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华作文网: 为了一切学生,一切为了学生!
冠华作文网祝愿:天下学子金榜题名!
网站首页
高考导航
教育资讯 | 网络信息 | 网络作文 | 竞赛作文 | 小考频道 | 中考频道 | 高考频道 | 考后点睛
英语特区 | 教师频道 | 家校互动 | 网站社区 | 同行作文 | 帮助中心 | 在线留言 | 设为首页
高中作文 | 高中佳作 | 作文素材 | 专家指导 | 阅读训练 | 满分作文 | 作文预测 | 高考真题
站内搜索
文章

相关栏目

最新文章

图片主题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文章 下载 图片
 
您现在的位置: 冠华作文网 > 高考频道 > 专家指导 > 正文         ★★★
【备考2023年高考作文】全国名校模拟高考作文题立意专家解析49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23/1/18 19:12:34 信息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我要投稿

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文题解析】:

这是一道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题。

材料围绕“苦难”这一关键词,对近期的热门电影《隐入尘烟》进行了评论。但审题时需注意,不能仅仅针对“苦难”本身去理解,而是应先关注到“如何看待这样的中国故事?又该如何书写中国故事呢?”这一要求,在这一大框架下思考如何看待与书写“中国的苦难”这一问题。毫无疑问,电影中有铁和贵英夫妇的现实处境是糟糕的、苦难的(这也曾经是中国的现实境况),但面对这样的命运,他们依旧与土地为伴,辛苦劳作,在窘闷的生活中相互作乐。他们在苦难中汲取养分,展现出抽芽生根的生命力,令人动容,这也是电影真正想表达出的主题。所以,不管是看待中国故事中的苦难还是书写中国故事中的苦难,重点都不能仅仅放在苦难本身,而只能把它作为背景,重点展现人们努力挣脱苦难努力奋斗,或虽在苦难中却依然有情有爱的中国故事。

写作时,对待如何看待书写苦难的中国故事这一问题,可以针对这部影片的真实性和年代感进行适当批评,也可以指出影片只是把苦难作为背景而非主要描写对象,从而说明敢于展露中国过去的苦难,才能让世界在对比中更加理解今日的中国故事,这也能帮助我们以更加自信开放的态度去书写今日中国故事。对此,作文就很自然地转入下一个话题:如何书写中国故事?针对“书写什么内容”这一问题,应指明不向命运低头,勇敢接受苦难磨砺,在苦难中仍不放弃爱与希望等。针对“用什么书写、怎么书写”这一问题,可以说明艺术来源于生活,不是只有建立丰功伟绩的人才会被历史铭记,才值得书写。今日我们书写中国故事,应将更多笔墨放在像有铁、贵英这种极少出现在银幕上的耕耘形象(小人物、失语者等),给予他们无差别的关怀。他们的故事写好了,整个中国故事才算真正地写好。

参考立意:

1.书写艰难困苦,玉汝于成的中国故事。

2.书写中国故事,重点应在爱与关怀。

3.苦难只是背景,不懈奋斗的生命力才是中国故事主旋律。

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东坡先生有言:“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可见,一个人在生活中为了有所“取”,就必然会有所“弃”。

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文题解析】:

这是一道引语式材料作文题。

材料中,苏东坡的诗句首先以“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的评价,写出了他对于美德与美食、物质与精神的取舍。在他的认知中,一个人应该选择思想品格和精神境界,舍弃那些外在的物质享受、荣誉地位等。因为,只要有了高尚的情操,就会有松柏的孤直,梅竹的清芬,不畏强暴,直道而行,卓然为人;反之,就会汲汲于名利,计较于得失,随权势而俯仰,视风向而转移,俗态媚骨,丑行毕现。所以,材料第二句虽然给出了关于“取”与“弃”的两难选择,但对于我们应该“取”什么、“弃”什么,早已给出了答案。

写作时,可以首先引出论题,也就是材料第二句话的内容——鱼与熊掌不可兼得。然后,展开对应该选择什么和舍弃什么的思辨性讨论。比如,可以讨论我们个人是宁可甘于清贫也要守住自己的气节,还是不择手段地追求财富地位;可以讨论我们应该选择那些志同道合的朋友,还是那些能给我么带来实际效益的朋友;也可以讨论我们应该追求个人利益,还是以国家荣誉为上。当然,到底选择何者,答案是显而易见的。而在最后,还可进一步指出,取舍是表象,坚守是本质。支撑我们做出取舍的,应该是坚守本心,不为外物干扰,选择自己的正确方向。人生都会面临各种各样的取舍,无论做出怎样的取舍,背后都能体现出一个人的价值观念、道德操守。

参考立意:

1.舍小家为大家。

2.宁爱君子之交淡如水。

3.取舍之间,彰显本心。

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材料一:史铁生说:“纪念的习俗或方式可以多样,但总是要有。而且不能简单,务要复杂些才好。……从复杂的过程看生命艰巨的处境,以享隆重与壮美。”

材料二:现代社会有不少人主张极简主义,即在生活中拥有尽量少的东西,只保留我们真正不可或缺的东西,让我们将更多的精力用于对我们来说真正重要的东西或有意义的东西。与此类似理念,还有“断舍离”:断,断绝不需要的东西;舍,舍弃多余没用的东西;离,脱离对物质的执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点击更精彩!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更多
    • 姓名: *
    • 评论内容:
    • 验证码: *

    • 请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损害国家利益、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的评论
    • 用户需对自己在使用本站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直接或间接导致的)
    • 本站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
    •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版权申明 | 作文网 |

    地址:中国江苏 网监备案:32092502000081 E-mail:[email protected] 站长:陆浩
    编辑部、作文QQ群:228658618 通联部QQ:390008545 技术部QQ:81263931 版权所有©冠华作文网
    万网”提供技术支持 苏ICP备060052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