弃的勇气,也要为她做出的选择击节赞赏。只有在恰当的位置上,人生的价值才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找寻适合自己的位置,就像从茫茫人海中寻觅知音,纵然路途险远,脚步也不该有半点迟疑。

⒎烽烟滚滚的古战场上,无名小卒犹能冲锋陷阵,战功卓著的战将自能运筹帷幄,明确的分工,严整的阵势,恰是攻城守地的关键。穿越历史的长廊,寻找那平凡而伟大的闪光点,歌舞升平的宴会,和乐安定的集市,是那人才济济的“贞观盛世”吗?征伐盗贼自有那骁勇善战的秦叔宝,国事民生自有那“房谋杜断”,唐太宗乐得垂拱而治,绣口一吐,便是一个盛唐。适当的位置,成就了那名垂青史的战将、谋臣与君王。

⒏青山绿水,衣袂翩翩,是那诗酒为伴的李太白吗?“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杯酒之间,便留下满纸华章。在朝为官,却不谙官场的黑暗。即便郁郁不得志,犹令高力士磨墨脱靴。不羁的诗仙,怎能忍受朝堂上的倾轧与黑暗?倒骑青牛,寄情山水,清风为伴,明月为友,找到自己的位置,诗仙才成为真正的诗仙。

⒐周月华,女,43岁,重庆市北碚区柳荫镇西河村乡村医生,艾起是她的丈夫。

周月华出生后8个月被诊断为先天性小儿麻痹症,左腿残疾,这一切并没有摧垮她生活的意志。凭着自己的执着,周月华完成了中学学业并成功从卫校毕业。

在找工作的过程中,周月华因身体残疾而四处碰壁。后来,看到乡亲们每次都要步行几个小时才能到镇上医院看病,她就动了行医的心思。

周月华将平时省吃俭用下来的200元加上家中仅有的600元储蓄作为开诊所的启动资金,又把家里堂屋修整了出来做场地,药品采购则靠两个弟弟用小竹筐一筐筐往回背,1990年11月,周月华的“柳荫镇西河村卫生室”终于正式挂牌营业了。

“我喜欢我的工作,喜欢我现在所做的一切。”周月华说道,“住在偏远地方,农民看病要走上好几小时。所以我现在做多一点,让乡亲们少跑一点,少花一点,自己会感到很开心。”

最开始行医时,周月华右肩挎的是药箱,左肩杵着拐杖在山间艰难行走,这种行医方式直到她遇到了人生中的第二条左腿――她的丈夫,艾起。

周月华和艾起结婚之后,无论上山涉水,刮风下雨,只要有出诊,艾起便会揽起周月华的手,用宽阔的后背将她背到病人家里。“背你一辈子,我无怨无悔!”这个男人用20年的行动,默默支持着妻子的事业。

二十多年来,她硬是靠着拐杖和丈夫的后背,“爬”遍了方圆13平方公里的大小山岭,为辖区近5000村民带去了医疗服务。

“没有他,这么多年,我做不到的。”周月华说道,“他是我这辈子的第二条左腿。”“我背着她走了18年。我说过要背她一辈子,就要实现这个诺言,永远都不放弃。”周月华的丈夫艾起说。

⒑李文波,男,48岁,山东平度人,中国海军南海守礁士兵。

李文波21岁毕业于中国海洋大学,当年入伍,三年后赴南沙永暑礁守礁。

20多年来,他先后29次赴南沙执行守礁任务,累计守礁97个月,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军内外气象部门提供水文气象数据140多万组,创造了国内守礁次数最多、时间最长、成果最丰的纪录,受到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高度评价。

长期恶劣环境下的生活,李文波的身体大不如从前,风湿病越来越重,但他仍然坚持一次不落地守礁,还经常顶替战友。除了坚守岗位,李文波还不断创新,为守礁工作总结经验,编写教材。他设计出了南沙第一套水文气象月报表程序,还编撰完成了《海洋水文气象观测教材》。

为了守礁,李文波亏欠家里太多。他新婚5天后回到南沙,20多年来,与妻子真正在一起的时间不到3年。2003年4月,李文波第一次回到老家,才知道母亲已经卧病在床3年,2005年9月,母亲病危,李文波回到老家陪伴母亲仅十天,就接到执行南沙守礁的命令,在前往南沙的舰艇上他接到了母亲病逝的消息,一个人长跪在甲板上向北方失声痛哭。

李文波说:“南沙守礁是我一生的荣耀,就算下辈子坐轮椅,也没什么后悔的!”

 

十二、理解

「名言」

宇宙最不可理解之处,就在于它是可以理解的。——爱因斯坦

除非你理解世上最令人发笑的趣事,否则你便不能解决最为棘手的难题。——丘吉尔

有时候一个人只有在他死后才能被人理解,就像读一本好书一样,只有读完了最后一行,才能理解。——高尔基

我不能相信自己不能理解的事物。——萨特

你所不理解的东西是你所无法占有的。——歌德

最卓越的东西也常是最难被理解的。——爱迪生

生活中没有什么可怕的东西,只有需要理解的东西。——居里夫人

理解一个时代的人们怎样思想,要比理解一个时代的人们如何行动更为重要。——伏尔泰

理解还是很有用的!如果你不理解,你就得不到什么。——罗曼•罗兰

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中对人生的幸福最重要的莫过于真实、诚意和体谅。——富兰克林

「事实」

⒈上周末一个晴朗的下午,眼光把人们身上的外套都“融化”掉了,大街小巷熙熙攘攘的穿梭着身着春装笑容洋溢的行人。我悠闲自在的从家里步行到离小区不远的津工超市买东西,出来的时候看见门口有很多人,于是凑过去看个究竟:人墙中围着一个二十多岁的男子和一位六十多岁的老爷爷。老人双手反向握住一辆自行车的车把,表情严肃中带有气愤,而年轻人却一脸尴尬,一副有话说不明的样子。

