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华作文网: 为了一切学生,一切为了学生!
冠华作文网祝愿:天下学子金榜题名!
网站首页
高考导航
教育资讯 | 网络信息 | 网络作文 | 竞赛作文 | 小考频道 | 中考频道 | 高考频道 | 考后点睛
英语特区 | 教师频道 | 家校互动 | 网站社区 | 同行作文 | 帮助中心 | 在线留言 | 设为首页
高中作文 | 高中佳作 | 作文素材 | 专家指导 | 阅读训练 | 满分作文 | 作文预测 | 高考真题
站内搜索
文章

相关栏目

最新文章

图片主题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文章 下载 图片
 
您现在的位置: 冠华作文网 > 高考频道 > 阅读训练 > 正文           ★★★
高考阅读与写作教案与练习大全之人称的运用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18/10/27 14:38:15 信息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我要投稿

高考阅读与写作教案与练习大全之人称的运用

    一、第一人称在诗词鉴赏中的运用

    1、第一人称,用“我”的所见所闻所历所感所思所想为文

    2、运用第一人称的好处

    ①便于直接表达作者的观点态度;②增强文章的真实性和真切感,增强表达效果;③常作线索

    3、答题技巧

    指出第一人称使用情况,分析其作用、好处。

    4、经典试题

    07海南宁夏06湖北06全国Ⅰ 08湖北08湖南卷

    例1、08年湖南卷

    15.阅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5分)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龙标野宴

    李 白              王昌龄

    扬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沅溪夏晚足凉风,春酒相携就竹丛。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莫道弦歌愁远谪,青山明月不曾空。

    「注」龙标:古地名,今属湖南黔阳。

    两首诗都有一“愁”字,但其在诗中的含义和所起的作用各不相同,请简要分析。

    「答案」15.李白诗中的“愁”是怀人之愁;作者以“愁”衬托自己不以远谪为念,寄情山水的旷达之情。

例2、「08年湖北卷」

    14、读宋词联系其写作背景回答问题(8分)

    临江仙

    [宋]侯蒙

    未遇行藏谁肯信,如今方表名踪。无端良匠画形容。当风轻借力,一举入高空。

    方得吹嘘身渐稳,只疑远赴蟾宫。雨余时候夕阳红。几人平地上,看我碧宵中。

    「写作背景」据宋人洪迈《夷坚志》记载:侯蒙其貌不扬,年长无成,屡屡被人讥笑。有轻薄少年画其形貌于风筝上,侯蒙见之大笑,作《临江仙》词题其上。后一举登第,官至宰相。

    ⑴这首词体现了侯蒙什么样的人生态度?请结合词作予以简析。(4分)

    「答案」

    ⑴(4分)

    ①侯蒙幽默诙谐。如戏称画他形貌的人为“良匠”,机智地应对别人的嘲讽。

    ②侯蒙乐观自信。别人把他的形貌画在风筝上送入天空,他不自卑,而是想像成去“蟾宫”折桂。

    ③侯蒙志向高远。结句含意:等到我事业有成时,“看我”怎样在“碧霄中”自由驰骋吧!

    例3、06全国

    题竹石牧牛

    黄庭坚

    子瞻画丛竹怪石,伯时①增前坡牧儿骑牛,甚有意态,戏咏。

    野次②小峥嵘,幽篁相倚绿。阿童三尺棰③,御此老觳觫。

    石吾甚爱之,勿遣牛砺角!牛砺角犹可,牛斗残我竹。

    [注] ①伯时:宋著名画家李公麟的字。②野次:郊野。③棰:鞭子

二、人称在现代文阅读中的应用

    1、人称运用的好处

    ⑴第一人称:叙述亲切自然,能自由地表达思想感情,给读者以真实生动之感。

    ⑵第二人称:增强文章的抒情性和亲切感,便于感情交流。

    ⑶第三人称:能比较直接客观地展现丰富多彩的生活,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反映现实比较灵活自由。

