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华作文网: 为了一切学生,一切为了学生!
冠华作文网祝愿:天下学子金榜题名!
网站首页
高考导航
教育资讯 | 网络信息 | 网络作文 | 竞赛作文 | 小考频道 | 中考频道 | 高考频道 | 考后点睛
英语特区 | 教师频道 | 家校互动 | 网站社区 | 同行作文 | 帮助中心 | 在线留言 | 设为首页
高中作文 | 高中佳作 | 作文素材 | 专家指导 | 阅读训练 | 满分作文 | 作文预测 | 高考真题
站内搜索
文章

相关栏目

最新文章

图片主题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文章 下载 图片
 
您现在的位置: 冠华作文网 > 高考频道 > 专家指导 > 正文         ★★★
2014年全国名校高考复习作文考题精典百题构思点拨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13/11/8 9:40:28 信息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我要投稿

不同,是为了相爱。

黑人计程车司机载了一对白人母子,小孩问:“为什么司机伯伯的肤色和我们不同?”

母亲答:“上帝怕世上只有一种颜色太单调,所以创造了不同肤色的人,让世界缤纷,让大家能够相爱。”到了目的地;计程车司机坚持不收车费。他说:“我小时候曾问过母亲同样的问题。母亲说我们是黑人,天生注定比别人低一等。若当时母亲像你一样说出爱的话语。我一定会有更大的成就。我不收你的钱,希望你能时时告诉别人,不同,是为了相爱。”

接受一个人,便能学会一种新的人生态度;接受一件事,便能丰富自己的人生。试着接受不同,所有的不同都是在教我们如何相爱。

请以“接受不同”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构思点拨】接受不同,胸怀就会变得博大起来,慢慢就会学会关爱别人,我们的生命之花才会芬芳四溢。有一颗博爱之心,善待每一个人,关爱每一个人,社会就会因爱而和谐。可以从爱心,尊重,胸怀,善待他人,学会关爱,传递等角度进行立意。

95.请以“路在脚下”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立意自定,文体自选,不少于800字。

【构思点拨】  文题“路在脚下”是一篇没有任何提示语的短语式全命题作文。就题目本身而言,它不仅蕴涵着丰富的寓意和喻意,而且十分贴近生活,具有较大的开放性和自由度。

审题时,首先要理解“路”字。世上有形的、无形的“路”数不清,它既可实指具体的“路”,如家乡路、上学路等;亦可虚指抽象的“路”,如奋斗路、求学路、成名路、做人路、富民路、强国路、爱心路、升天路、失败路、成功路等。其次,“在脚下”并没有限定写在“谁”的脚下,我们可将“谁”具体化或抽象化,写作面就又宽了。也就是说,文题可以写具体的路、具体的人的脚下,也可以写抽象的路、抽象的人的脚下;可以主观地从“我”来写,也可以客观地从“他”(或“她”)来写。

96.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作文。

美国一家网站调查了1000位成功人士。在这些人士中,99%记不清楚自己为什么成功;在成功之前,也没有一套完整的走向成功的计划书。

随后网站又向公众征集1000份最完美的成功计划书。评选出来的成功的计划书可谓十分完美,不仅极具诱惑力(成为伟大的科学家、作家、企业家及各类超级明星等),且具可操作性,它们详尽地列出了为了成功每年、每月、每天直至每小时应该做的事,还列出了启动资金和所需的费用。经网站了解,这1000人全是未成功人士:正在努力追求实现梦想但还未成功。

于是,网站得出结论,成功不在能知,而在能行。

上述材料给你怎样的启发和联想?你认为一个人的成功取决于什么?请联系社会的、个人的实际,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写议论文或记叙文;②题目自拟;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构思点拨】结尾“网站得出结论,成功不在能知,而在能行”这句结论性的话明确地告诉我们:行,对于每一个追求成功的人来说都是最重要的、起决定性作用的字眼。立意参考:①成功不在能知,而在能行;②成功应有明确的追求目标;③理想与行动助我们成功。

97.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相声百年经典》一书中,作者记述了著名相声大师侯宝林先生的一段往事。在排演相声《关公战秦琼》时,他特地去请教了京剧表演艺术家这样一个细节问题:关公那个代表性的亮相姿势,究竟是左手捋髯、右手背在身后,还是右手捋髯,左手背在身后?对大师的这种做法,人们无不称叹,你又有何感受?

