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华作文网: 为了一切学生,一切为了学生!
冠华作文网祝愿:天下学子金榜题名!
网站首页
高考导航
教育资讯 | 网络信息 | 网络作文 | 竞赛作文 | 小考频道 | 中考频道 | 高考频道 | 考后点睛
英语特区 | 教师频道 | 家校互动 | 网站社区 | 同行作文 | 帮助中心 | 在线留言 | 设为首页
高中作文 | 高中佳作 | 作文素材 | 专家指导 | 阅读训练 | 满分作文 | 作文预测 | 高考真题
站内搜索
文章

相关栏目

最新文章

图片主题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文章 下载 图片
 
您现在的位置: 冠华作文网 > 高考频道 > 作文素材 > 正文         
2008高考作文猜想:材料作文?话题作文?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08/5/21 信息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我要投稿

编者按

  这些年来,高考作文命题每每成为公众关注的热点,一方面备受各方争议和责难,一方面不断摸索改进命题方式,进行得好不艰难。实行了多年的命题作文,被认为束缚了考生的想象力,不利于全面考查考生的语文能力。近年来出现的材料作文和话题作文,被认为是高考作文命题的一大进步。材料作文和话题作文形式灵活,既规定了一定的写作范围,又提供了丰富的写作素材,让考生能够充分发挥想象力,展现创作才能。但是这两年,材料作文和话题作文在一些地方又滑向应试窠臼,陷入八股泥淖,批评和指责的声音开始多了起来。高考作文怎么改革,什么样的方案才能真正考查出考生的真实能力,达到选拔人才的目标,目前还没有一个更好的方案可行,争议、批评、探索和改革恐怕还得进行下去。


  检索新中国半个多世纪的语文高考试题,我们可以清晰地看见,高考作文经历了命题作文——材料作文——话题作文这样一条发展轨迹。与传统的命题作文相比,话题作文是一种用一段导引材料启发思考、激发想象,不限文体或尽量减少文体的限制,给考生更多的选择自由的一种作文命题形式。忽如一夜春风来,话题作文放异彩。高考话题作文何时兴起?在其实施过程中又存在哪些问题?今后将呈现出怎样的发展趋势?


  话题作文应时而生


  话题作文何时兴起?语文界比较一致的观点是20世纪90年代末期。具体言之,1998年高考作文题《坚韧——我追求的品格》和《战胜脆弱》就是两个关于当代青少年思想品质修养的话题,话题作文的命题形式已初露端倪。从1999年的“记忆移植”话题到2000年的“答案丰富多彩”话题,属于话题作文的诞生期,内容要旨为思维品质(想象);从2001年的“诚信”话题到2002年的“心灵的选择”话题,属于话题作文的发展期,命题思路着眼于现实,关注道德品质;从2003年的“感情的亲疏和对事物的认知”话题开始进入话题作文的活跃期,命题指向情感品质,养真性,动真情,说真话,表真意。特别是2004年实行“分省命题”之后,大多数省市的作文命题均采用话题作文形式。高考话题作文,由此风靡一时。


  话题作文何以兴起且风靡一时?我以为由两大因素所促成:


  一是创新教育的大力实施。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范围发生了一系列新的深刻变化,经济全球化、信息网络化、社会知识化浪潮正在深刻地改变着人类的生存环境和生存方式,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使知识增长和社会变化的速度空前加快。人类只有改变学习方式,才能适应社会环境的迅速变化。有鉴于此,创新教育呼之欲出。创新教育是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为了迎接知识经济时代的挑战,着重研究和解决教育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问题。创新教育不仅仅是教育方法的改革或教育内容的增减,而是教育功能上的重新定位,是带有全面性、结构性的教育革新和教育发展的价值追求。创新教育的大力实施必然带来教育、教学方法与形式的创新。


  长期以来,命题作文是训练和考查作文能力的主要形式。但命题作文使学生的写作思维受到较大的局限,他们难以尽情展示自己的写作才华,难以充分张扬自己的人格个性,难以具体表现自己的创造潜能。因此,在大力推行创新教育之时,为了让学生有更宽松的写作自由,充分鼓励他们积极大胆的创新,灵活性大的话题作文的兴起就成了作文发展的必然趋势。


  二是话题作文的独特优势。


  如果说大力提倡创新教育,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是话题作文兴起的背景,那么,话题作文本身所具有的鼓励创新的本质特征就成为话题作文兴起的动因。


  话题作文较之命题作文和材料作文有其独特优势,具体表现在:


  第一,命题的开放性。话题作文只提供写作的范围、写作的内容指向,不限立意,不限取材,不限表达方式,呈现出全方位的开放态势。


  第二,创新的导向性。话题作文是语文考试命题认识的更新和理论上的发展,是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的必然要求。它旨在启发考生独立思考,独立发现,激活考生的思维,激励并培育考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第三,思维的发散性。命题作文和材料作文都是封闭性的,而话题作文则以话题为定点向四面发散,话题是触发点,是引爆点,引发考生向纵向、横向、顺向、逆向、侧向、分聚等多方向思考。