    2、答题技巧

    指出第一人称使用情况,分析其作用、好处。

    3、经典试题

    05湖北、06辽宁 2000年20

    例1、05湖北

    (湖北)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1题。

    土地     韩少功

    吃着自己种出来的瓜莱,觉得它们每一样都有来历,每一样都有故事。什么时候下的种,什么时候发的芽,什么时候开的花……往事历历在目。

    虫子差点吃掉了新芽,曾让你着急。一场大雨及时解除了旱情,曾让你欣喜。转眼间,几个瓜突然膨胀了好几圈,胖娃娃一般藏在绿叶深处,不知天高地厚地大乱家规,大哭大笑又大喊大叫,必定让你惊诧莫名。

    有时候,瓜藤长袖飘飞,羽化登仙,一眨眼就缘着一根电线杆攀向高高蓝天,在太阳或月亮那里开花结果,让你搬来椅子再加上梯子,仍然望天兴叹。你看见一条弯弯的丝瓜挂在电线上,像电信局悬下来的一个野外的话筒:刚才是谁在这里通话而且是与谁通话?或者说这么多电话筒从瓜藤下来,从土地里抛撒出来,一心想告知我们远古的秘密却从来无人接听?

    你想象根系在黑暗的土地下口兹 口兹口兹地伸长,真正侧耳去听,它们就屏住呼吸一声不响了。你想象枝叶在悄悄地伸腰踢腿挤眉弄眼,猛回头看,它们便各就各位一本正经若无其事了。你从不敢手指瓜果,怕它们真像邻居老吴伯说的那样一指就谢,怕它们害羞和胆怯于是气呼呼地不再合作,总之,它们是有表情自己久别后的团聚,也是你与土地一次交流的结束。

    你会突然想起以前在都市菜市场里买来的那些瓜菜。干净、整齐而且陌生,就像兑换它们的钞票一样陌生。它们也是瓜菜,但它们对于享用者来说是一些没有过程的结果,就像没有爱情的婚姻,没有学习的毕业,于是能塞饱你的肚子却不能进入你的大脑,无法填注你感情的空空荡荡。难怪都市里的不少孩子都不识瓜菜了,鸡蛋似乎是冰箱生出来的,白菜似乎是超级市场里长出来的,看见松树就说是"圣诞树",看见鸭子就说是"唐老鸭".在一个工业化和商品化的时代,人们正在越来越远离土地上的过程。这真是让人遗憾。

    什么是生命呢?什么是人呢?人不能吃钢铁和水泥,更不能吃钞票,而只能通过植物和动物构成的食品,只能通过土地上的种植与养殖,与大自然进行能量的交流和置换。这就是最基本的生存,就是农业的意义,是人们在任何时候都只能以土地为母的原因。英文中culture指文化与文明,也指种植和养殖,显示出农业在往日文化与文明中的至尊身份和核心地位。那时候的人其实比我们洞明。总有一天,在工业化和商品化的大潮激荡之处。人们终究会猛醒过来,终究会明白绿遍天涯的大地仍是我们的生命之源,比任何东西都重要得多。

    那才是人类culmre又一次伟大的苏醒。

    20、试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回答下面的问题。(6分)

    (1)本文主要采用了哪种叙述人称?其作用是什么?(3分)

    答:⑴第二人称。既自由、灵活,又具有真切感、亲切感。(3分)

例2、2000年高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1-24题。

    长城

    鲍昌

    因为深秋的季节已至,下山的时候已晚,我看见落日熔金,照得你如火嫣红。在猎猎西风扑剌下,砖缝间的野草开始黄枯,基石下的酸枣变了颜色。这时,听不见秋虫之低吟,却在仰天一瞥时,看到了黄云间的归鸿。

    那是沿循昭君出塞的老路吗?那是飞向苏武牧羊的北海吗?在伫立的凝思中,我想象那飞鸿乃是悠悠岁月的见证。曾几何时,黑云掩没了月色,雨雪纷纷地袭来,胡马长嘶,觱篥(音bili,汉代从西域传入的一种管乐器)哀鸣,狼烟在山头升起,矢刃在石间摧折;当将军战死、燕姬自刎、旌旗横倒、死尸相撑,战场上的一切声音沉寂之后,只有红了眼睛的野犬在吞噬谁家的“春闺梦里人”了。

    所以我说,你是一卷凄婉的历史,长城!

