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华作文网: 为了一切学生,一切为了学生!
冠华作文网祝愿:天下学子金榜题名!
网站首页
高考导航
教育资讯 | 网络信息 | 网络作文 | 竞赛作文 | 小考频道 | 中考频道 | 高考频道 | 考后点睛
英语特区 | 教师频道 | 家校互动 | 网站社区 | 同行作文 | 帮助中心 | 在线留言 | 设为首页
高中作文 | 高中佳作 | 作文素材 | 专家指导 | 阅读训练 | 满分作文 | 作文预测 | 高考真题
站内搜索
文章

相关栏目

最新文章

图片主题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文章 下载 图片
 
您现在的位置: 冠华作文网 > 高考频道 > 专家指导 > 正文         ★★★
2011高考作文提分秘籍4.掌握作文策略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11/3/31 9:56:51 信息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我要投稿

2011高考作文提分秘籍4.掌握作文策略

一、以本为本的策略

高考作文备考中要重视课本之“源”。要“以本为本”,做到“取法于内,获益于外”,切忌舍“本”逐末。

课本是一个巨大的宝藏,是思想的宝库,是材料的海洋,是学生长期接触、最熟悉不过的作文之源,值得着力开掘。

我们对熟悉的东西往往容易忽视,然而熟悉的地方往往有“风景”。许多考生在写作时总是感到素材太少,从而导致“言之无文”,殊不知,从小学到中学的课本里有那么多课文,每一篇课文都是文化的精华,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写作源泉。纵观近几年高考满分作文,很多是得力于课本的。高考满分作文中,《哀痛者与幸福者》,就是由《纪念刘和珍君》一文演绎而来;《独上高楼》,就是选取课本中庄子、李白、陶潜等历史人物的故事来论述这些古人张扬的个性,阐释对生命价值的看法和对人生意义的追求;还有课本中项羽、刘邦、勾践、邹忌、凯勒••海伦、刘兰芝、葛朗台、林冲、孔乙己、玛蒂尔德等古今中外众多的人物,都当然地成为了众多优秀考生信手拈来的作文素材。

因此,高考作文备考要与课本相结合,以本为本,固本清源,创造性地解决阅读、表达等问题,从而提高作文能力。如能灵活调动起课文中的积累,在一定程度上便能有效化解作文应试“无米之炊”的难题,可以增加文章的文学内涵及文化底蕴,甚或达到吃透文本、夯实基础、读写结合、齐头并进的效果。这个根本忘不得。

另外,可重新审视自己作文本中的旧作。长期的写作实践中,得失自有寸心知,总结所得,或能为“成裘”捡拾到“片腋”;弄清所失——自己写作中各环节各方面的弱项——有意识地进行针对性的训练,又或能为“成裘”明确地求得最需要的“片腋”;再是,同学之间也可交流心得,取长补短,而赢得新的感悟。

二、拓宽视野的策略

学生的作文普遍存在视野狭窄、题材局限、无话可说、无事可写、平淡乏味的现象,因而拓宽学生作文视野显得非常重要。

1、注意与时俱新

①着意扩大视野

关心时事新闻,浏览书报杂志,特别是关注与我们日常生活有关的热点问题,关注“焦点访谈”、“东方时空”、“新闻调查”、“实话实说”、“今日说法”、“共同关注”等电视节目,阅读《中学生时事报》《南方周末》等报刊,开展时事讨论,这些都是拓宽视野的好途径。

②引入时代活水

“太阳每天都是新的”,只要善于向生活汲取,作文就永远是新鲜迷人的。当今所见所闻,皆可入文。近些年来,我国的社会结构呈现出急剧的变化状态,新事物、新现象、新情况大量涌现,随之而来的是现代汉语的新词汇也呈现出空前发展的态势。如反映政治制度和经济生活方式的“特区”、“市场化”、“股票”、“网友”、“泡吧”、“发烧友”等,反映时代背景和地域环境的“MTV”、“CT”、“CD”等,许多新词语互相交融,虽有的还未被词典收录,但已为公众所认可。作文适当引入以为点缀,可使文章富于时代信息、生活气息,给人以灵动俏皮、耳目一新之感。

③注重观念更新

新世纪是创新的时代,生活日新月异、丰富多彩,“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要善于感受时代气息,留意身边活生生的事物,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析,发现新问题,捕捉生活中的热点、焦点、闪光点,寻求解决问题的新办法,从而确立富有时代特征的新的命意。

2、关注题材视野

作文练习的一些主要题材范围:

①和谐发展

国家稳定、以和为贵、友好相处、团结关怀、人与人、人与社会、人对自然的保护、自然对人的启发、人与生态的自然统一……

②人文爱心

人的价值、人的尊严、人的独立人格、人的个性、人的生存和生活及其意义、人的理想和人的命运,爱祖国、爱人民、爱他人、爱自己、尊老、爱幼、怜残……

③为人处世

社会、人生、贫富、生存、奋斗、挣扎、宽容、理解、助人,个性、尊重、放弃、沟通、倾听、合作,位置、理想、理智、成熟、心理健康、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

④道德操守

[1] [2] [3] 下一页


点击更精彩!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更多
    • 姓名: *
    • 评论内容:
    • 验证码: *

    • 请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损害国家利益、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的评论
    • 用户需对自己在使用本站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直接或间接导致的)
    • 本站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
    •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版权申明 | 作文网 |

    地址:中国江苏 网监备案:32092502000081 E-mail:[email protected] 站长:陆浩
    编辑部、作文QQ群:228658618 通联部QQ:390008545 技术部QQ:81263931 版权所有©冠华作文网
    万网”提供技术支持 苏ICP备060052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