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华作文网: 为了一切学生,一切为了学生!
冠华作文网祝愿:天下学子金榜题名!
网站首页
高考导航
教育资讯 | 网络信息 | 网络作文 | 竞赛作文 | 小考频道 | 中考频道 | 高考频道 | 考后点睛
英语特区 | 教师频道 | 家校互动 | 网站社区 | 同行作文 | 帮助中心 | 在线留言 | 设为首页
高中作文 | 高中佳作 | 作文素材 | 专家指导 | 阅读训练 | 满分作文 | 作文预测 | 高考真题
站内搜索
文章

相关栏目

最新文章

图片主题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文章 下载 图片
 
您现在的位置: 冠华作文网 > 高考频道 > 专家指导 > 正文         ★★★
【备考2023年高考作文】全国名校模拟高考作文题立意专家解析15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22/9/15 14:58:57 信息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我要投稿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文题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写作的能力。这是一则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题。材料引用了《齐桓晋文之事》中齐宣王和孟子的一段对话,(齐宣王)说:“不肯干与不能干在表现上怎样区别?”(孟子)说:“(用胳膊)挟着泰山去跳过渤海,告诉别人说‘我做不到。’这确实是做不到。向老者折腰行鞠躬礼,告诉别人说‘我做不到。’这是不肯做,而不是不能做。”

可见,这段话是在讨论“不能”与“不为”这一话题,二者存在辩证关系,考查的是考生的思辨能力。做任何事情,都有“不为”与“不能”的现象发生,二者所反映的属性不一样。“不能”指的是客观能力上做不到,“不为”指的是主观意愿上不肯做。这二者有着本质的区别,“不为”蕴涵着“能为”,选择“不为”,实际上体现了人性中“恶”的倾向。“不能”,表达的是一种客观能力的制限。“不为”传达的是人的态度、修养、文明与习惯养成的问题,它的存在与发生,反映了一个社会教化与风尚高下的分野。一个人唯有从小受到良好的道德文明的熏陶与感化,才有可能克服“不为”的现象发生。只要不惧艰难,勇于挑战,有时“不能”者亦可以变成“可能”者。这只是要看主观意愿上“为”还是“不为”。材料给的任务是给《时代青年》杂志社投稿,考生要联系当下青年人来谈“不为”与“不能”:作为新时代的中国青年,要勇于承担新时代赋予的使命,时代给了一个无比广阔的舞台,我们不要以“不能”为借口,要摒弃“不为”,努力大有作为。

从“感悟与思考”可知,文体更倾向于议论文,考生可以运用并列式结构谈“不能”与“不为”的辩证关系,也可以运用层进式结构谈何为“不能”,何为“不为”,其背后的原因是什么,如何解决。观点要明确,脉络要清晰。

参考立意:

1.不要因为“不为”而说“不能”。

2.我们应该有所为。

3.勇担重任,将“不能”变成“能”。

4.“不能”是客观限制,“不为”是主观逃避。

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中国现代左翼文学家夏衍先生在《种子的力量》中说,当种子落在瓦砾中,“有生命力的种子决不会悲观和叹气,因为有了阻力才有磨炼”。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点击更精彩!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更多
    • 姓名: *
    • 评论内容:
    • 验证码: *

    • 请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损害国家利益、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的评论
    • 用户需对自己在使用本站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直接或间接导致的)
    • 本站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
    •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版权申明 | 作文网 |

    地址:中国江苏 网监备案:32092502000081 E-mail:[email protected] 站长:陆浩
    编辑部、作文QQ群:228658618 通联部QQ:390008545 技术部QQ:81263931 版权所有©冠华作文网
    万网”提供技术支持 苏ICP备060052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