    于是,在人们的一种执拗的幻想里,你被建造出来。那是自我保护、自我心理平衡的幻想。墙高六七米,墙厚四五米,随山就坡,险峻万状,自渤海之滨,夐绝荒漠,蜿蜒竟达六千七百公里。戍楼高耸,斥堠(注:斥堠(hou,四声):瞭望敌情的土堡)连绵。你用一座座雄关,卡住咽喉古道,构成北门锁钥。这使得互市的商旅,为之蹙眉;却又使历代的皇帝心中安泰,他们自以为统治下的“中央之国”固若金汤,无求于人,万寿无疆。

    所以我说,你又是民族封闭的象征,长城!

    但幻想毕竟是幻想,封闭终不能封闭。几多和番公主的幽魂,带着环佩的响声在月夜中归来了。几多寒霜冻硬的弓弦,射出了断喉的利箭。蓟门被踏平,燕台被摧垮,呼啸着风声的宝剑,掀翻了太液秋波。由是人们发现:边墙不再是屏障,紫塞(注:指长城)不再是嵚奇。它变得可笑,仿佛受尽了时间与空间的嘲弄。在风沙剥蚀下,它过早地衰老了。

    所以我说,你是一个文化愚钝的标志,长城!

    正因为如此吧,现在你敞开胸襟了。你毫不羞怯地迎来了四面八方的亿万游人。他们之中有总统,有商人,有教师,有学生,有开心的演员与体育明星。照相机咔嚓咔嚓响着,但响声又被哗哗的笑声淹没。我不知道他们各自的目的,但是他们来了,来了。他们的来,使你显得十分开放,而又充满自信。我看到一位风姿潇洒的外宾,踏上烽火台的顶端,向什么人频频飞吻,接着高举双臂,做成一个V字,仿佛向着美好的未来,发出爽朗的笑声。

    哦,长城!我不知你对此作何感想。你那虽然古老但仍坚固的躯体,愿意接待异域殊方的杂色人流吗?你能承受住历史的再冲荡和新世纪的胎动吗?

    你不语。你扎根的纠墨(注:绳索。这里形容俯瞰群山像粗大的绳索)群山不语,并晴洁气爽的长天也不语。

    但人们告诉我:外层空间能看到的地球上惟一的人工痕迹,就是你 呵,长城!

    22.这篇散文中,(1)作者主要用第二人称写长城,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 (2)第六段的结尾改用了第三人称“它”,原因是什么?

    答:将长城拟人化;①便于与长城对话;②便于抒以感情;

例3、06辽宁卷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1题。

    杨柳①     丰子恺

    因为我的画中多杨柳树,就有人说我欢喜杨柳树。因为有人说我欢喜杨柳树,我似觉自己真与杨柳树有缘。但我也曾问心,为甚么欢喜杨柳树?到底与杨柳树有甚么缘?其答案了不可得。原来这完全是偶然的。假如我存心要和杨柳结缘,就可以附会种种理由上去。或者说我爱它的鹅黄嫩绿,或者说我爱它的如醉如舞,或者说我爱它像小蛮的腰,或者说我爱它是陶渊明宅边所种的。即使要找三百个冠冕堂皇、高雅深刻的理由,也是很容易的。天下事往往如此。

    实际,我向来对于花木无所爱好;即有之,亦无所执着。这是因为我生长穷乡,只见桑麻、禾黍、棉花、小麦、大豆,不曾亲近过万花如绣的园林。只在几本旧书里看见过“紫蔽”“红杏”“芍药”“牡丹”等美丽的名称,但难得亲近这等名称的所有者。并非完全没有见过,只因见时它们往往使我失望。我觉得它们也只是植物中的几种,不过少见而名贵些,实在也没有甚么特别可爱的地方,似乎不配在诗词中那样地受人称赞,更不配在花木中占据那样高尚的地位。

