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议论文论据“析例”四法
刘勰《文心雕龙》中说:“论如析薪,贵在破理。”这里强调劈柴最重要的是破开木材的纹理。其实,道理相通,“析例”犹如“析薪”,先得梳理事物的肌理,然后依照纹理运用技法展开分析论证。“析例”犹如一条绸带,把论据紧紧地联结在论点上,使论点和论据水乳交融,使一篇论文逻辑严密、浑然一体。完整透彻的“析例”结构为”观点+过渡+事例+分析”。
事实上,不少学生写议论文触犯大忌——以叙代议,论点与论据之间油水分离,错误地把议论文看成事例与观点拼装。殊不知,写议论文关键在于例后的剖析论证,也就是找准论据与论点之间的逻辑关系,借助于探因、对比、假设、归纳等技法打通内在事理关节。
方法一:探因法
【定义】探究事例背后的深层次原因,从而发现事物的本质,揭示其因果逻辑关系,使内容深刻。
【关键】找准因点,将原因与观点粘合起来。
【关联词】“正因为……所以…… ”;“之所以……是因为……”
【示例】有时,遵循工作的常规会使人取得成功。每个岗位都有相应的工作细则,把每一个细则落实到位,并且持之以恒地贯彻下去,你便有可能收获意外的惊喜。上海出租车司机孙宝清就是这样。他先前是普通出租车司机,因为偶然的机遇被银行行长聘为专职司机。这偶然的机遇就是他按公司的常规,把这位忘了带钱的特殊乘客免费送到目的地,并且免费送给他乘车票。千万别认为孙宝清高尚,用他的话说他只是按公司常规办事。他事先并不知道这位乘客是行长,更不是有意识地崇高,顶多他只是有意识地“按常规办事”。这就生动自然地体现了他的道德素质和服务意识,并且给别人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方便。我想这样“墨守成规”的司机是任何老总都喜欢的。生活就是这样,“无条件”地遵循某些常规,常常是机遇的开始。(节选自《常规》)
【分析】摆出观点后,再用一两句关联句把观点与事例粘合起来,列举事例后,又用了追因分析法,孙宝清为什么因遵循常规而成功呢?是因为他在遵循常规的过程中生动自然地体现了他的道德素质和服务意识,并且给别人带来实实在在的方便,从而造就了他成功的机遇。这样就把道理说透彻了。事例与观点之间就不会感觉油水分离。
方法二:假设法
【定义】假设相反情形及结果,与原事例进行比较,通过这种比较来论证论点的成立。
【关键】从事例反面假设,假设对比中强调论点。
【关联词】“如果……哪能……”“假如……那么……”“即使……也……”
【示例】每个人,做每件事,都不可避免地要面对细节的问题,细节处理得好,往往可能事半功倍,反之,不但事情难圆满,而且还可能前功尽弃,甚至后果很严重。船主与漆工的故事,显然就给我们这样的启示。试想,如果不是漆工平时很有责任心,重视每个细节上的问题,船主们的孩子驾船出海,还能如此轻易地平安归来吗?又或者是,倘若船主重视细节的问题,及时交代漆工把船上的漏洞给补了,还用得着担心孩子们的出海安全吗? (节选自《细节决定成败》)
【分析】从材料入手,连用两个反问句,强调“细节确实决定成败”的观点,假设论证引起读者阅读趣味,论证十分有力。
方法三:归纳法
【含义】列举多个典型论据之后,归纳总结出它们的共同点,扣在要证明的论点上。结构形式一般为先列举事例,然后归纳共性,最后揭示实质。
【关键】几句话概括论据;阐述共性、实质,紧扣论点。
【关联词】总之;一言以蔽之;以我之见;由此看来
【示例】笔下耕耘,文字筑成铜墙铁壁,守住了个性,守住了自我。
纵览古今,凡是在文字上有所造诣者,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字特色。文笔犀利,针砭时弊,讽刺讽刺,讽的是溜须拍马的小人,刺的是腐朽落后的社会,这是”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鲁迅;语言平实,流露坦诚,游记游记,游的是黄沙满天的撒哈拉,记的是异国生活的艰辛与幸福,这是“走遍万水千山,等待雨季到来”的三毛。一个是以笔作匕首专刺旧社会的革命斗士,一个是拿笔当针于新时期织就新生活的勇敢女性。他们的成功就在于敢于在身处的环境中大声喊”不”,作出个性化的选择,并为之奋斗。言而总之,因为独一无二,因为真实,他们守住心灵,守住自我,当然也守得云开见月明。(节选自《守住自我》)
【分析】文笔不凡,作者从文字方面守住自我切入,列举鲁迅、三毛以我笔写我心,之后又总结出他们成功的共性都是守住心灵,守住自我,再次点题,回扣论题。
方法四:对比法
【定义】把正反面事例对照起来分析,找出异同,通过对比,能很鲜明地证明观点和强化观点。
【关键】找准比较对象和比较标尺。
【关联词】反之;恰恰相反;
【示例】逢开春,门外便荡起“赊小鸡哎赊小鸡”的叫卖声,悠长,飘逸,像歌。赊小鸡,即以先欠后还的方式买新生的鸡崽。卖家是游贩,你买多少鸡崽,他记在小本子上,来年开春他再来,你用鸡蛋顶账。那时,我的小脑袋瓜还在琢磨,要是欠债人搬了家或死了,或是那小本丢了咋办?岂不冤大头?后来,我突然明白这就是乡下人的爱,一种信任的爱。
没有弯曲的想法,用最简单的约定,做最简单的生意,把能省的心思全都省了。原本只有乡下人,城市人——这个新产品不知从哪冒了出来。他们通算术、精谋略,每次打交道,乡下人总吃亏。于是,进城的人越来越多,乡下人的忧愁不仅如此。山烧成砖料,劈成石材,树削成板块,熬成纸浆……田野的膘,滚滚往城里走。城市越来越肥沃,乡村瘦瘦的,像抽空了的包装袋。(节选自《忧与爱》)
【分析】以“赊小鸡”证明乡下人不会拐弯的质朴,而城里人爱算计,对比之中,不着一字,忧爱已分明。
上一篇文章: 专家指导:2013年高考作文素材考前盘点精彩推荐
下一篇文章: 专家指导分析:十则高考作文素材思考感悟及适用话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