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度感动中国人物,这些人身份、年龄、领域等各不相同,呈现出多样性,有大人物,也有普通人,有世纪老人,也有年轻代表。第二段则指出新时代青年的偶像观呈现出价值多样和内涵提升两种趋势,并强调了当前青年崇拜对象的多样化,即“价值多样”,甚至还有人崇拜自己,年轻人的英雄观正走向成熟。
从2021年感动中国人物来看,新时代感动中国的人物体现了鲜明的多样性,他们来自于不同的领域,拥有不同的身份,他们或默默奉献,或功勋卓著,或自立自强,或坚韧不拔,他们身上集中表现出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以有力量、有坚守、有大爱的美好品质温暖了世界。正因有了这些年度感动中国人物,我们的社会才越来越温暖。所以他们在感动中国的同时,成为了新时代的偶像。而新时代青年偶像观的双重趋势体现了当前青年对偶像的崇拜,已从“仰望”向“共生”改变,不再采取匍匐膜拜的姿态,不再是颠倒黑白、盲目崇拜,不再是盲从于潮流,沉湎于其外在的“魅力”,东施效颦,而是崇拜有力量、有坚守、有大爱的积极向上的榜样,用他们的精神引导自己的日常生活。这恰恰是英雄观正走向成熟的表现。
题目要求谈“年轻人的偶像观”,写一篇演讲稿,考生可以运用层进式结构谈新时代年轻人的偶像观是怎样的,为什么是这样的,这样的偶像观对于年轻人的成长有怎样的价值和意义。同时还要注意演讲稿的格式:称呼、开篇语、正文、结束语。
立意:
1.青年当追求富有正能量的精神偶像。
2.偶像崇拜不能迷失方向,盲目崇拜。
3.谁感动中国,谁就是青年的偶像。
4.一个健康的社会应该将有专业、有勇气、有担当的人当作偶像。
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荀子》有言:“求之而后得,为之而后成”,意思是努力探求才有所得益,身体力行才有所成就;《孟子》中说:“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意思是人只有对某些事舍弃不干,然后才可以有所作为。前者提及“为”的意义,后者提及“为”的前提。
上述材料给了你怎样的启示?请结合你对社会现实以及自身发展的思考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君子尊德性而道问学,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这是《中庸》第二十七章“修身”中传诵千年的一句名言。这句话是说:君子既要尊崇德性,又要讲求学问;既要充实广大,又要穷尽精微;既要有“高明”的境界,又要有合于“中庸”的行为。这看起来讲的是“中庸之道”,实则是对一个人极高的全方位要求。
以上论述具有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文题解析】:这是一道引语式材料作文题。
材料一共三句话,第一句话是引用了《中庸》二十七章里的一句名言,关键词是“君子”“修身”。第二句话是对前面提到的名言的解释,君子要做到三点要求,第一点是“既要尊崇德性,又要讲求学问”,即既要有道德,又要有知识;第二点是“既要充实广大,又要穷尽精微”,即既要目标广大,又要行动细致;第三点是“既要有‘高明’的境界,又要有合于‘中庸’的行为”,即既要境界高明,又要行为中庸。第三句话是对这句名言的概括,看似“中庸之道”,实则是对一个人极高的全方位要求。综合以上,材料的侧重点在于“君子修身”,即如何做人的问题。
引导语中提到材料论述有启示意义,要求结合材料写作并且要体现感悟与思考。建议写议论文。写作时要围绕“修身”的话题,可以任选一点对君子的要求展开写作,也可以综合三点要求进行写作。比如写“尊德性而道问学”一点,可以在开头提出观点——君子修身要“尊德性而道问学”,然后从“为什么”的角度分别写尊崇德性和讲求学问的重要性,最后联系现实,结合学习生活,得出“既要尊崇德性,又要讲求学问”的结论。
立意:
1.既要尊崇德性,又要讲求学问。(品德与知识并重)
2.致广大而尽精微。
3.既要境界高明,又要行为中庸。
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上一篇文章: 【备考2023年高考作文】全国名校模拟高考作文题立意专家解析8
下一篇文章: 【备考2023年高考作文】全国名校模拟高考作文题立意专家解析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