    假如我现在要赞美一种植物,我仍是要赞美杨抑。但这与前缘无关,只是我这几天的所感,一时兴到,随便谈谈。为的是昨日天气佳,埋头写作到傍晚,不免走到西湖边的长椅子里去坐了一番。看见湖岸的杨柳树上,好像挂着几万串嫩绿的珠子,在温暖的春风中飘来飘去,飘出许多变度微微的S线来,觉得这一种植物实在美丽可爱,非赞它一下不可。

    听人说,这植物是最贱的。剪一根枝条来插在地上,它也会活起来,后来变成一株大杨柳树。它不需要高贵的肥料或工深的壅培,只要有阳光、泥土和水,便会生活,而且生得非常强健而美丽。牡丹花要吃猪肚肠,葡萄藤要吃肉汤,许多花木要吃豆饼,杨柳树不要吃人的东西,因此人们说它是“贱”的。大概“贵”是要吃的意思。越要吃得多,越要吃得好,就是越“贵”。吃得很多很好而没有用处,只供观赏的,似乎更贵。例如牡丹比葡萄贵,是为了牡丹吃了猪肚肠一无用处,而葡萄吃了肉汤有结果的原故。杨柳不要吃人的东西,且有木材供人用,因此被人看作“贱”的。

    我赞杨柳美丽。但其美与牡丹不同,与别的一切花木都不同。花木大都是向上发展的,红杏能长到“出墙”,古木能长到“参天”。向上原是好的,但我往往看见枝叶花果蒸蒸日上,似乎忘记了下面的根,觉得可恶!你们是靠他养活的,怎么只管高踞在上面,绝不理睬他呢?你们的生命建设在他上面,怎么只管贪图自己的光荣,而绝不回顾处在泥土中的根本呢?花木大都如此。甚至下面的根已经被斫,而上面的花叶还是欣欣向荣,在那里作最后一刻的威福,真是可恶而又可怜!杨柳没有这般可恶可怜的样子:它不是不会向上生长。它长得很快,而且很高;但是越长得高,越垂得低。千万条陌头细柳,条条不忘记根本,常常俯首顾着下面,时时借了春风之力而向泥土中的根本拜舞,或者和它亲吻。好像一群活泼的孩子环绕着他们的慈母而游戏,而时时依傍到慈母的身傍去,或者扑进慈母的怀里去,使人见了觉得非常可爱。

    自古以来,诗文常以杨柳为春的一种主要题材。写春景曰“万树垂杨”,写春色曰“陌头杨柳”,或竞称春天为“柳条春”。我以为这并非仅为杨柳当春抽条的原故,实因其树有一种特殊的姿态,与和平美丽的春光十分调和的原故。这种特殊的姿态便是“下垂”。不然,当春发芽的树木不知凡几,何以专让柳条作春的主人呢?只为别的树木都凭仗春的力而拼命向上,一味求高,忘记自己的根本。其贪婪之相不合于春的精神。最能象征春的神意的只有垂杨。

    [注]①杨柳,泛指柳树。古人因杨树之实也成白絮飞散,故常以杨称柳,杨柳多通用,如“垂柳”也称“垂杨”。

    (文章发表于1935年。有删改)

    20.文章对牡丹等花木的称呼大多用第三人称,而在第五自然段中却有两处用了第二人称,这样写有何作用?请赏析。(4分)

    答案:改用第二人称,将批判对象拟人化,形成一种面对面的质问之势,使作者的态度更为鲜明,(2分)便于直接抒发作者对那些名贵花木强烈的厌恶之情。(2分)

三、人称在作文中的应用

    第一人称

    (一)、第一人称的特点

    第一人称:作者以“我”或“我们”的身份,叙述所历、所闻、所见,把人物经历、事件经过告诉读者,这便是第一人称的叙述。 依据“我在事件叙述时地位的轻重,常常表现为:

