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华作文网: 为了一切学生,一切为了学生!
冠华作文网祝愿:天下学子金榜题名!
网站首页
高考导航
教育资讯 | 网络信息 | 网络作文 | 竞赛作文 | 小考频道 | 中考频道 | 高考频道 | 考后点睛
英语特区 | 教师频道 | 家校互动 | 网站社区 | 同行作文 | 帮助中心 | 在线留言 | 设为首页
高中作文 | 高中佳作 | 作文素材 | 专家指导 | 阅读训练 | 满分作文 | 作文预测 | 高考真题
站内搜索
文章

相关栏目

最新文章

图片主题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文章 下载 图片
 
您现在的位置: 冠华作文网 > 高考频道 > 作文素材 > 正文         ★★★
备考2012年高考热点作文素材与感悟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12/4/23 20:42:27 信息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我要投稿

王羲之为什么特别喜欢鹅呢?清代著名书法家包世臣的一首诗,或许能给我们一点点启示。这首诗这样写到:“全身精力到毫端,定台先将两足安。悟入鹅群行水势,方知五指力起难。”诗中概括了王羲之的书法要领,说的是王羲之研究鹅行水的姿势,悟出了用笔的方法,那就是学书法时要“志意专精”,写字的时候,精神要非常集中,姿势也要端正,这样,五指会运用自如,非常得力。所以,王羲之喜欢鹅,是和他研究执笔、运笔有密切关系的。

也有人认为,这种说法,是后人的牵强附会。王羲之喜欢鹅就像我们普通人喜欢某一种小宠物一样,只是一种爱好而已,没有那么多的内涵。

54、朱熹的俭朴诗

南宋大哲学家朱熹,曾在朝做过官,后专心致力于学术著作。一次,他去看望女儿。女儿女婿热情招待,惟恐怠慢。吃中饭时,女儿十分窘迫地端出几碗大麦饭和一碗葱汤。朱熹开开心心用过之后,看见女儿女婿还惴惴不安,表示饭菜不好。朱熹笑道:“你们不要为此感到不好意思,其实这也就很不错了。我在朝廷做官的时候,也不是餐餐大鱼大肉。古人云:富在辛劳穷在惰,成由节俭败由奢。勤俭持家的家风是永远不错的,希望你们以后也能坚持俭朴度日。我这里赠送一首诗于你们。”

朱熹当即书诗一首:

葱汤麦饭两相宜,葱补丹田麦疗饥。

莫谓此中滋味薄,前村还有未炊时。

55、一字译错引来灭顶之灾

战争是无情的。任何疏忽和大意都可能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下面这个小故事也许能给我们以警示。

位于广西和贵州交界处的六寨是一个鲜为人知的小镇。抗日战争时期,这里距抗日前线十分遥远,不要说日本陆军,就是空军也很少飞临这个地区,宛如一片“世外桃源”。正是看重这一点,国民党第4战区司令长官张发奎才把自己的司令部设在此地。然而,张发奎无论如何也想不到,由于纯粹人为的原因,这里竟然遭到一次无情轰炸。

194411月,中国军队和侵华日军正在柳州展开激战。27日,日军进抵距贵州边境约20公里的南丹、六甲地区。这一天,美国第6航空队奉命出动B-29型轰炸机前去轰炸南丹、六甲地区的日军。可是机场指挥部的译电员却把电报中的“六甲”译成了“六寨”。六寨和六甲虽然只有一字之差,但却相差100多公里。美军飞行员接到命令后,从成都机场起飞,按图上标示的航线,直向广西北部六寨方向飞去。

17架涂有美军标志的飞机出现在六寨上空时,当地军民兴高采烈地走出家门,挥舞着彩旗,向盟军飞行员致意。然而,美军飞机回报他们的却是一颗接一颗的炸弹。六寨这个弹丸之地顿时陷入一片火海。人们在血火中呼喊奔跑,乱作一团。一枚重磅炸弹正好命中张发奎的司令部,使所有文件、资料连同司令官多年的日记都化为灰烬。1名中将、2名少将、200多名上校以下军官、800多名士兵和5000多名难民在这次误诈中丧生。

56、酒入词中味亦浓

李清照爱酒之深,可与李白、苏轼等同列,她笔下的酒与她的诗词一样,随着她人生经历的跌宕起伏而变化,显得多姿多彩。

早期,李清照的词主要是写少女情怀的浪漫,以及与丈夫赵明诚的相亲相爱。此时,李清照词中的酒,是一种浪漫、潇洒与祥和的美。“常记溪亭日暮,沈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瞧!一个女子,喝得晕乎乎的,连回家的路都找不着了。另外还有“雪里已知春信至,寒梅点缀琼枝腻。……共赏金樽沉绿蚁,莫辞醉,此花不与群花比。”以及“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等等。

靖康之乱,国破家亡,丈夫赵明诚病逝,清照流离失所,老来无依。在饱经了人生的炎凉风霜后,李清照已不再是当年闺中抒情的少女,此时词中酒,充溢着凄凉之意。如“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还有“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其人其情,其酒其词,沁人肺腑。

57、徐悲鸿三邀白石

19299月,北平举办中国画展览。身为木工师傅的业余画匠齐白石也参加了,他的画被挂在一个偏僻的角落。

时任北平艺术学院院长的徐悲鸿慧眼识珠,发现角落里隐藏着一位杰出的国画大师。翌日,徐悲鸿来到齐白石家。30多岁的徐悲鸿和60多岁的齐白石谈诗论画,言语投机。但当徐提出请齐白石到艺术学院任教时,齐婉言谢绝了。后徐再次去请。齐仍不肯。徐并不灰心,第三次登门相请。齐白石被徐的“三顾茅庐”深深感动,于是他坦率地告诉徐:“不是不愿意去,是因为我从来没有进过洋学堂,更没有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 


点击更精彩!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更多
    • 姓名: *
    • 评论内容:
    • 验证码: *

    • 请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损害国家利益、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的评论
    • 用户需对自己在使用本站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直接或间接导致的)
    • 本站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
    •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版权申明 | 作文网 |

    地址:中国江苏 网监备案:32092502000081 E-mail:[email protected] 站长:陆浩
    编辑部、作文QQ群:228658618 通联部QQ:390008545 技术部QQ:81263931 版权所有©冠华作文网
    万网”提供技术支持 苏ICP备060052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