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华作文网: 为了一切学生,一切为了学生!
冠华作文网祝愿:天下学子金榜题名!
网站首页
高考导航
教育资讯 | 网络信息 | 网络作文 | 竞赛作文 | 小考频道 | 中考频道 | 高考频道 | 考后点睛
英语特区 | 教师频道 | 家校互动 | 网站社区 | 同行作文 | 帮助中心 | 在线留言 | 设为首页
高中作文 | 高中佳作 | 作文素材 | 专家指导 | 阅读训练 | 满分作文 | 作文预测 | 高考真题
站内搜索
文章

相关栏目

最新文章

图片主题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文章 下载 图片
 
您现在的位置: 冠华作文网 > 高考频道 > 专家指导 > 正文           ★★★
高考作文:追问具化内涵,具象解说道理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19/12/18 15:45:15 信息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我要投稿

纵观近几年全国各地的高考作文题,往往都聚焦一个概念、一个短语或一组关系,呈现形式或显或隐,其表达通常是比较理性、抽象的。这个时候就要求考生化虚为实,即用具象的事物来解说抽象的道理,用有形的东西来阐述无形、空泛的逻辑事理。

清代文论家刘熙载曾说:“山之精神写不出,以烟霞写之;春之精神写不出,以草树写之。”这便是化虚为实的形象化表述。诗歌最常用这种技巧,如“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以抽刀断水为比喻,欲斩断,却难以做到,反而愁上加愁,凸显愁苦。其实写议论文也可尝试此法。这样一方面可以避免说理枯燥、干瘪,另一方面可以调动写作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利于考生施展文采,写出别具特色、出类拔萃的文章来。

反观当下议论文写作的生态,我们发现一些高考考生在写这类作文题时对关键词的内涵或“打包”处理,无法分解,难以挖掘深层的道理,或滥用理性语言,说理枯燥乏味。究其原因,不是他们不懂化虚为实、深入浅出的说理技巧,不是他们不具备形象表述的语言能力,而是他们没有真正掌握化虚为实的操作路径,对命题中的核心概念分解不具体,写作切入点找得不准确。要解决这个问题,不妨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

一、具化核心概念的内涵,在多向追问中洞悉逻辑事理

著名学者梁衡在《文章五诀》中说:“作者在阐述一种观点、理念、概念时,如果只用理性语言,难免沉闷枯燥。这时借助形象来阐述则神采飞扬。”“说理本来是逻辑思维,借形说理就是将它转换成形象思维,以改善读者的阅读口感。”例如2019年高考上海卷“寻找‘中国味”材料作文,“中国味”是该题的写作对象,“感受”“寻找”是话题展开的写作切入点。命题者以音乐为情境,引导考生对认识与找寻“中国味”进行感悟与思考。在构思立意时,考生可以把“案例材料”的核心内容进行提取,并加以分解,多问几个问题,然后逐一作答落实。

1. 内涵分解。

内涵的解读是建立在个体的体验、阅读、比较、反观、内省之上的。比如对2019年高考上海卷材料作文中音乐“中国味”的理解,可以结合自身的体验来分解,“中国味”的感知源于文化自觉,其传播得益于文化自信;核心概念辨析分解,“中国味”不是一成不变的,也会吸收融合一些现代西方的“味道”;联系比较分解,中国音乐与其他国家地区音乐的联系比较,在联系中求同,在比较中存异,文化“中国味”与世界共享,与民族共生;历史维度分解,“中国味”的模糊与清晰、传承与发展。

2. 多向追问。

连续发问是写作走向深刻的重要路径,其注意点就是一定要牢牢抓住话题的核心对象多问几个为什么,切不可游离主题,信马由缰地乱问一气。比如在写作2019年高考上海卷作文时,可以问出这样的问题:对音乐中的“中国味”有怎样认识与感受?“中国味”仅仅指文化吗?其内涵究竟有哪些?为什么在当下要寻找文化的“中国味”?对文化“中国味”的寻找会带来怎样的启示?在教材中或在平时的阅读中有没有接触过这个论题?又是如何阐释的?……

3. 逐一解答。

自问自答并非全问全答,若是熟知的领域,可以重点作答,与论述议题相关联的内容可以详细作答,自己若不清楚的问题,可以借助他人的言论作答。如对上面问题的部分作答:“我”的音乐启蒙,如对二胡、古筝这些民族乐器的认识,让“我”感知到音域的宽广与古朴、激越与奔放,领略了真正的“中国味”。从材料看,音乐不过是感知与找寻“中国味”的一个切入点,命题者意在指引考生认识与找寻文化的“中国味”。沪教版语文教材中与材料相关的篇目,《琵琶行》《小溪巴赫》是关于中国传统音乐与西方音乐的;《爱因斯坦与艺术》《文论十则》是关于艺术与文化的。从这些课文里,考生可以汲取写作的素材和思想。

