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华作文网: 为了一切学生,一切为了学生!
冠华作文网祝愿:天下学子金榜题名!
网站首页
高考导航
教育资讯 | 网络信息 | 网络作文 | 竞赛作文 | 小考频道 | 中考频道 | 高考频道 | 考后点睛
英语特区 | 教师频道 | 家校互动 | 网站社区 | 同行作文 | 帮助中心 | 在线留言 | 设为首页
高中作文 | 高中佳作 | 作文素材 | 专家指导 | 阅读训练 | 满分作文 | 作文预测 | 高考真题
站内搜索
文章

相关栏目

最新文章

图片主题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文章 下载 图片
 
您现在的位置: 冠华作文网 > 高考频道 > 专家指导 > 正文         ★★★
专家指导巧用素材四法仿写满分作文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13/3/12 8:44:39 信息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我要投稿

 高考作文不许抄袭,这是高压线,但翻阅近年来出现的高考满分作文,不少文章中的素材往往给人以似曾相识之感。由于作者有了化用素材的机智,且又用得恰到好处,文章反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而这些素材与阅卷老师的心理距离也很近,因而容易受到阅卷老师的青睐。素材或来自教材,如高考优秀作文《与屈原书》、《与邹忌书》;或与社会热点问题密切相关,如《一个hushi长的日记》;或源自众所周知的故事,如《农夫的日记》。但借鉴须有“度”,亦须有“法”。下面介绍几种化用素材的技巧。
  一、主人公独白法
  独白,是发自内心的诉说,简洁生动的内心独白似乎是在敞开心扉与阅读者交流,能将主人公的内心世界坦诚地展示给读者。可化用自己素材库中一些与话题密切相关的内容,将素材中的第三人称改用第一人称,以便展示主人公的心路历程。如北京高考优秀作文《一个人的战争》就化用了当年有关郭品正的相关报道。郭品正是浙江唯一的脑外科博士,在工作期间两个课题研究达到国际水平,但因反对为拿高额回扣而滥用药物的做法,年度考核被评为最差,且被“优化组合”下岗了。以后其他的大医院想聘用他,又因听说他“不会做人”而放弃。最后美国加州大学医学中心派爱人到上海面试,以优厚的待遇聘用了他,博士恋恋不舍地离开了祖国。北京高考试题是以“规则(含规则与……)”为话题,而郭品正恰恰是某些人眼中的规则的违背者。文章题为《一个人的战争》,把第三人称换成第一人称,写“我”在即将离开祖国的前一个夜晚自己的心路历程。
  二、融入真我法
  在原素材的基础上融入自己的实际生活。让自己思想的转变或认识上的深入显得合情合理,真实可信。如曾有这样一则作文素材:某人养了两只(又鸟),一只爱唱,一只喜静。每天一听到“咯咯嗒”的叫声,主人便从爱唱的母(又鸟)旁边拾到一枚(又鸟)蛋,因此主人特别偏爱它,喂它精致的饲料。一天,主人从(又鸟)笼旁边经过,刚好看见那只喜静的母(又鸟)趴在草窝里产蛋,蛋一落地,它便不声不响地离开了草窝;而那只爱唱的母(又鸟)却大摇大摆地走到蛋旁,伸着脖子“咯咯嗒”地叫个不停。主人一直认为所有的但都是爱唱的母(又鸟)产的,此时才如梦方醒。而安徽一考生巧妙地把这则素材化用在高考优秀作文中,文章的题目是《母亲的后悔》。并给材料“添头加尾”,加入了防非典的社会背景,我被封闭在学校三周才回了一趟家。母亲要宰杀那只不下蛋的母(又鸟)为我补补身子,却意外地发现不下蛋的母(又鸟)肚里有蛋籽,后悔不已。结尾还加了点题语:由此,我想到,光凭外表的情感亲疏就做出某种决定,是多么荒唐!
  三、延伸对照法
  在原有的短小精悍的故事的基础上,再续写下文,或与原文形成对比,或巧作结尾。如高考优秀作文《我的爸爸》,前一半化用了新加坡一位著名作家的故事。父亲和儿子一起放风筝,风筝挂到了靠墙边的树上,爸爸搬来梯子让儿子爬上墙头拿风筝,儿子拿到风筝后,爸爸抽去梯子,让儿子跳下来,父亲说好接住儿子却没伸手去接。
  意在告诉儿子:父亲的话尚且有不可信的时候,何况是别人呢?做人要多个心眼!考生为原故事设置了一个相同的背景,让儿子在树上的时候父亲为他讲述这个故事,而后让儿子跳下来,儿子几经犹豫之后往下一跳,父亲的大手稳稳地接住了他。只想告诉儿子:别人的话有时尚且可信,何况是自己的父亲呢?记住,做人要讲诚信!诚信是最宝贵的财富,是任何时候都不能丢掉的。
