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华作文网: 为了一切学生,一切为了学生!
冠华作文网祝愿:天下学子金榜题名!
网站首页
高考导航
教育资讯 | 网络信息 | 网络作文 | 竞赛作文 | 小考频道 | 中考频道 | 高考频道 | 考后点睛
英语特区 | 教师频道 | 家校互动 | 网站社区 | 同行作文 | 帮助中心 | 在线留言 | 设为首页
高中作文 | 高中佳作 | 作文素材 | 专家指导 | 阅读训练 | 满分作文 | 作文预测 | 高考真题
站内搜索
文章

相关栏目

最新文章

图片主题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文章 下载 图片
 
您现在的位置: 冠华作文网 > 高考频道 > 专家指导 > 正文         ★★★
2011高考作文提分秘籍2写作空间拓展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11/3/31 10:03:08 信息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我要投稿

13、一滴水只有放进大海才能永不干涸,一个人只有投身于社会才能拥有自我。

14、水可载舟、亦可覆舟,作为领导者,要取信于民,依靠民众。

15、水往低处流,人类不能违背客观规律,否则会自食恶果。

16、水能冲破堤岸,泛滥成灾,人类如果不加约束,只想得到彻底的自由,一定会害己害人害社会。

17、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刀不磨要生锈,人不学要落后。

18、从水的性质联想,水装进什么容器就呈现什么形状,为人处事应随和,富于变化。但是,从反面来看,也可以看作是见风使舵,这种为人处事的方法和态度又是大多数人所鄙视的。

19、水能溶解多种物质,做人要有博大宽容的胸怀,这样才能正确对待生活中的种种不平、不公,化解怨愤。

20、从水的经历看,高山的雪水,穿越悬崖峭壁,经过层沙积土,有巉岩阻挡,有暴风雷霆,但也有芳草斜阳,夹岸桃花。我们的生命不是永远快乐,也不是永远痛苦,快乐和痛苦是相生相成的。快乐中要感谢生命,痛苦时也要感谢生命,快乐固然让人兴奋,痛苦又何尝不美丽?

3.变换表述法。有的作文命题,或借助形象、或利用比喻,如浙江作文命题曾有“一枝一叶一世界”,江苏作文命题曾有“风头·猪肚·豹尾”。这类命题越形象,考生理解却越含糊,往往成为考生之最怕。命题本义不明说,让你“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因而考生需要合理转换表述,即“剥壳”一番,“翻译”一下,使其意义变得赤裸,使其面孔变得亲近,审“透”而生出一些实质性的意义之后,就不难选择一个适合自己写作的内容。

如“出人意料和情理之中”的话题,“出人意料”指某种情形没料到,或某个结果非同寻常,“情理之中”即事出有因,符合常情;整个的转换表述成赤裸意义,可以是“偶然性中有其必然性”,可以是“不平凡(或没料到的)的成就(或恶果),有其内在的原因”。

如话题“跑的体验”,见仁见智,可写的也是很多的:可有感于“发展”,可有感于“自由”,可有感于“方向”,可有感于“极限”,可有感于“局限”,可有感于“超越”,可有感于“险阻”……

如话题“曲径通幽”,“曲径”,是弯弯曲曲的小路,可理解转述为常人少走的路,不同寻常的途径,超乎寻常的手段,婉转的方式,巧妙的方法,别具一格的手法……;“通幽”可以理解转述为:达到理想的目标,达成满意的效果,创造美妙的境界……这样分解着,“剥壳”着,“翻译”着,“赤裸”意义就出来了——选择不平凡的途径,或用超乎寻常的手段,或采用别具一格的手法……而实现理想的目标,取得满意的效果,达到美妙的境界……它可以写为人处事的策略,可以写理想的做法,可以写文学艺术中的技巧……当然不排除可以写实景而去记叙一处自然的或人文的景观。

E立意篇

文章只有一个终极目的,那就是表意!

千古文章意为高”,立意,是确立文章的灵魂,是文章成败的关键。没有中心立意的文章是肤浅杂沓而没有灵性的。词句如衣饰,立意乃精魄。过好立意关,当慎。

一是“意在笔先”,立意是战略决策问题,所谓“思路决定出路”。即使先想到的是许多感性的事例材料,也要上升到理性的意旨上,才能正确地决定取舍和选取角度。具体地说,写文章时要记得问自己:“你的文章有中心句吗?”文章所立之意,即中心句,应明确地在草稿纸上写出来,甚至用下加横线标出全文中心句,以避免无立意而行文;全文中要有中心句,甚至各段中有主句,这样有利于(阅卷者)阅读,有利于(写作者)写作;没有立好意而作文,后果不堪设想!

二是立意要有“回答话题”的意识。这是指立意要对准话题,如:“体贴”话题的立意——人生处处有体贴;细微的体贴见威力;我融化在体贴的温馨里。又如“花一定要香吗”话题的立意——花不香也可以美;化作春泥的花更美丽……

三是立意要追求“活”“深”“新”,要多方探寻,扬长避短,择优选取。

审题和立意密切关联,我们再将两者比较一下:

审题——戴起你轻松的“镣铐”,立意——跳成我潇洒的“舞蹈”!

“镣铐”下,不能步履蹒跚,“镣铐”下,须寻求舞姿的潇洒自如。

善于立意,是写高质量作文的关键。下面分述一些立意技法以供借鉴。

上一页  [1] [2] 


点击更精彩!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更多
    • 姓名: *
    • 评论内容:
    • 验证码: *

    • 请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损害国家利益、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的评论
    • 用户需对自己在使用本站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直接或间接导致的)
    • 本站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
    •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版权申明 | 作文网 |

    地址:中国江苏 网监备案:32092502000081 E-mail:[email protected] 站长:陆浩
    编辑部、作文QQ群:228658618 通联部QQ:390008545 技术部QQ:81263931 版权所有©冠华作文网
    万网”提供技术支持 苏ICP备060052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