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华作文网: 为了一切学生,一切为了学生!
冠华作文网祝愿:天下学子金榜题名!
网站首页
高考导航
教育资讯 | 网络信息 | 网络作文 | 竞赛作文 | 小考频道 | 中考频道 | 高考频道 | 考后点睛
英语特区 | 教师频道 | 家校互动 | 网站社区 | 同行作文 | 帮助中心 | 在线留言 | 设为首页
高中作文 | 高中佳作 | 作文素材 | 专家指导 | 阅读训练 | 满分作文 | 作文预测 | 高考真题
站内搜索
文章

相关栏目

最新文章

图片主题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文章 下载 图片
 
您现在的位置: 冠华作文网 > 高考频道 > 专家指导 > 正文         ★★★
2013年高考材料作文的审题与立意技巧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13/3/18 8:41:58 信息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我要投稿

(8)要正确地面对挫折

(9)是金子总会发光的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文章。

材料: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老子

知不知,尚矣;不知知,病也。——老子

是以圣人自知不自见,自爱不自贵。——老子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可以选择一个侧面或角度作文。自定立意,自拟标题。写一篇议论文,不少于800字。

阅读这则材料,我们应该思考:

(1)这三则材料各表述了哪几个意思?

自知者更圣明,能战胜自己的人更强大。

不知道自己有不懂得的东西会有祸患。

人们要懂得自知自爱。

(2)这三则材料有什么共同点?

就是人要有——自知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分别从多角度确定立意:

(1)人要懂得自知

(2)自知者更圣明

(3)战胜自己

(4)不要不懂装懂

(5)无知会有祸患

(6)要学会自知自爱

高考新材料作文的立意写作关键在于分析材料,提取内涵,联系现实,确定立意,表达观点。这重要的关键抓住了,学生选择论据,对事情进行分析,用论据证明论点,做出结论是不会有大的差错和问题的。

 

附:学生考场习作——

做人要自知

何卓恩

什么是自知,自知就是自己对自身能力的了解,掌握自己的情况,不过于浮夸自我,懂得收敛自我。自知在古代被圣人作为评价一个人的标准。老子曾说过:“知人者智,自知者明。”意思就是了解别人的人聪明,而了解自我的人圣明。后者在层次上显然高过前者,对应着后者能给人的帮助也是大于前者的,自知的人明白事理,不狂妄自大,不奢望一手遮天,以自身的实际能力去脚踏实地地办事,显得小心谨慎,不在错误的方向上做错误的选择。而不懂得自知的人却往往忽视自身能力的限制,嚣张霸道的处世态度,更容易使人迷茫,陷入迷途,在错误的方向上做出错误的决定,继而一错再错。

做人要有自知,我们在社会上立足也要学会自知,在社会秩序稳定的今天,仍有许许多多令人发指的不良风气的存在,污染着人们的心灵,扰乱社会安定,我们要在对待社会中做到自知,正确地分辨出不良的社会风气,远离污染,做到洁身自好,不要被一时的欲望蒙蔽双眼,不要让私念占领自己的心头,不要让利益驱使自己的行为,在社会中失去自知,就会被社会所遗弃。在当今物质金钱横流的社会里,失去自知,便失去自我,失去立足于社会的能力,终究会失去社会,失去世界。

做到自知不仅体现在对待社会上,也体现在对待自然上。今天的人类,滥用地球资源,造成了巨大的污染以及生态的破坏。温室效应、地震、洪水等自然灾害无一不在提醒我们人类,我们对大自然的破坏大自然也以灾难的形式反馈于我们人类,全球化的灾难趋势是不容忽视的。人类应该觉醒了,身为地球的主人,如果继续这样无节制地使用资源和污染环境,那人类离毁灭也就不远了。我们要在对待自然中做到自知,我们是地球的主人,拥有使用资源的权力,但更拥有保护资源的义务。我们应该保护地球资源,维护生态平衡,恢复自然秩序,停止无节制地开采资源。自然是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也是人类延续下去的基础,做到自知,做到人与自然相互平衡,和谐发展。

做到自知。是我们为人处世,对待社会,对待自然的基础准则;做到自知,是我们升华自我,突破自我,超越自我的动力源泉;做到自知,更是我们人与世界,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相处的最高境界。

高考作文有别于一般情况下的写作。它要求考生在特定的时间和地点快速成文,而且阅卷教师也在极短的时间里给学生一个分数。因此,作为考生要紧紧围绕命题人所提供的信息,悟透材料要义,有意描述、展示材料的重要信息以显示主旨至为关键,这也是高考作文的“样式”。明了这一点,按“式”索骥,这文就会写有所值,不至于下笔千言,离要求万里了。这样说来,审好题,立好意,润好色,时刻牢记凸显原材料,有着严密的思辨推理应是上乘之作的前提。

阅读下面提供的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联系生活实际展开议论,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三岁的托尼把手伸进瓶子,满满地抓了一大把的糖果,他想抽出手时,瓶口太小,出不来。他一颗糖都不想放弃,手又抽不出来,“哇”地一声哭了。

农场主规定每个雇工除了工钱之外,还可以自选一筐水果带走,20岁的托尼看中一个装得最满的大筐,费了半天劲也没搬动,他喘了喘气,重选了一个小筐,高高兴兴地走出了果园。

【审题技巧】面对两则材料,有的同学选择“知足常乐”、“乐观人生”来立意如像也符合材料的意思,其实在审题上出现了偏差。这类作文,首先要仔细认真地阅读,关键要准确“破译”材料的内涵,揭示本意,然后再据此来立意。两则材料都在提醒我们放弃才能得到,或者能舍才能得。再进一步即放弃是另一种收获,放弃也是一种智慧,舍得人生等。这样才算真正把握住了出题人的用意。

上一页  [1] [2] [3] 


点击更精彩!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更多
    • 姓名: *
    • 评论内容:
    • 验证码: *

    • 请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损害国家利益、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的评论
    • 用户需对自己在使用本站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直接或间接导致的)
    • 本站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
    •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版权申明 | 作文网 |

    地址:中国江苏 网监备案:32092502000081 E-mail:[email protected] 站长:陆浩
    编辑部、作文QQ群:228658618 通联部QQ:390008545 技术部QQ:81263931 版权所有©冠华作文网
    万网”提供技术支持 苏ICP备060052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