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华褪尽,名著永生
康吉赢
黑塞在《获得教养的途径》中指出,真正的教养是一种内在品质的外化,而培养品质的方式在于阅读,阅读的内容即为名著。
但是,究竟什么是“名著”?从狭义角度看,运用汉字的拆字组词法,名著便指名家著作。可名著真的仅局限于“名家”,抑或包含所有名家吗?都不尽然。在当今这样一个网络发达、信息传播快速、文本堆积的冰冷硬件时代,名著首先要与市场上的流行文学区别开。这二者有本质的不同:前者是经历时间洗涤打磨最终沉淀在河流底部的闪光的金子,而后者则是经产量与速率的催化,阳光下一闪而过的泡沫。倘若仔细考究,“名著”的定义还需从其功能与本质出发。
首先,名著作为文学艺术的分支,记录的是历史事件与心路历程。它是一种对于人类历史的艺术记录,传递的是千百年来指引人们走向未来的思想火花。的确,今天我们阅读的早期文学作品,譬如《诗经》《左传》等,都是建立在对于客观事件、生活琐事等的记述之上的。或许多年后,我们曾经亲身经历的事件在记忆河水的冲刷下模糊不清,但是闪着金光的古老文字向时光注入了生命,使千万代子孙都有机会领略彼时的雄浑壮丽或萧瑟凄清。
其次,名著在先賢经验的叙述中不知不觉承担着文化传承的作用。如果说与历史的对话是“以史为鉴”而正衣冠的“正蒙难”,那么这种知识与智慧的传授便是“化及民”,将人类演化过程中千万血泪换取的生存智慧以一种恒定不变的方式予以传承。我们都有过这样的经历:碰到一个生僻的概念却不知道在教材中哪里曾出现过,搜索引擎上不知真假的介绍又使人晕头转向时,大多会找到《辞海》检索最简洁准确的阐释。当我们讨论某种思想的传承、发展,也会从名著中找寻痕迹。由此可见,即使在这个互联网时代,名著依然是人类寻求知识最直接、最快捷的方式。其根源在于,名著是作者个人乃至团体经年累月总结的成果,全不似网络上在“快”与“量”中诞生,不久又为新生事物所取代的内容。名著的传承是一种厚重的力量,从中感受到人类知识与智慧的温度。
同时,作为阅读对象的名著,在潜移默化间引领着一个人的精神旅程。阅读名著是一种习惯,名著是需要静下心来细细品味的极品。在哲思、诗情的融合下,我们遇见了许多深邃广博的头脑,领略的是人生百态,见证的是沧海桑田,洗去的是浮躁不安,余下的是一种返璞归真的平和自然。
名著是蕴含作者情感之作,在经过了时间漂洗与苦心经营的朴素中,余有生命最本真、最炫目的华丽。所谓名著,不在于内容本身是否艰深晦涩,而取决于是否能够表达真情实感,引起人们共鸣,构筑指引人类前行的力量。它的真实与艺术相融,深度与广度并存,哲思与诗情升华,汇成一束在时间长河中亘古不变的坚定力量。唯有名著,于时光洗涤后永生。
【名师点评】
这是一篇探讨名著功用价值的研究性论文。文章入题后,立即对“名著”展开了概念界定与内涵思辨,这样的开头带有一定的研究论文特征。随后作者“从其功能与本质出发”,先后阐释了名著在“历史记录”“文化传承”“精神引领”方面的功能价值,这三个方面的内在关联也是由浅入深、由低到高、由实而虚,具有一定的学术说理逻辑。无论是全篇行文,还是局部论述;无论是语言分析,还是结构安排,均条理清晰、周密圆合,体现了作者广博的阅读积淀、较强的架构能力、鲜明的研究意识和娴熟的写作功底。(程振理)
名著见从容
夏雨萱
曾经阅读过某专家谈中产美学(主要针对中产阶层的美学)的文字,我不以为然。
他说,中产美学的要诀在于营造一个去焦虑的审美乌托邦,精致地勾勒出一幅岁月静好的图景,小心翼翼地呵护现代人的安定。在我看来,这种格局过小的理想主义,并不能真正解决现代都市人的问题,只是一种无用的心灵鸡汤。
直到我读了沈从文先生的《边城》,才深知这精致的中产美学并非“鸡汤”理念。书中,作者极力描绘了茶峒———民风淳朴、人们安居乐业的现代桃花源。小说中的人物翠翠、傩送、天保、老船夫,绽放出了人性的光辉。《边城》的文字总是淡淡的,即使是在处理怨闹悲情、生离死别时,也透露出一种清淡的欢愉。
小说结尾我很喜欢,觉得寥寥数笔却恰到好处。文中这样写道:“那个在月下唱歌,使翠翠在睡梦里为歌声把灵魂轻轻浮起的年轻人,还不曾回到茶峒来。这个人也许永远不回来了,也许明天‘回来。”
后来我偶然得知,原稿中的結尾是暗示傩送与翠翠的悲剧结局的。但沈从文的妻子张兆和看了之后认为“太悲了”,于是才添加了最后这一句。那时我便觉得,名著虽讲的是别人的故事,读者却因享受到了意境与审美的愉悦,生发出与己之人生经历相匹配的感想来。这也是同一个人在人生不同时段读同一本书,心境却相差甚远的原因。
于我,那些名著的意义在于表达一种态度。它不可以用来消解困境,但它教你怎样渡过一段黑暗的路途。你读到书里人物的孤勇,你便在以后的日子里想起这样一篇文字让你不惧怕走夜路;你读到真诚与善良的心灵,你便把得失看得再淡一些,把执着拾回一些;你读到悲壮过后的决绝和坚定,你便知道自己曾经受伤,也已经痊愈。
黄永玉在回忆录中讲到一件事,“文革”时他与沈从文先生擦肩而过,沈从文装作不理睬他,却头都不歪地吐出了四个字:要从容啊。
现代人的焦虑在于做一件事便渴望它有意义,而这是不现实的。以这样的方式对待名著,未免过于急功近利。我们急切地希望一本名著能引领我们走向成功,让我们变得更有内涵,这恰恰违背了名著的职能。
它告诉我们,要从容啊!
