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华作文网: 为了一切学生,一切为了学生!
冠华作文网祝愿:天下学子金榜题名!
网站首页
高考导航
教育资讯 | 网络信息 | 网络作文 | 竞赛作文 | 小考频道 | 中考频道 | 高考频道 | 考后点睛
英语特区 | 教师频道 | 家校互动 | 网站社区 | 同行作文 | 帮助中心 | 在线留言 | 设为首页
高中作文 | 高中佳作 | 作文素材 | 专家指导 | 阅读训练 | 满分作文 | 作文预测 | 高考真题
站内搜索
文章

相关栏目

最新文章

图片主题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文章 下载 图片
 
您现在的位置: 冠华作文网 > 高考频道 > 专家指导 > 正文         ★★★
备考2012高考作文:论说文高考解题思维策略例析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11/10/2 15:19:33 信息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我要投稿

高考论说文阅读试题考查的目标指向是对文本的准确理解。准确理解文本的核心是思维方法的灵活运用。灵活运用思维方法的前提是在阅读文本的实践中掌握多种思维方法并提高实际运用能力。下面结合试题介绍几种解题思维方法。

一、归位思维法

先看2009年海南宁夏高考卷《唐诗与歌词》阅读的第1题:

下列对于唐诗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让人们感到真切和亲切的唐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中国人的情感所难以割舍。

B.在唐朝,人们盛行写诗和传唱诗,所以可以肯定,其中有一些诗并不是为了求取功名而创作的。

C.现在人们所景仰的唐诗,在唐朝既被用作一种社交方式,又被作为流行歌曲的歌词,其中尤以后者为多。

D.即使是大诗人李白的诗的传唱,到晚唐也就渐渐不再流行了,唐朝诗人之多,于此可见一斑。

选项的内容是否符合“原文意思”,那首先需要找到选项中的内容出自原文的哪个部位,也就是找到命题人编写选项的内容区间。这种思维方式叫归位思维,也就是把试题的各个选项回归到原文中的相应位置上去。这种回归越准确,解题判断就越准确;回归越敏捷,那么解题速度就越快。对这道题,因为先读了一遍原文,有一个大概印象,再读题目,很快发现这四个选项的对位区间在原文第1段:

唐诗现在又开始让人感觉真切和亲切了,这是经历了和传统文化分别的痛苦之后才有的内心感觉。经历了千年,唐诗还留下那么多,可以想象当时的创作盛况。那么多唐诗显然不可能都是为了功名而写作的。它是一种流行的东西,是社交场合的一种交流方式,更多时候就像现在的歌词。王之涣和高适、王昌龄几个去歌台舞榭,听歌女唱他们的诗,几轮下来,独独听不到王之涣的诗。王之涣指着歌女中最美的一个,对在座的人说,如果她唱的不是他的诗,从此自己就不写诗了。那个最美的歌女出场唱的果然是王之涣的《凉州词》黄河远上那一首。这说明我们所景仰的唐诗,在当时很可能多是传唱的歌词,当时写诗的人太多了,即使是李白,也可能就是在盛唐被歌唱了一些年,到晚唐大概就唱不过小李杜和温庭筠吧?杜甫的,可能文本些,难以流行:杜甫的崇高地位,在他死去数十年后才建立,应该和唐诗本真的歌词性质有关。

选项A归位于原文第1句,B归位于原文第23句,C归位于原文第4句,D归位于原文第10句。准确归位,是理解的重要一步,是粗线条的理解。粗线条的理解很重要,但还不能对选项做出准确判断,于是需要借助第二种方法。

二、比照思维法

所谓比照,就是把两个对象放在一起进行对照比较,对于选择题来讲,就是把选项与原文归位处内容作详细对照比较,以发现两者之间是不是吻合。两者吻合了,就说明“理解”“符合”“原文意思”,否则,就是“不符合”。对照比较A与原文对位句子,发现原文的陈述句到选项中变成判断句了,“唐诗现在又开始让人感觉真切和亲切了”,一个“又”字,说明原来就是如此,故变成“让人感觉到真切和亲切唐诗”是可行的。对应着“又”字,说“和传统文化分别的痛苦之后”,其隐含判断就是“唐诗是传统文化”的,唐诗是中国的,说其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也是可以的。那么对于“重要组成部分”的理解有没有道理呢?看原文“经历了和传统文化分别的痛苦”,没有说与“唐诗分别的痛苦”,是包含了一个对历史现象的概括的,对于一个读过高中历史的读者来说,显然有这个阅读理解的背景积累,那个年代,在“破四旧”的浪潮中,与之分别的“传统文化”很多,由此可以推出,唐诗只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那“为中国人的情感所难割舍”在原文有依据吗?有。“与传统文化分别”是“痛苦”,就是说“难割舍”。很轻易就能割舍,还“痛苦”什么?经过这样的比照,就能很有信心的判断A“符合原文意思”。再比照B项与原文,“经历了千年,唐诗还留下那么多,可以想象当时的创作盛况”,正说明唐朝写诗人多,随着历史的推移,被遗忘丢失的东西肯定很多,而历千年的唐诗还能留存下来那么多,不能离开两个原因:写的多,传唱的多,当时的文化传播途径原先在不同,它主要是通过传唱,原文第5-8句可以佐证。可见,“在唐朝,人们盛行写诗和传唱诗”也是与原文相符的。原文说“那么多唐诗显然不可能都是为了功名而写作的”,“不可能都是”就是“肯定”“有一些不是”,B项后半句也是符合原文意思的。C项把归位句所说内容进行了“条分缕析”,唐诗的作用,一是社交,二是作为流行歌词,所以表述中有了“后者”之说。原文说“多时候就像现在的歌词”,就是强调作为歌词也即“后者”“为多”。至于“人们所敬仰的唐诗”则几乎就是从原文第9句来的,可见也是符合原文意思的。D项,原文写“大概就唱不过小李杜和温庭筠吧”,其判断是“大概”,并没有肯定,况且“唱不过”某某,并不能判断其“不再流行”,与D项比照,发现其与原文表述有了出入,故可断定题目的答案为D。通过比照思维法,我们的思考就细致深入了,并且发现了在运用归位思维法时的一些漏洞,进行了有效补充,这样就能使我们对原文的理解更深入一步。这样的细细抠字眼,用推理,做判断,是搞科学研究的重要思维品质,是有意义的。做这道题时容易犯得错误是一眼扫过,不作细究,匆忙判断,在比照中,只比较语句表面形式,而不作内在转换的适合性推究,造成误判。