二、选择有感而发的切入点,在具象素材中解说抽象道理

考生在写作议论文时可以选择一个可以有感而发的切入点,以具象的素材解说抽象之理,加上独特的构思、生动的表达,从而具体、深入地诠释核心概念的内涵与价值。

1. 选择切入点。

好的切入点是成功的一半。文章的切入点很多,但并非所有切口都可写。一般来说,切入点的选择既要符合考生的认知,让考生有话可说,能说出个性之语,又要符合命题的指向与需求,能切中肯綮,直达命题的核心区。如:

“医者仁心。”白衣天使当是最能体现“仁”的韧性的人了。2016年“感动中国”入选者——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的骨科医生梁益建,作为国内首屈一指的极重度脊柱畸形矫正专家,多年来,他亲自主刀,挽救了上千个极重度脊柱畸形患者的生命。“自谦小医生,却站上医学的巅峰,四处奔走募集善良,打开那些被折叠的人生;你用两根支架,矫正患者的脊柱,一根是妙手,一根是仁心。”如此颁奖词,便是对“仁”的韧性的最高赞许。
(摘自2019年高考北京卷高分作文《文明的韧性》)

考生从“医者仁心”的话题切入,抓取“仁”字来揭示文明的韧性的一个内涵,以梁益建为切入点,形象地阐述了救死扶伤的仁慈、仁爱、善良之理。

2. 化理为象。

这里的“象”可以具体到某人、某物、某事、某句话。在不少考生看来,形象与抽象是一组对立的反义词,难以交融、统一。事实上,抽象并不意味着排斥形象,在说理上二者恰恰可以融于一体,在观点、概念、理念导入后,运用具象的语言、素材阐述,最后以理性分析收束,从而让说理显文采、增生机、有口感、兼色彩。如:

《诗经·大雅》有言:“夙兴夜寐,洒扫庭内。”悠悠中华五千年的历史,热爱劳动从来都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绵延至今,不曾间断。且看革命时期,百万民众用小车推出淮海战役的胜利;且看建设岁月,河南林县的农民,腰悬绳索,一锤一锤在山崖上凿出红旌渠;且看改革年代,“三天一层楼”的深圳速度让一座新城从南海之滨拔地而起。这些蕴藏在人民之中的劳动力量一旦被激发出来,便会创造改天换地的丰功伟绩。中国现在正由“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转型,高铁风驰电掣,“天宫”瑰丽壮观,“天眼”美目流盼……大国重器是工匠们灵感迸发的智慧结晶,更是劳动的结晶。工匠们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制器、修器,正是劳动精神支撑他们不断迸发出自己的能量。
(摘自2019年高考全国新课标卷高分作文《大道至简,劳动为要》)

考生联想到《诗经》里有关劳动的名句,进而引出热爱劳动的传统话题,再以時间为序,从革命时期到建设岁月,从改革开放前期的“中国制造”到当下的“中国智造”,追溯了劳动从体力向智慧转型的发展路径,让读者感受到劳动真正彰显了中华民族的美德、智慧、精神和力量。

3. 借形说理。

这里的“形”是相对于无形的道理而言,它是一组生活中常见的事物、社会上熟知的现象,古今中外皆可。其语言常为概述,理往往藏在“形”之中。寓理于形,让人易于接受。如:

纵观当下社会,越来越多的“懒汉”出现在我们的视野中。“宅”成为一种文化,各类手机游戏成为学生晚睡熬夜的幕后黑手,人工智能的普及使人缺失了“劳动感”等。试问:如果没有李时珍历经千山万水,怎会有医学著作《本草纲目》流传于世?如果没有王进喜们开采油田,怎会有“石油城”的辉煌?如果没有钟扬在高原上的跋涉,怎会有国家种质库的完善?劳动,离不开人去实践它;而人,同样也离不开劳动去养育他。
(摘自2019年高考全国新课标卷高分作文《不辍耕耘,可登青云》)

在这一段文字中,作者联系现实,针对生活中“懒汉”频现等现象,借助李时珍、王进喜、钟杨等典型事例,诠释了“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的道理。


点击更精彩!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更多
    • 姓名: *
    • 评论内容:
    • 验证码: *

    • 请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损害国家利益、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的评论
    • 用户需对自己在使用本站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直接或间接导致的)
    • 本站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
    •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版权申明 | 作文网 |

    地址:中国江苏 网监备案:32092502000081 E-mail:[email protected] 站长:陆浩
    编辑部、作文QQ群:228658618 通联部QQ:390008545 技术部QQ:81263931 版权所有©冠华作文网
    万网”提供技术支持 苏ICP备060052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