“你别走!咱们叫警察来!”老大爷底气十足。

事情好像有些严重,仔细听周围人议论,才知道事情的来龙去脉是这个样子:

这个年轻人在超市门口提着一辆自行车的后轮没开锁地推车时被老爷爷看见了,老人看见便一个箭步冲上前去拦住他,大喊“抓偷车的!”一把抓过车把并拦住男青年不让他走。虽然他一直解释车子是他的,只不过刚把钥匙掉了,但这个理由说给谁听都不能轻易相信,也难怪老爷爷执意要找警察。

现在两人僵持不下,男青年反复向老人解释请求他相信自己,额头上渗出了细密的汗珠,也提到自己就住在对过的小区。但老爷爷硬声呵到:“这么近还骑车?你骗得了谁呀!”男青年一副哭笑不得的样子。

突然,男青年灵机一现马上掏出手机打了个电话,不一会儿,一个年轻少妇手里拿着要是急匆匆赶到了。原来这是他老婆把家里的备用钥匙拿来了。随着清脆的一声响,车锁“啪”的开了。

还没等愣在那里的大爷说话,年轻夫妇便连忙说到“我们能理解您是一片好心,别放在心上了。”老人把眉头散开,满脸堆笑的表示自己真是老糊涂了,怎么弄出这么大一笑话!好在夫妇二人都很善解人意,息事宁人之后人群渐渐散去了。

这时我又听见周围人在讨论:“别人能不管他的事可那位老大爷多热心的去管呀!我们身边要是多些老大爷这样热心的人,那么社会风气一定会越来越好!”

所有人竟没有一个埋怨老大爷错怪好人,大家都以十分理解的姿态对待这件事。我相信老大爷以后再遇到类似的事还会热心的管。因为这样不仅帮助杜绝违法犯罪发生,而且就算是一场误会,最终也会以众人的理解收场!

⒉理解意味宽容和通融,是融合人际关系的催化剂,是友谊之桥的紧固剂。理解的一大妙用就是它还能化干戈为玉帛。

戴尔•卡耐基在电台上介绍《小妇人》的作者时心不在焉地说错了地理位置。其中一位听众就恨恨地写信来骂他,把他骂得体无完肤。他当时真想回信告诉她:“我把区域位置说错了,但从来没有见过像你这么粗鲁无礼的女人。”但他控制住自己,没有向她回击,他鼓励自己将敌意化解为友谊。他自问:“如果我是她的话,可能也会像她一样愤怒吗?”他尽量站在她的立场上来思索这件事情。他打了个电话给她,再三向她承认错误并表达道歉。理解可以打破人们之间的阻隔,这位太太终于表示了对他的敬佩,希望能与他进一步深交。

⒊给对方一个痛哭的机会。

英国一个著名的芭蕾舞童星埃利,只有12岁,不幸由于骨癌准备截肢。手术前,埃利的亲朋好友,包括她的观众闻讯赶来探望。这个说:“别难过,没准儿出现奇迹,还有机会慢慢站起来呢。”那个说:“你是个坚强的孩子,一定要挺住,我们都在为你祈祷!”埃利一言不发,默默地向所有人微笑致谢。

她很想见到戴安娜王妃,她优美的舞姿曾得到戴妃的赞美,夸她像“一只洁白的小天鹅”。经过别人转达她的愿望,戴安娜王妃终于在百忙中赶来了。她把埃利搂进怀里说:“好孩子,我知道你一定很伤心,痛痛快快地哭吧,哭够了再说。”埃利一下子泪如泉涌。自从得了病,什么安慰的话都有人说了,就是没有人说过这样的话,埃利觉得最能体贴理解她的就是这样的话!

据说,戴安娜虽出身富家,却没受过什么高等教育,她经常说自己笨得像牛,智商不高。但这个故事让我们相信戴安娜一句贴心的话,足以让埃利受益一生。

“你的孩子又笨又调皮!”

⒋理解造就科学大师

爱迪生8岁那年上学了。他不仅没有表现出特别的才能,反而常常会使老师恩格尔深感不快。有一次老师在讲解数学题,爱迪生突然发问:“老师,2+2为什么等于4?”老师觉得爱迪生又笨又调皮,他反问道:“不等于4难道等于5?”爱迪生很想弄明白数字的奥秘,忍不住又问老师:“2+2为什么不可以等于5呢?”老师恩格尔大为恼火,他厉声训斥道:“爱迪生,你故意搞乱,给我滚出去!”

爱迪生回家后告诉妈妈:“妈妈,我想要知道加法的道理,可老师却骂我。”妈妈听了儿子的叙述很生气,她找到老师理论。但是,她得到的答复是:“你的孩子又笨又调皮,不管我怎么教,他都学不会。我不愿意教这样的学生。”

结果,爱迪生离开了学校,由妈妈教他读书。爱迪生的母亲是个知书达理的人。她给儿子讲文学、历史,讲许许多多科学知识。在母亲的辛勤栽培下,爱迪生的求知欲越来越强,他一边读书,一边在地窖里建起了一个小实验室。虽然家境贫寒,他没能像其他孩子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 


点击更精彩!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更多
    • 姓名: *
    • 评论内容:
    • 验证码: *

    • 请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损害国家利益、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的评论
    • 用户需对自己在使用本站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直接或间接导致的)
    • 本站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
    •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版权申明 | 作文网 |

    地址:中国江苏 网监备案:32092502000081 E-mail:[email protected] 站长:陆浩
    编辑部、作文QQ群:228658618 通联部QQ:390008545 技术部QQ:81263931 版权所有©冠华作文网
    万网”提供技术支持 苏ICP备060052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