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着怎样的生活方式。有人说:品位是一张通行证。它引领你呼吸时尚的空气,触摸流行的脉搏,融入与你气味相投的社交圈。
你对品位如何理解,它引发了你哪些联想或思考呢?请根据你的领会和思考,以“品位”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自定立意,自选文体,不少于800字。
写作导引:
何为“品位”?新版《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物品的质量。”延伸到评价人的层面上,意思是人骨子里所特有的东西。它是一种积淀,是一种习惯,形成了一种自然。品位体现为人潇洒的风度,有见地的思想,优雅的谈吐,得体的衣着,高尚的内心,丰富的情感,渊博的学识,非凡的鉴赏,谦逊的举止。
有了上述理解,文章的立意就明确了,你既可以肯定它,论述品位的好处,品位的重大作用,因为好品位都在影响和指导着人行为的方方面面;也可以否定它,分析品位的弊端、品位的危害,如你的品位决定了你是什么样的人,决定了你的社会地位与自我形象,盲目而不切实际地追求品位,无异于东施效颦;要想获得别人的认可,你必须具有与他们一致的品位。既可以写自己的品位,也可以写别人的品位对自己的影响。可以立意为“背起品位的行囊”,分点阐释:品位像喜欢耳提面命、嘱咐叮咛的慈母,让人在潜移默化中汲取人生的第一信条——抉择;品位像谆谆告诫、循循善诱的贤父,时刻在身边指导你——生活中要拿得起放得下,热爱生活,珍惜生活,不随波逐流。最后总结:有了品位的行囊,才能汲取精华,剔除糟粕,增值自我,充实人生。也可以由品位想到生命的品位,并由此谈及生命的价值,写出一定的深度。也可以反面立意如“制造品位”,抓住典型,为某位为官者制造品位,显现自己的高雅。既合题意,又合文意,用一两组精心设计的镜头充分暴露为官者的丑陋嘴脸,使文章内容充实,讽之有据。有了这样“真实的虚构”,作者的情感自然也在其中展露无遗。
20.话题作文:文化现象的反思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1.每当情人节、圣诞节来临之际,各大媒体争相报道的是火暴的场面:商场、酒店、KTV人满为患,用“爆棚”形容远不过分;情人节玫瑰花香飘满天,花价也随节日不断攀升。然而,一项面对青少年的关于中国传统节日的调查显示,竟然有相当多的人不知道中国的七夕节、端午节、元宵节。
2.从“端午祭”申遗到将中医改为韩医申遗,从号称“汉字是古代韩国人发明的”到汉字申遗,韩国人的“胃口”越来越大,中国再也不能沉默了,他们说汉字是中国的,不是韩国的,表示要维护汉字的“所有权”。
我们应该如何看待以上现象呢?请以“文化现象的反思”为话题,写一篇文章。要求:文题自拟,所写内容必须在材料涉及的范围之内,不得抄袭,文体不限(诗歌除外),不少于800字。
写作导引:
这道作文题给了两则材料。细究这两则材料所针对的集中对象是“文化现象”。第一则着重谈了“洋节”与中国传统节日在现实生活中所受关注的巨大反差。第二则着重谈中国人反感韩国拿中国文化申遗,要维护汉字的“所有权”。节日是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洋节为什么越来越火暴?洋节的文化现象说明了什么?我们该怎样对待传统文化?我们应该怎样看待这种文化现象?
在写作中,首先是要对“传统文化”的内涵有一定的理解,不可想当然,要针对这种文化现象反思,写作的时候只要围绕其中的一点展开就行。其次是要辩证地看待文化现象,既要看清其积极有益的一面,也要看清其不足消极的一面。在议论说理时,用词要准确,造句要合乎实际情况,不能为了证明自己的观点,就武断片面地将上述文化现象简单地全盘肯定或者全盘否定。我们可以有以下反思:①中西节日碰撞是文化交流的一种必然,面对节日的碰撞,我们需要“兼收并蓄”,在继承民族文化传统的同时,大量参与世界文化交流,从而形成民族文化新的繁荣和发展;②人文的失落和沦陷是整个民族的失落和沦陷,是整个社会的异变和悲哀,一个没有文化底蕴做支撑的民族,要想实现经济腾飞的奇迹,并保持长久发展是不可能的。我们应该珍视自己的民族文化;③这种“崇洋媚外”的表现是不是反映了我们民族文化或者民族文化引导的缺失?洋节充满青春活力,节日休闲狂欢更是青年人的首选,而传统节日留给人的印象不是很好,不是走亲访友,吃喝玩乐,就是烧香拜神。节日送礼,是很多参加工作的人都感到头痛的一件事情,传统节日一到,人们就不得不张罗节日送礼的事情,甚至有借钱送礼现象发生,传统节日往往被人戏称为“灾难日”;④对于民族文化,以珍视的态度来对待远比“中秋”“端午”申遗更有价值,民族文化是民族文明的载体,是民族之精华,是五千年文化的积淀。我们的民族需要自己的文化来支撑;⑤保护民族文化遗产,传承中华文明已经迫在眉睫,中华民族不能患上“民族文化缺钙症”。 上一页 [1] [2] [3] [4]
上一篇文章: 专家分析:高考作文,思想和语言哪个更重要?
下一篇文章: 考生要学会从教材中挖掘高考作文素材写就亮丽作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