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文如何在细节上出彩 |
|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06/11/3 信息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我要投稿
|
|
一、 考点解读 关于细节,高考作文评分在发展等级项中有相关规定,即:“材料丰富,形象丰满,意境深远” ,这“形象丰满”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考生对细节的描摹与刻画。细节描写之重要,不仅可以在“生动”上“出彩”加分,而且可以使作品形象丰满,使整个文章升格。 二、 方法指导 考场作文如何在细节上“出彩”呢?笔者以为要在一个“真”字上做文章。 1.“真实” 真实是细节的生命,也是整个文章的生命。据说日本著名画家冈山应举画了一幅《马食草图》,一位农夫见画后,说:“你怎么画一匹瞎马?”画家辩解说:“你怎么知道是瞎马?它的眼睛不是睁着吗?”农夫说:“马在吃草时,必须把眼睛闭上,这是为了使眼睛不被草尖伤着。画中的马睁着眼睛头埋在草丛里吃草,准是匹瞎马。”画家愕然…………一个细节的失真导致整个作品的失败。 文学作品当然允许我们根据生活中可能发生的事虚构细节、设置细节,但现实生活提供给我们的精妙细节往往是那些坐在屋里的创作者永远创造不出来的。这就要求考生们在平时生活中要注意观察捕捉,在写作时要懂得联想和提炼。 例如 2001年高考作文以“诚信”为话题,有一篇写家庭故事的文中有这样一段描写: 想不通的是,我是她的亲生儿子吗?为什么她老是这样狠狠地打我呢?实在想不通,便慌慌张张地跑去问从不说谎话的奶奶,奶奶晃了晃花白的头,轻轻地说:“小孩子呀,要挨打,才能长大的……”——原来如此!(《***巴掌》) 文章没有任何赘笔饰语,完全是生活细节的直拍,却把挨母亲打以后“我”的痛苦心理,奶奶的极富个性的“劝慰”写得生动而传神!这样的细节描写,评分时当然要考虑。 2.“真切” 能否描写出典型细节,还需要考生有准确生动的描写能力,即能真切地再现生活中的典型细节。 ① 中年人接过找零和购物袋,边走边取出帐单核对,突然发现多找了一元钱,随即一愣,停住脚步又核对了一遍,还是不对。正当我以为他会转身时,他却左右看了一下,从从容容地将钱和帐单装衣口袋里,快速地走出了超市……(2002《心灵的选择》) ② 一位战地摄影师拍下了这样一组画面:决口处,解放军战士手挽手立于洪水之中,个个表情刚毅,与洪魔比拼,浪头盖过了其中四位战士的军帽,其脸部表情虽模糊不清,而坚毅的目光却似能穿透一切致密的物质,他们用铁一般的意志构筑了一条绿色长城,令洪魔望而却步。(2002《心灵比色卡》) 两篇文章两个细节一暗一明一丑一美,都写得生动准确,细腻传神:无论是动作、神态,还是对人物的心理,使文中人物的神态、心理、气质、性格都得到充分的展示。但其实两位作者并无什么“绝招”,只不 过把我们平时生活中那些熟视无睹的一个场景一个画面写得“真切”些罢了。许多考生在高考作文中往往忽略这一点,常常满足于说个大概式的平铺直叙,这样留给读者的永远是一笔简单模糊的流水帐,怎么可能“出彩”呢? 三、 例文赏析 ① 夜深了,他(毛岸英,编者注)走了,我穿上医院的长大衣送他到病房大楼的入口处。秋夜的风已经是冷飕飕的了。他劝我回病房,我坚持要目送他走出医院的大门。他拗不过我,无奈而留恋地向大门的方向走了几步后又突然转过身来,向着我深深地、深深地弯下腰鞠了一躬,当时我吃惊得呆住了。他慢慢地伸直腰,倒退了几步,几次欲言又止,两眼痴痴地望了我一会儿,然后急切地转过身走出了大门,再也没有回头。 我呆呆地、呆呆地站在楼门口。 (刘思齐《泪中的怀念》) 赏析 作者不经意的一次分手竟成了她与心上人的永诀。也正是在这不经意间作者以女性特有的细腻发现了心上人今天有些“特别”令她吃惊:他显得“无奈而留恋”,他“向我深深地弯下腰鞠了一躬”,他“欲言又止”,他“两眼痴痴地” 而这些之所以感人肺腑催人泪下,是因为作者的精妙感人的细节描写。 ② “奶奶甜甜地睡在那里,像一个温顺的小女孩。爷爷轻轻地给她盖上毯子,轻轻地关了台灯,带上了门,像疼爱小妹妹一样,他的神情平静而慈爱” (2004江苏一考生) 赏析 文章描写了生活中的细节,没有用任何华丽的辞藻,却把两位老人写得温情脉脉,栩栩如生!这样的细节描写,评卷人在评分时当然要考虑。
上一篇文章: 没有了
下一篇文章: 用15分钟审题构思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