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写作具有任务驱动特征,要求学生针对社会现象表达自己的观点,即阐述大学毕业去养猪、50万年薪的名校保姆等新闻事件所引发的人们对“高学低就”这一现象的看法。关于“高学低就”,材料中已给出社会舆论中的三种观点,第一种观点是赞成“高学低就”,第二、三种观点是反对“高学低就”。根据写作要求,学生需要表达出自己赞成或反对的观点。具体来看:
观点一:有人认为“高学低就”并不卑贱,这是肯定个性化职业选择,肯定择业的自主性和多样性,因为社会是开放的,每个人根据自己的需要和兴趣择业是值得肯定和尊重的。
观点二:从国家和社会培养人才的角度看,有人认为寒窗苦读后的择业,不应只看薪水,不应功利化,要人尽其才,实现人生价值,这是对所受教育的尊重。
观点三:有人认为一味地“高学低就”会对社会产生消极影响,会影响社会生产力发展,阻碍社会进步,这体现了忧患意识。
写作时,可以针对材料中的某一种观点进行阐发,也可以针对某一种观点进行辨证地分析,在肯定自己观点的同时使论证过程有严密的逻辑性。如果学生针对材料外的其他观点进行阐发,只要观点正确,论证充分,表达合理,也是可以的。
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黑塞认为读书能获得真正的教养;高尔基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高中生的你,时常在书的海洋里遨游,享受着读书的快乐。
对于“读书”,你一定有着深刻的体会,请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要求:1.题目自拟;2.文体不限。
【文题解析】:
材料由三个部分组成,而这三个部分的共同话题是“读书”。第一部分是说“读书”对于人的作用,可以让人获得真正的教养;第二部分是说“书籍”对于人类的意义,也就是说读书可以促进人类进步;第三部分指向考生,指出读书的感受——快乐。
关于“读书”这一话题,读书人和不读书人都有说不完的话,而作为高中生,每个人都有丰富的读书经历和读书经验体会,感触自然更深一层。考生可以讲述读书的故事,奏响买书、读书中的小插曲;可以记叙读书的经历,见证读书陪伴成长的过程;可以品说读书的滋味,酸甜苦辣咸,味道各异,一一道来;可以漫谈读书的感受,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可以抒写读书的收获,书中自有为人之道、作文之法;可以渲染读书的陶醉,沉醉书海自然如入仙境;推介所读的好书,或简叙书本内容,或与书中人来一场心灵的交汇;可以评价对书的态度,说长道短自有一番道理;可以谈论读书对于人生的意义和影响。考生可以联系自己的读书经历,选取上述几个方面中的任意一个方面或几个方面,或记叙,或议论,或抒发感情。
写作的时候,考生可以从价值角度入手来谈“读书”,如“读书使人于峻峭呼啸处可得岿然,于清风朗月处可见飘逸,于百花争艳处可嗅独芳;读书会使你心驰神飞,奇思遐想,思载千接,视通万里,可上九天揽月,亦可下五洋捉鳖,可朝谒秦皇汉武,幕访孔孟太白,夏可观十里荷花,秋赏三秋桂子,北可驰骋于塞外草原,南可踯躅于江南雨巷”,接着联系具体的篇目来展现自己与作者或书中人物心灵的交流,如“看《红楼》:识聪慧黛玉,痴憨湘云,豪爽探春,更有怡红公子——宝玉”,最后收束全篇,展现书籍对于人的意义,如“读美文,如春风,如雨露,一丝一缕,一点一滴,浸润着你,同化着我,改变着我,使我从幼稚走向成熟,从浅薄走向深厚”。
【立意】
1.书海泛舟,风景这边独好。
2.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博彩。
3.与书为友,以读为乐。
4.书香伴我行,读出一个多彩的人生。
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陆游有诗云:“人生如春蚕,作茧自缠裹。一朝眉羽成,钻破亦在我。”蚕为什么要吐丝作茧,把自己包裹起来呢?因为蚕有个生长过程,蜕皮变蛹,蛹化为蝶。而蛹很弱,没有保护自己的能力,为了避免被吃掉,蚕就吐丝给自己编织一个“防护罩”。但这滋养生命的“容器”,慢慢却成了束缚它进一步成长的“藩篱”。此时这蚕虫就需要去努力咬破这“藩篱”,最终演绎出“蝶化”的生命乐章。而曾经的茧则成了其生命蜕变的见证,因为每一只破的茧都证明那里面飞出过一只蝶。
请结合材料内容,以及自身实际,以“作茧自缚与破茧自救”为题目写一篇文章,阐述你的认识与评价、鉴别与取舍,体现新时代青年的思考。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上一篇文章: 「高考作文备考」2022年全国名校模拟高考作文题立意专家解析46
下一篇文章: 【高考作文备考】2022年全国名校模拟高考作文题立意专家解析4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