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华作文网: 为了一切学生,一切为了学生!
冠华作文网祝愿:天下学子金榜题名!
网站首页
高考导航
教育资讯 | 网络信息 | 网络作文 | 竞赛作文 | 小考频道 | 中考频道 | 高考频道 | 考后点睛
英语特区 | 教师频道 | 家校互动 | 网站社区 | 同行作文 | 帮助中心 | 在线留言 | 设为首页
高中作文 | 高中佳作 | 作文素材 | 专家指导 | 阅读训练 | 满分作文 | 作文预测 | 高考真题
站内搜索
文章

相关栏目

最新文章

图片主题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文章 下载 图片
 
您现在的位置: 冠华作文网 > 高考频道 > 专家指导 > 正文           ★★★
2021高考15个热点作文主题,15篇时评范本(2)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21/5/13 20:16:18 信息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我要投稿

“深挖井”方能饮甘泉

人民日报 李树杰

当公鸡一声长鸣唤醒整个大山,画家就带上画笔、画板、画架,沿着狭窄弯曲的石板小路,在白墙黑瓦的皖南农舍拾级而上,登上村东山坡,眺望远处美景,构思心中画卷。这位水彩画家独自一人沉到大山里待了整整40天,每天都有情感的冲击、灵感的迸发、思想的火花,画笔下的色彩比过去更丰富、丰满、灵动,色彩的过渡更自然,与景物的结合更有意境、神韵,构图更加灵活自由。他将这样的深入生活叫“深挖井”。

艺术虽然高于生活,但归根结底源于生活,源于客观实际。深入地去体察自然,才能胸有万壑,下笔有神。特别是艺术的形式与美感,只能从人类的生活本身去发现、提炼与获得。有一位诗人形容作家坐在屋里挖空心思写不出东西的窘态是“把手指甲都绞出了水来”。但是,当你一旦走入生活就不一样了,那里面有精彩的故事、鲜活的人物,你做梦也想象不到的传神细节。一座挖掘不尽的富矿呈现在你眼前,素材俯拾皆是,所做的就是如何把这些矿石烧炼成钢。北宋著名画家郭熙《山水训》中“春山淡冶而如笑,夏山苍翠而如滴,秋山明净而如妆,冬山惨淡而如睡”的体会,如果不是他长期深入地体察自然,是无论如何也得不出的。

但这些年,我们许多创作者,却轻视甚至鄙视深入生活。很少有人再走到大山深处,走进普普通通的百姓生活中。他们觉得这样太费劲,太笨,甚至得不偿失。或关在屋子里凭空想象,躲在象牙塔里自我陶醉。一周弄一个长篇,3个月拍出一部电影,一年画它几百幅画。浮躁的心态加上对经济利益的过分倚重,难以创作出真实、厚重、可以穿透历史、打动人心、经久传世的好作品。正如一位评论家所言:有“高原”缺“高峰”,文学艺术的创作队伍越来越庞大,作品越来越多,但真正的精品力作仍待增长。

实际上,艺术一开始就是作为社会生活的反映而出现的。好的作品,无论是一幅画、一首歌、一出戏、一部电影或者一段舞蹈,除了使我们得到艺术和美的享受之外,还能使我们体察到某个时代、某个地区的生活状况、风土人情、社会人生。可以让我们看到更加广阔、更加鲜明的社会历史背景。走进生活深处,走进芸芸众生,我们的艺术家才能体悟生活本质、吃透生活底蕴。也只有真正把生活咀嚼透了、消化了,灵感和创作激情才能油然而生。凭空想象、胡编滥造、自我陶醉的作品和艺术首先给欣赏者的就是一个“假”字。既缺乏真诚,也没有多少艺术感染力和社会价值。

路遥先生在当年领奖时说:“艺术劳动应该是一种最诚实的劳动。我相信,作品中任何虚假的声音可能瞒过批评家的耳朵,但读者是能听出来的。”1951年5月,柳青离开北京,带着简单的行李,踏着一场潇潇春雨中的泥泞路,来到陕西长安的皇甫乡安家落户。他在镐河畔神禾原上的古庙里,像一个农民一样住了14年,创作了中国文学史上的扛鼎力作《创业史》。我们现在的作家、艺术家还有多少人像柳青、路遥一样,舍得拿出几年甚至十几年的时间深入生活成就一部作品?

“深挖井”方能“饮甘泉”。凡是传世之作、千古名篇,必是植根生活、笃定恒心、倾注心血来完成的。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点击更精彩!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更多
    • 姓名: *
    • 评论内容:
    • 验证码: *

    • 请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损害国家利益、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的评论
    • 用户需对自己在使用本站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直接或间接导致的)
    • 本站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
    •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版权申明 | 作文网 |

    地址:中国江苏 网监备案:32092502000081 E-mail:[email protected] 站长:陆浩
    编辑部、作文QQ群:228658618 通联部QQ:390008545 技术部QQ:81263931 版权所有©冠华作文网
    万网”提供技术支持 苏ICP备060052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