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全国卷高考作文《四季,镌刻心灵的石碑》)
(3)在我印象中,汉语是多么的美丽啊!“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汉乐府用她那独特的婀娜带着江南的清香,伴着燕语呢喃飘入人们梦中,使那梦境亦真亦幻,氤氲的水汽打湿人们的易感动的心,何其妙哉!又或是“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诗经》的清新与明媚如同春日的黄莺穿柳,白鹭登天,将轻灵投向那一如水洗的碧空,也如同独上高楼的青涩江南女子,将一眼隐隐的凄怨化为一汪美丽的池水,滋润、迷醉了五千年的华夏古国!这是多么的令人心向往之。
——2007年湖北高考作文《拥紧自己的灵魂》
(4)开头:席慕容说:“记忆是无花的蔷薇,永远不会败落。”
结尾:“记忆是无花的蔷薇,永远不会败落。”席慕容说。我的故乡,我心中的无花蔷薇,千载盛开……
——2007年山东高考作文《花开两岸》
第一讲 卷首 语言篇(三)
三、语言:文句有意蕴,语言富有表现力。
开头、结尾或其他关节处,或起笔脱俗,或收束有味,凝聚文章的精神,点题明旨,令人遐思迩想。这类警策性的话语,常独句成段,含英咀华,如嚼橄榄,凸显了文章思想之美,乃全文警策之句也!
(1)微笑着疼痛,疼痛着成功。(2005级6班李 淼辑)
([!--empirenews.page--]2)居蓬门之下,风月亦奢。(2005级13班朱时苗辑)
(3)雨伞美丽了城市,却也遮住了彼此相望的眼神。(2005级13班杨 聃辑)
(4)写好一个“人”,只需两笔;做好一个人,却要一生。(2005级6班唐菊莲辑)
(5)很多时候,过失和过错,其实只是一种不合时宜的出色。(2005级6班蒋 斐辑)
(6)世界之所以有了我们,是因为它需要更美。(2005级13班罗 成辑)
四、语言:通顺流畅,简明得体。
“语言”是作文能力中最基础的因素。所谓“语言通顺”,就是要求语言表达规范、准确、连贯。语言运用还要得体,使用语言能够适应不同语境的需要和语体的要求。
1、语言规范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
上一篇文章: 备考2012年高考“美文读、赏、仿、评”专家指导12
下一篇文章: 精讲高考满分作文写作实践和作文升格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