要求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拟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的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构思点拨】这是一道新材料作文题,材料作文审题是关键。阅读这则材料,从不同角度去揣摩材料内涵,可以得出不同的作文立意:一是抓住“细节”二字,可以得出“细节决定成败”的道理;二是抓住“请教”二字,可以得出“要虚心求教”的观点;三是体味侯宝林先生探究问题的特点,得出“要有认真的态度,要学会做人,学会做事”的作文立意。

98.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给子孙留下溺爱,才会有大量“啃老族”的出现;给子孙留下权力高于一切的理念,才会有“我爸是……”的骄横;给子孙留下“名人效应”,才会有“谁敢打110”的跋扈……正所谓,开什么花结什么果。给孩子留下什么,的确是一门学问,需要现代人反思。

对于“给孩子留下什么”这个问题,你有什么所见所闻所思所感?请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构思点拨】这是一个道德类题材的材料作文。审题时,应先仔细研读所给材料,分析其中蕴含的道理。给子孙留下溺爱、财产或名利意识等,都会严重影响孩子的健康成长,因而需要引起人们的警戒。那么,到底该给子孙留下什么有意义的东西呢?那就是精神!好学上进、自强不息之志,不畏艰难、勇往直前之心,友爱谦让、感恩回报之德……留品德,遗作风,教育后代修身向善,成长成才。至于文体,可以营构故事,可以阐发议论,依据平时的积累和擅长,自由选择。但必须注意:记叙文要求具体形象生动,做到以事感人,以情动人;议论文则要求言之有理,言之有据,做到观点鲜明正确,以理服人。

99.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有人说,“人总是期盼得到不可能发生的事情”;也有人批评说,“期盼得到不可能的事情,这是很荒谬的”。在成长的过程中,或许,你就期盼过得到发生不可能的事情;也或许,你当时认为不可能发生的事情,后来竟然得到了;还或许,你对人总是期盼不可能发生的事情这一现象有自己的思考和见解。

请自拟题目,自定立意,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或议论文,所定文意必须在所给材料的范围内。

【构思点拨】考生可以自由发挥,从正反两方面来回答“期盼得到不可能的事情是否荒谬”这个问题。认为是“荒谬的”,不妨强调“不可能”的意思就是不可实现,既然不可能实现,而且明知不可实现,还要“期盼”,是非理性的想法,无异于自寻烦恼。但是,在人的一生中只能期盼“可能的事情”显然也是不合情理的,从这个角度看,期盼得到不可能的事情并不荒谬。如果只能期盼“合理”的事情,人类的欲望也就没有意义了,而欲望实际上是人类进步的发动机。期盼得到不可能的事情可能是荒谬的,但是这是人性,是理性与感性的交织,感性的欲望为理性的发扬(科学)创造了条件。与其说“期盼得到不可能的事情是荒谬的”,不如说“期盼得到不可能的事情是合理的”。

100.阅读杨孟芳的一首小诗,以诗歌的主旨为话题,自拟题目,不限文体,写一篇文章。
         手杖

  那天,我告别家乡,

  送给母亲一根手杖,
  它支撑起母亲的生活,

  寄托着我无限希望。

  它弯着头向母亲鞠躬致敬,

  哦,那是我留给母亲的形象;

  它直着身子“笃笃”地走路,

  哦,那声音立刻传到我耳旁!

  【构思点拨】这一类型的话题作文,有赖于对诗歌材料本身的解读。冷静品读,仔细体味,悟出诗的意蕴,把握诗的主旨,从而确定写作的重心。揣摩这首诗,我们会发现,诗人是借助“手杖”这一意象,以简练的笔墨,从正面对亲情作了详尽的描绘,使人感受到亲情的长存。如果仅是理解为写的是母亲或母子之情,则未免肤浅了一些。

  本话题较适合选择记叙文、散文等文体来写。既可结合自身经历,讲述自己生活中发生的体现亲情的感人故事;也可采用片断组合的方式,选取生活中充满亲情的片断,加上鲜明的小标题,阐述亲情的真谛。行文方面,要避免通篇单调平淡的叙述或描写,要恰当地融入议论和抒情;要善于捕捉典型、生动的细节,用细节展示人物的精神风貌,用细节传达感人肺腑的真情。也可写成议论文,结合古今中外典型的体现“亲情”的事例,阐述“亲情”力量的伟大。还可以假借古人的事例,采用故事新编的方式来写,如把孟郊的《游子吟》改写成故事,或虚构“李密(《陈情表》的作者)和祖母”的故事等,也是符合题意且较新颖的。

 

 << 上一页  [11] [12] [13] [14] [15] 


点击更精彩!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更多
    • 姓名: *
    • 评论内容:
    • 验证码: *

    • 请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损害国家利益、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的评论
    • 用户需对自己在使用本站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直接或间接导致的)
    • 本站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
    •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版权申明 | 作文网 |

    地址:中国江苏 网监备案:32092502000081 E-mail:[email protected] 站长:陆浩
    编辑部、作文QQ群:228658618 通联部QQ:390008545 技术部QQ:81263931 版权所有©冠华作文网
    万网”提供技术支持 苏ICP备060052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