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亦要遵守秩序。
2.规则秩序有时代性,应尽量能满足人的需要而调整、完善。
3.在权衡利弊的前提下兼顾秩序与个性。
5、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材料一:
《意大利报》的发行人朗根尼西说:“不要给我忠告,让我自己去犯错误。”
材料二:
汉代王符的《潜夫论;明暗》中说道:“君之所以明者,兼听也;其所以暗者,偏信也。”意思是:君主耳聪目明的原因是广泛听取意见,闭聪塞听的原因是只片面听取某种意见。
以上材料有一定启示意义。《中国青年报》的“青年之路”栏目邀请身为高三学子的你为他们写一篇文章。请你面向青年读者,表达你的认识和思考。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文题解析】:
这是一道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题。
材料分为两个部分,第一则材料意思是要敢于犯错,不能只接受别人的意见,即使犯了错,在实践中的错误教训也可以让自己成长。第二则材料引导学生广泛听取别人的意见,不可偏听偏信。由此可知,材料的核心就是“意见”,一则是不需要意见,一则是需要意见。“请你面向青年读者,表达你的认识和思考”给出了写作营构的情境,写作者的身份,也给出了写作面向的对象。这里引导考生结合高三学子的身份,表达“青年之路”上的经验和思考。面向包括众多青年在内的广大读者,需要辩证地谈论青年在成长过程中如何看待成长和意见的关系。综上所述,本次作文的立意是要关照关键词“意见”与“青年成长之路”
写作时可以从某一角度切入,联系实际,表明成长也需要意见;也可以联系实际,表明生活中行为和现象。切记不能过于绝对化,需要用辩证的眼光看待意见,因为听不听意见,一看发出意向,二看意见的具体内容,三看意见的时机等等。重点需要分析,哪些情况之下哪些意见需要听,哪些不必听等。行文构思上,考生可以展开论述“怎么做”,即青年怎么听取意见,如“不听”“偏听”“兼听”的情况论述以及听到意见时的具体做法;也可以解读“为什么”,即为什么“听”和为什么“不听”。自然,也可以综合来谈。角度选择得当,层次设计合理,说理清晰透彻自是佳作。
参考立意:
1.盛德而卑,虚己受人。
2.从善如流,助我成长。
3.忠言逆耳,我自斟酌。
上一页 [1] [2] [3]
上一篇文章: 【备考2023年高考作文】全国名校模拟高考作文题立意专家解析4
下一篇文章: 【备考2023年高考作文】全国名校模拟高考作文题立意专家解析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