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总裁,多么不易。可他投敌卖国,建立伪国民政府,被国人视为卖国奸贼,多么不值。可见,良知的缺乏,也能使叱咤风云的人物变得黯淡无光。(列举名人事例,正反对比,说明有无良知的不同结果) 人为什么需要良知?很简单,人是社会的人,人不能离开社会而生存。人一出生,就从社会中获取多种资源,自然而然他也应该回馈社会。因而,一个人生存在世上,不仅要实现个人价值,也要实现社会价值。良知,可以巩固社会价值的神圣不可侵犯的地位。(深入一层,从人与社会的关系的角度谈人为什么要有良知)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今天,我们更需要良知。我们做生意之时,只有讲良知,才能在商海中乘风破浪。做人的时候,只有讲良知,学会回报老师、家长与社会,才能使我们的人生画上完美的句号。(再进一步联系现实,谈良知对我们每一个人的意义) 但愿良知的种子在我们每个人的心田发芽、开花。(以良好的希望作结) [!--empirenews.page--]
「结构分析」本文整体上是层进式,但中间嵌入了对比式。开头先谈良知的作用,二、三两段列举名人事例,正反对比,说明有无良知的不同结果,第四段深入一层,从人与社会的关系的角度谈人为什么要有良知,第五段再进一步联系现实,谈良知对我们每一个人的意义,最后以良好的希望作结。
第四讲 内容 书写
五、内容:内容充实文动人
所谓“内容充实”,就是言之有物,持之有据,用足够的高质量的材料显示文章的主题。记叙文叙述具体,描写到家,表现手法多样,突出表现了中心思想,内容便是充实的;议论文论述充分,论据丰富,论证方法灵活,有力地论证了中心论点,内容便是充实的。 与“充实”对立的是假大空,具体表现为捏造事实,无病呻吟,夸大其辞,无的放矢。
1、积累:只有尽可能多地占有材料,下笔时才能左右逢源。
一条新路:吃透一种材料,通写高考各种文题。
强化素材积累,应常咀时文精华。对积累的材料或文章愈熟悉、愈了解,对考场作文愈有帮助。
从近年高考看,高分作文绝大多数具有较强的文学性。所以,强化素材积累,丰富文化积淀,多读、多思、背诵含有哲理的、有真情实感的、有才识的短文,自然是非常必要的。临考前,要翻出来整理一番,熟记、温习平时积累的典型的事件、细节、哲思妙语,考场作文中努力运用之。
一招方法:人人皆可效仿,稳拿高分冲刺满分。
聚沙成塔,积少成多,要有一本属于自己的读书笔记。这本读书笔记,内容既要“博”,还要“精”。应成为自己手头、案头常见之物,要经常录入新内容,并以读、背为要,而非放在屉子里“睡觉”。对素材可分门别类,便于有效记忆和翻阅。
2、材料运用:变换角度看问题
要写好高考作文,当然最好是积累大量的材料,要什么有什么。同时,还要善于把已经掌握的材料转化成高考作文的题材,将自己掌握的材料,尽量地往话题上“拉一拉,靠一靠,甚至扭一扭”,对材料进行整合和再加工。
在我们所积累的材料中,有些看起来与试题关联不大的素材(包括词、句),经过巧妙的艺术处理,就可以转化成高考作文的材料。
3、注意体裁特点
记叙文必须有一个相对完整的故事情节,让阅卷人知道你讲述了一件比较实在的事情;必须有一个或两个相对清晰、生动的人物形象,让阅卷人感受到人物的内心、外在的生气;尤其要注重细节描写。一个好的细节描写顶得上千言万语,如果要发表议论,应当少而精,点到为止。
议论文中举例不能多,每个例子不能超过80个字。议论文自当以分析、议论为主。但很多考生常犯的毛病就是用叙述事例代替议论分析,写作时仅提个观点,然后举几个例子就算写成了。这样的文章没有深刻的分析论证,不叫议论文。在一篇典范的议论文中,举例以2-3个为宜,而且要简洁,一般不写细节,对事例不能描述,只能评述。
4、拟题
材料作文、话题作文需自拟题目。
话题作文的拟题,既不能“原地踏步”(即不变一字,就用话题作为文章的标题),也不能与话题风马牛不相及,最好是出其不意又在情理之中。
高考作文的阅卷时间较短,因而要求考生所拟的标题具有明确的导向性,既要让阅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上一篇文章: 精讲高考满分作文写作实践和作文升格1
下一篇文章: 获得高考满分作文决窍:让阅卷者身临其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