  第四,文体的多样性。命题作文和材料作文往往只限一种文体,而话题作文的文体则丰富多彩,多达十几种,除要求中学生掌握的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外,还可写应用文,如书信、新闻、特写、报告等。写文学作品,如小说、散文、诗歌、剧本者比比皆是;写杂文、寓言故事、童话的大有人在。在诗歌中有写自由诗的,甚至还有写格律诗的。


  第五,行文的自主性。材料作文讲究起承转合、引议联结,话题作文则不拘一格。立意自定,考生可围绕话题自由表达自己的观点看法;文体自选,考生可根据题意和内容自选适合自己的文体;标题自拟,为了更好地表达自己、展现自己、推销自己,考生可自拟文章标题。


  话题作文一般由话料、话引、话题和话框4部分构成,对作文起着定向、定位、定性的作用。其中话引的作用最为重要,它是对话料的阐释和对话题的引导,是话料与话题的纽带,甚至能够给我们提示一定的作文思路。话题作文以“三自”(自主立意、自拟题目、自选文体)特征、“四新”(拟题求新、立意求新、形式求新、语言求新)要求,尽显创新魅力,创设了自由的写作空间,提供了施展才华的广阔天地;体现了“人人有话说”的高考作文命题指向,体现了新课改的写作目标要求。


  两大不足逐渐显露


  任何一种形式的作文在刚刚兴起时都显示出旺盛的生命力。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弊端也显露无遗。话题作文亦莫不如此。


  其一,开放性不足。


  话题作文有别于命题作文,并以其开放性著称,其创设初衷是让学生有话可说、有话敢说。允许、包容不同意见的争锋,真正做到让考生自主立意(从话题作文的评价看,人们是欢迎作文题目的开放性的),也就是允许考生对事物的认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而实际并非如此。如2001年的“诚信”话题,根据话料提示,学生只能正面肯定诚信美德,而不能反弹琵琶,提出不同意见。这就导致学生不敢提出异议,怕被阅卷老师扣分。虽是话题作文,实则话题有限;虽云立意自定,实则立意早定;看似开放,实则封闭;暗示立意,窒息思维;已有定论,禁锢感情。


  又如2002年的“心灵的选择”话题作文,话料对话题“心灵的选择”的审题也是早有暗示,因此,审题时一定要像话料中的“选择”一样选择真善美,而不能有所变通。只能选择崇高,不能选择平凡。所谓的“选择”也变得无可选择,因为它把“不能见死不救”的伦理底线摆在了人们面前。在此情形下,冒着生命危险去救人只能是唯一的选择,这也就等于取消了选择。但这样的是非选择在生活中显然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法则。


  其二,规范性不够。


  不管是命题作文、材料作文,或者是话题作文,文字表达都要规范通顺,杜绝语病。而表达不通顺的,如2003年全国卷的“感情的亲疏与对事物的认知”——前后两个短语的中心词不对应,构成并列不合理,有学者建议应改成“感情的亲疏与(对事物的)认知的正误深浅”或是“感情与(对事物的)认知”才算规范。不仅如此,话题作文整个题目的文字表述也应该规范通顺,如1999年全国卷题目中的“请以‘假如记忆可以移植’为作文内容的范围,写一篇文章”这句话就是一个病句(“假如记忆可以移植”只能作为写作的前提条件,而不能作为作文内容的范围)。


  此外,由于作文命题过分偏重思想道德考量,片面追逐时政热点、宣教重点,话题作文“思想多样性和表达个性化”的特质在无形中被取消。命题紧跟形势,配合政治,把“政治性”凌驾于“言语性”之上,实际上作文就变为道德教化的工具,很难真实地检测学生分析具体问题的思辨能力及语文素养水平。再者,文体意识淡化,题型实用性差,抄袭、模仿现象严重也是不可忽视的问题。当然,如何正视话题作文日益僵化的“八股”模式以及不堪道德重负的现实,应该是每一位参与高考的人员必须面对的“话题”。


  一元为主多元并存


  高考话题作文从兴起到如今已走过了10年的发展历程,它以“三自”(自主立意、自拟题目、自选文体)特征、“四新”(拟题求新、立意求新、形式求新、语言求新)要求,丰富了高考作文的命题形式,它所代表的宽松作文较好地体现了当今作文命题放开束缚、鼓励创新、发展个性的改革趋势。至于今后将呈现怎样的发展趋势,我认为可以用“一元(话题作文)为主,多元(各种命题形式)并存”这8个字概括。