  四、推陈出新法
在一些经典名著中,有一些众所周知的人物与故事。我国也有大量的古代寓言故事。把这些内容巧妙地化用在自己的文章中,并赋予新意。这种方法又可叫做“旧瓶装新酒法”。近年来的高考优秀作文这样做的很多,如《三个和尚新传》《阿Q新传》《魏延的控诉》等。有一个流传久远的调侃故事:丈夫被问到一个问题,假设你和母亲、妻子、儿子同乘一条船,这时船翻了,大家都掉进水里,而你只能救一个人,你救谁?有一篇题为《选择》的文章化用了这个故事,给出了一个出人意料的答案,为文章添加了一个让人回味不已的结尾,真正做到了“化腐朽为神奇”。请看下文:
选择
  5位丈夫被问到一个问题,假设你和母亲、妻子、儿子同乘一条船,这时船翻了,大家都掉进水里,而你只能救一个人,你救谁?
  这问题很老套,的的确确不好回答,于是——
  理智的丈夫说:“我选择救儿子,因为他的年龄最小,今后的人生道路最长,最值得救。”
  现实的丈夫说:“我选择救妻子,因为母亲已经经历过人生,至于儿子——有妻子在,我们还会有新的孩子,还会有一个完整的家。”
  聪明的丈夫说:“我会救离我最近的,因为离我最近的最容易被救起来。”
  滑头的丈夫说:“我救儿子的母亲——至于是指自己的母亲还是儿子的母亲,你去猜好了。”
  最后,老实的丈夫确实不知道应该怎样选择,于是回家把这个问题转述给儿子、妻子和母亲,问他们应该怎么办?
  儿子对这个问题根本不屑一顾:“我们这里根本就没有河,怎么会全家落水呢?不可能!”——他的年龄只会使他乐观地看待目前和将来的一切。
  妻子则对丈夫的态度大为不满:“亏你问得出口,你当然得把我们母子都救起来。我才不管什么只救一个的鬼话呢?”——女人总是认为丈夫必然有能力,也必须有能力担负起他的责任。最后老实的丈夫又去问自己的母亲。
  母亲没等他把话说完,已经大吃了一惊,紧紧抓住儿子的手,惊慌地说:“我们都掉进水里了,孩子你不是也掉进水里吗?我要救你!”老实的丈夫顿时泣不成声。
  不难发现,上面列举的一些例文,不仅不会被阅卷者认为是剽窃的而加以指斥,反而会由衷地佩服习作者的聪明与机智。但运用这些方法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素材必须与所给话题相吻合。为用素材而用素材,只能打“擦边球”甚至相去甚远,阅卷者只能判为不及格。
  其次,文章中要融入作者自己的见解和感受,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化用素材不是黔驴技穷时的无奈选择,而是有意为之的奇想妙得。
  再次,文中的借鉴是为了更好地创造。借鉴的目的不是偷懒,而是让老树发新芽,借旧瓶装新酒,让阅卷者在意外的惊喜和由此及彼的联想中,回味久久,这样他才会“手下留情”。


点击更精彩!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更多
    • 姓名: *
    • 评论内容:
    • 验证码: *

    • 请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损害国家利益、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的评论
    • 用户需对自己在使用本站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直接或间接导致的)
    • 本站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
    •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版权申明 | 作文网 |

    地址:中国江苏 网监备案:32092502000081 E-mail:[email protected] 站长:陆浩
    编辑部、作文QQ群:228658618 通联部QQ:390008545 技术部QQ:81263931 版权所有©冠华作文网
    万网”提供技术支持 苏ICP备060052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