【名师点评】
这是一篇名著书评类文章。本文从“去焦虑的审美乌托邦”这个角度谈开去,借助《边城》这一具体作品进一步阐明观点,夹叙夹议,行文自如,深入浅出,将名著的美学价值娓娓道来。组织行文上,作者打破了传统议论文的“三段论”结构,写成了一篇名著书评类议论文。(顾芸)
这不是一部名著
周霏飏
有人把名著看作成功路上的垫脚石,有人把名著看作陶冶情操的私藏品。世上千万本书,只待“名著”皇冠加身,便登上华贵的宝座,供人瞻仰了。
打开电子阅读器,登录电子书商城,必不可缺的一栏便是“必读名著”———和豆瓣“评分前100”一样,排行榜上的书籍闪着耀眼的光芒。
然而,打开商城网页是为了挑选所谓名著阅读吗?显然不全是。但那大号的黑体字令人无法忽视。一旦选中,先入为主的“恶魔”便趁机诱导你,让你牢记此书重量级的头衔,于是你的思想便跟随作者或前人的分析游走。一本书读罢,“名著书单”上少了一个书名,你的阅历和感悟毫无变化。
魯迅先生曾在一次演讲中说,读书的人好比赌博打牌的人。真正会打牌、爱打牌的,是极不屑计较金钱得失的;读书同样。理工科的学生,也应去读些历史的、文学的书;文科的学生,也需读一读物理,了解这个世界。放到读“名著”这个问题上也一样。如果看重名著的功用而去读,不免功利,而且一旦先入为主,感想也不外乎前人所评论的种种了。由此可总结出极为重要的一点:别把名著当“名著”。
然而要想真正做到这点太不易了。我们能做的,只是尽力忽视。好比读一本被打上“讽刺小说”标签的书,就不要循着肉眼可见的表层的批判走远,而是用一把锄头就地深挖,挖出讽刺的内核,挖出社会的弊病,这样,就可以说做到了“平视”一本书———过程中的思考与发掘,能带人到内里探个究竟。
在一些学术交流网站上搜索一部名著,评价结果往往不只有褒奖,总有人头头是道地列举其缺点。需要注意的是,名著并不意味着它完美无缺,只是瑕不掩瑜,从某种意义上说它或许是一件残次品。身为学生,常听老师教导“要有批判性思维”,但批判性思维论述到最后,似乎又指向了肯定的一面。在表达这种思维时,大多数人揣摩着批判的“度”,最终仍没能迈进一步,让思考在观点的碰撞中摩擦出火花,让名著的光环彻底消失。
我曾在一本书中读到这样一个故事:身为作家的他在签售会上向读者提问,问大家对这本书有什么批评或建议,全场鸦雀无声。这是否也代表了一群追寻所谓“名著”的人呢?这种现象无疑是不可取的,但就如前文所说,是可以“尽力去忽视”的。当我们丢弃书的腰封和护封,抚摸简单的封面———为一本“名著”摘去其标签,肢解其中词句,沉浸于纯粹的文字表达中,我们就已经做到了。谨记:这不是一本名著。
【名师点评】 这篇文章带有浓浓的时事杂文味道。文章理性揭示名著阅读中“标签”现象背后隐藏的“恶魔”,奉劝人们“别把名著当‘名著”,并提出了对策:要真正做到“‘平视一本书”,就要具有批判性思维,摘去其标签,时刻谨记“这不是一本名著”。显然,文章的观点是鲜明又辩证的,说理角度是独特新颖的,论证分析是清晰严密的,语言中批判与建设并存,具有显著的杂文表达优势,读来发人深省,进而收获颇多启迪。(程振理)
上一篇文章: 【高考作文备考】议论说理的形式突破之时事杂文:嬉笑怒骂皆文章
下一篇文章: (系列)解析往年高考作文真题助考2020年高考作文:自然、艺术、社会、人性之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