  所谓“一元为主”,即以话题作文为代表的宽松作文将是今后一段较长时间里作文命题的首选方式。


  话题作文作为中学语文教育适应创新教育发展的产物、高考作文命题创新的成果,它必将在良好愿望的引导下不断完善,走向成熟。话题作文的“话题”是一种较为宽松的标志性信息,话题作文在选材、立意、表达上都有着很大的自由度,在限制上是相当宽松的。如果我们把严格限制的作文命题形式称作严格作文,把较少限制的命题形式称为宽松作文,把不加限制的命题形式称为自由作文的话,话题作文显然就是一种宽松作文。严格作文由于限制过死,不利于考生的发挥,容易造成“假大空套”的流弊。自由作文则会由于放而无当,极易产生虚构、套写,根本考不出考生的实际能力,不为命题者所取。话题作文的宽松、开放、灵活,既能发挥学生所长,又能考出学生水平。话题作文给考生以更大的表达自由与发挥空间的优点不容低估。这一优点,具体表现在思考方向的多向性、文体选择的多样化、思维特点的多重性等方面。这与多元、民主、开放的时代特点是相吻合的,与创新教育培养创新人才的目标也是一致的。与此同时,我们也应看到,命题作文、材料作文等命题形式,也各有自己的长处,足可成为话题作文的有益补充。因而在话题作文的主导下,今后的作文教学,乃至整个中学语文教育将会有一个更具活力、更为广阔的天地。它提倡的生活化选材、情感化体验、个性化表达的精神已经对中学作文教学、特别是高考作文命题改革产生了重要影响。只不过从内容取向上,话题将更加广泛,从改革趋势上,形式将更加灵活、开放。


  所谓“多元并存”,即多种命题形式依然存在。传统的命题作文出现回归,材料作文将以新的姿态呈现。


  2008年上海春季高考作文题又延续了命题作文形式:以“细微深处”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1)不少于800字。(2)不要写成诗歌。(3)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


  采取命题作文的形式,应该是在未寻找到更好的命题形式之前的一种过渡形式。从前年开始,从全国到各省市,一种新的材料作文命题形式出现了,如江苏卷的“凤头猪肚豹尾”,湖北卷的“入乎其内,出乎其外”,全国卷(Ⅰ)的“乌鸦学飞”等,这种“新材料作文”,有人称之为“后话题作文”。


  “后话题作文”与材料作文的最大区别就是不限文体,进一步突出了高考作文的三自政策——“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放开了学生手脚,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文体优势。“后话题作文”尽管是给考生提供材料,但材料容易读懂,立意只要从材料中得出即可,不必引用原材料。同时,立意要求更为宽松——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减少考生写作的障碍。


  “后话题作文”又克服了话题作文的一些缺点,材料立意多元化,不明确设置话题,但明确要求“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这就大大拓宽了考生的写作范围。拿全国卷(Ⅰ)“乌鸦学飞”举例来说,乌鸦的行为既有其盲目的一面,也有其合理的一面,从牧羊人的看法入手,可写乌鸦不了解自身情况,妄自尊大,好高骛远,盲目模仿,最后导致失败,从而要求人们要认真分析自身特点,制定切实可行的行动计划,逐步取得行动的成功。写作者既可从乌鸦行为的盲目性方面立意,也可从乌鸦行为的合理性方面立意,还可将两者结合起来,否定其盲目性,肯定其合理性。这样,大大拓宽了考生的写作视野,真正体现了高考作文立意的多元化。如果这个题材用于话题作文,任何一个话题都会限制考生的立意角度,缩小了考生的写作范围。


  总之,“后话题作文”的出现,无疑给高考作文命题注入了一针强心剂。它克服了材料作文与话题作文的弊端,既能让学生把握材料,又能让学生展开思维的双翼,发挥自身特长,写出文采飞扬的文章来。在大力实施创新教育的今天,审题难度逐渐降低,保持“一定的开放性”,不会给考生留下狭窄的写作空间,既让学生有话可说,又让学生有话敢说。关注人性、人生,关注时代,关注人类发展的命运,同时个人禀赋、气质、风格以及擅长领域在高考作文中也日渐受到重视。注重文化品位,抒写个人情感,凸显理性认识,注重人文思想,展现真实自我,倡导多向思维,鼓励学生创新,展示考生个性,将会成为高考作文发展的新趋势。

点击更精彩!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更多
    • 姓名: *
    • 评论内容:
    • 验证码: *

    • 请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损害国家利益、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的评论
    • 用户需对自己在使用本站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直接或间接导致的)
    • 本站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
    •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版权申明 | 作文网 |

    地址:中国江苏 网监备案:32092502000081 E-mail:[email protected] 站长:陆浩
    编辑部、作文QQ群:228658618 通联部QQ:390008545 技术部QQ:81263931 版权所有©冠华作文网
    万网”提供技术支持 苏ICP备060052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