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有用途的小楼。泥土、砖块、钢筋、木条全堆在园中,像是零乱地长出一座座小山,把植物全压在底下。我已习惯了这类景象,知道毁去了以后,总会有新的开始,尽管等的时间会很长。 没想到秋来时,一次走在这崎岖山路上,忽见土山一侧,透过砖块钢筋伸出几条绿枝,绿枝上,一朵紫色的花正在颤颤地开放! 我的心也震颤起来,一种悲壮的感觉攫住了我。土埋大半截了,还开花! 土埋大半截了,还开花! 我跨过障碍,走近去看这朵从重压下挣扎出来的花。仍是娇嫩的薄如蝉翼的花瓣,略有皱褶,似乎在花蒂处有一根带子束住,却又舒展自得,它不觉得环境的艰难,更不觉得自己的奇特。 忽然觉得这是一朵童话的花,拿着它,任何愿望都会实现,因为持有的,是面对一切苦难的勇气。 紫色的流光抛散开来,笼罩了凌乱的工地。那朵花冉冉升起,倚着明亮的紫霞,微笑地俯看着我。 今年果然又有一个开始,小园经过整治,不再以草为主,所以有了对美人蕉的新认识。那株木槿高了许多,枝繁叶茂,但是重阳已届,仍不见花。 我常在它身旁徘徊,期待着震撼了我的那朵花。 即使再有花开,也不是去年的那一朵了。也许需要纪念碑,纪念那逝去了的,昔日的悲壮? [品评] 这是一篇托物言志的散文。作者用生动的笔墨描绘了一株生长在钢筋砖块中的紫色的木槿花,环境的艰难扼制不了它的生机,它就那样倔强地挺立着。在这里,木槿花俨然已成为不屈不挠、勇敢面对一切困难的精神的化身。人生又何尝不是如此?身处逆境之中,能不自怨自艾,隐忍而坚韧,才能大有成就啊!
6、咬过的汉堡包 一个雨天的早晨,一位年轻妇人与一个五六岁的男孩走进一家快餐店。他们坐下点菜时又进来一个人,背微驼,穿着一件破烂的上衣。他缓缓地走向一张狼籍的桌子,慢慢地检查每个盒子,寻找残羹剩饭。当他拿起一块法式炸土豆时,男孩对母亲窃窃私语说:“妈,那人吃别人的东西!” “他饿了,又没有钱。”母亲低声地回答。 “我们能给他买一个汉堡吗?” “我想他只吃别人不要的东西。” 当女服务员递给母子两袋外卖食品时,男孩突然从他的口袋里拿出一只汉堡包,咬了一口,然后跑到那人坐的地方,把它放在桌上。那人很惊讶,感激地看着男孩转身离去。 素材解读 著名作家狄更斯曾这样描述生命的意义,如果我能弥补一个破碎的心灵,我便不是徒然活着:如果我能减轻一个生命的痛苦,抚慰一处创伤,或是一只令离巢的小鸟回到巢里,我便不是徒然的活着。我觉得这段话足以解读这个故事了。 [适用范围]爱心 关怀 细致
7、知识比什么都重要 每个犹太人在小的时候,他们的母亲都会给孩子讲这样的一个故事: 有一艘大船出海远行,船上的乘客中除了一位叫拉比的人之外,全是大亨。 大亨们闲来无聊,就互相炫耀自己的财富。正在他们争得面红耳赤时,拉比插话了:“我是你们这群人中最富有的,不信,你们走着瞧。” 船行途中,遇到大风,只好靠岸,一靠岸却遇到了海盗,所有人的财产被抢劫一空。拉比凭借智慧和学识很快就赢得当地居民的青睐,从而陆续在当地开班授课,境况大为改观。而那些大亨们却处境落魄,纷纷前来向拉比寻求帮助。 因此,在犹太人的心目中,知识和智慧是任何人都抢不走的财富。 在犹太人心目中,学者的地位不仅高于商人,而且高于国王。“一个学者死了,没有人能代替他;而一个国王死了,所有人都能胜任”。 犹太商人说,财富是靠脑袋的,而不是靠手:“钞票有的是,遗憾的是你的口袋太小了。如果你的思维足够开阔,那你的钱包就会随之增长。” 正如犹太作家茨威格在其回忆录中所言:“发财致富对犹太人来说只是一个过渡阶段,而根本不是他的内在目标。一个犹太人的真正愿望,是使自己进入到更高的文化层次……倘若在自己的家庭成员中有一个人当了教授、学者、音乐家,那么这种荣誉头衔就会被看做是属于全家的,仿佛他通过自己的成就使全家人都变得高贵似的。”
素材解读 犹太人是最善于赚钱的人,地球人都知道。乍看起来,这个故事似乎正好印证了“书中自有黄金屋”这句古语,然而我们不应忽略作家茨威格的那句话:“一个犹太人的真正愿望,是使自己进入到更高的文化层次……”在以财富论英雄的今天,个人究竟该把生活的目标设定在什么高度?答案也许就在其中。 [适用范围]知识改变命运 适者生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