三、同一思维法

即在转述文本意思时,需要遵守同一律,无论是解释,还是概括,还是变换说法,都要与原文文本保持一致,不能扩大信息,也不能缩小信息,不能颠倒因果,也不能强加因果。如2009年海南宁夏高考卷第2题:

下列关于现在流行歌词和唐诗的比较,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历史上唐诗最终为宋词元曲所取代,而三十年来中国的流行歌词却能长盛不衰,这是值得欣喜的。

B.现在的流行歌词和唐诗一样,写的都是人的现实和梦想,都会使人感动在心,用心去歌唱。

C.李谷一首唱的《乡恋》和李白的《静夜思》,在表现对故乡的依恋和怀念方面可谓异曲同工。

D.比起王勃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来,北京奥运会的主题歌《我和你》显得更为出色。

首先还是要用归位思维法,找出各个选项与原文的对应语句,然后再用同一思维法解题。这四个选项均可归位于原文第2段:

从这个意义上说,三十年来中国流行歌词的长盛不衰是值得欣喜的。人在这个世界上生活着,悲欢冷暖,酸甜苦辣,都会感动在心,用心去歌唱。歌唱的内容就是人的现实和梦想,譬如生命、爱情、母亲、故乡、离别、重逢、游历和从军等等。这些在唐诗里也都写遍了。李谷一首唱的《乡恋》,对于故乡的依恋和怀念,和李白的《静夜思》是一样的精致平实。谷建芬作曲的《烛光里的妈妈》和孟郊的《游子吟》可以匹敌,《思念》和李商隐的无题诗,美感是相通的。还有北京奥运会主题歌《我和你》和王勃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相比,也是不见逊色的。

A项是对第1句信息的转述,其后半句与原文几近原话转述,而其前半句的意思在原文里根本没有,“从这个意义上说”的“这个”指代的是上一段的后两句,但它并不是说宋词元曲取代唐诗。选项前半句这个信息属于无中生有,也即扩大了原文信息,属转述错误。稍不细心,就会在强势诱导思维影响下做出误判,把常识中的一代有一代之文学代表样式极端化为“只有”某种样式。B项是对后6句(主要是234句)的转述,但原文讲的是生活使人感动在心、用心去唱,而选肢却变成现代歌词和唐诗使人感动在心、用心去唱。把这二者做出替换处理,是读者常犯的逻辑错误。这个选项的迷惑性很大,类似问题须特别注意。C项几乎与原文第5句相同,几个词语位置调换和一个词语的变更,都没有转变原文信息,是为“符合原文意思”的。D项对最后一句的转述,也用了相同的调换词语位置和变换词语的方法,但变得大有出入了,“不见逊色”包含“相当”的意思,“更为出色”则不含“相当”的意思,显然,转述时违背了同一性。

四、质疑思维法

即对常势思维所形成的结果做一番怀疑思考,做一点深入细致的推敲,看其判断或转述是否“符合”某要求。从上述两道题的干扰项设置来看,基本都是人们阅读或听话时常犯的错误。如人们惯常思维是“不被表扬就是被批评”,“不进步就是退步”,“无功便是过”,这些话常被人们说起,甚至被作为“名言”流传。须知,这些话的“真理性”是有严格语境限制的,但它常给人以思维常势诱导,使听话和阅读出现理解上的错误。再如,人们习惯用逆推法进行判断,但有的能逆推,有的则不能逆推,不加细究,就会出现失误。又如,有人总习惯用跳跃式思维思考问题,有的可以跳跃,有的一跳跃就出问题。准确理解文意,体现优良的阅读素养,则必须避免这样的错误。命题人常利用这些致误因素来设置题目,意在发现考生阅读理解的品质,其实,也是再起一种矫正作用。我们在做题时,要有意识地对每一个选项做一点质疑,看有没有在惯常思维诱导下做出的错误转述或判断。

从思维方法的角度入手思考论说文阅读题目,铸炼自己洞幽烛微的阅读品质,不仅能快速而准确地做题,更能有孕育优良的阅读和科研品质。


点击更精彩!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更多
    • 姓名: *
    • 评论内容:
    • 验证码: *

    • 请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损害国家利益、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的评论
    • 用户需对自己在使用本站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直接或间接导致的)
    • 本站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
    •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版权申明 | 作文网 |

    地址:中国江苏 网监备案:32092502000081 E-mail:[email protected] 站长:陆浩
    编辑部、作文QQ群:228658618 通联部QQ:390008545 技术部QQ:81263931 版权所有©冠华作文网
    万网”提供技术支持 苏ICP备060052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