    1、“我”是见证人。如《孔乙已》中的“我”,《祝福》中的“我”,都是只起事件 的见证人的作用。

    2、“我”是重要人物。如《一件小事》中的“我”,《故乡》中的“我”。

    3、“我”是主人公。如日记、书信、游记、自传体文章中的“我”,还有以第一人称叙述的某些小说、故事中的“我”。譬如,鲁迅不是狂人,但在写《狂人日记》时却用“我”来叙述,代替了“狂人”,有力地揭露了中国封建家族制度和吃人的旧礼教。  4、“我”是穿针引线的人物。

    (二)运用第一人称的好处

    1、第一人称叙述的长处是有真实感,亲切自然。更好的展示一个人的心理世界,是感情表达的真切感人。

    2、短处是受“我”的限制,不便于反映广阔的现 实生活,很难反映“我”以外的人物的思想

(三)、升格训练

    1、「习作原文」

    婷婷的一次受惊而有收获的经历

    婷婷月考成绩刚刚出来的那天,爸爸恰好从市区的单位回家。

    “爸爸回来的可真准时啊!——不行,这次月考成绩不理想,得想办法不让爸爸询问月考成绩才好啊!”婷婷一边在心里紧张地思考着,一边不得不硬着头皮去房间见爸爸。

    看到婷婷进来了,(爸爸)果然对婷婷问个没完。(妈妈将)饭菜端上来时,爸爸的问题好像还没有问完。婷婷趁机做了个“暂停”的手势,(对爸爸)说:“请爸爸停止‘拷问’,现在是吃饭时间。”妈妈也说:“就是嘛,不然饭菜都凉了。”

    拿起筷子,爸爸边吃饭边训导婷婷说:“婷婷,你妈在家一个人挺累的,有闲时间要帮你妈干点家务,不要懒得打破了吉尼斯记录。”也不知怎的,婷婷接着爸爸的话茬说:“爸爸,你才知道我妈累!要不是有我这位‘伟大’的妈妈,你能成为一个成功的‘男士’吗?您难道不知道,一个成功的男士后面,总有……”看到爸爸的脸色不对,婷婷赶紧把她的高谈阔论收住。爸爸显然有点儿不高兴,他停止吃饭,望了望婷婷,说:“你这孩子,学习上不求上进,倒学着……”听到“学习”二字,婷婷心里一惊,她生怕爸爸问她的月考成绩,因而她竟抢过爸爸的话,她对她说:“要不要给爸爸添点饭?”“别打断我的话!”爸爸比刚才还要严厉,对着婷婷说:“说吧,你这次的月考成绩怎样?”婷婷知道难逃此“劫”,只得如实招供。

    回应婷婷的是爸爸的一顿猛勊。

    好在,婷婷知道自己错了,因而对爸爸的训话是洗耳恭听。听着听着,婷婷终于明白——一个人要敢于面对自己的缺点,这样才能有进步。

    最后,我要告诉大家的是,本文中的婷婷,就是我——索婷婷,一个渴望进步的女孩子。

    2、「升格点拨」

    从总体上看,该文扣题较紧,主旨鲜明,有一定特点。但是,要让该文成为一篇美文佳作,恐怕还得从人称叙述方式上做如下三个方面的完善性工作:一、要统一全文的人称叙述方式。可删去与全文第三人称叙述方式格格不入的最后一自然段,也可全文采用第一人称叙述方式。二、要注意将文中几处因人称交代不明确而出现的不易使人理解或有可能产生歧义的语句(详见原文有括号及粗体字处)修改过来,使语言简明顺畅。三、还要将第四自然段“婷婷”接着“爸爸”话茬说的那句话中对“爸爸”前“你”后“您”的称呼变一致。

    3、「升格佳作」

    我的一次受惊而有收获的经历

    今天,我的月考成绩出来了,而爸爸也恰好从市区单位回来了。

    “爸爸回来的可真准时啊!——不行,这次成绩不理想,得想办法不让爸爸询问我的学习情况才好啊!”我一边在心里慨叹着,一边紧张地思考着,但也不得不硬着头皮去房间见爸爸。

    爸爸见我进来了,果然对我问个没完。妈妈将饭菜端上来的时候,爸爸的问题好像还没有问完。我趁机做了个“暂停”的手势,对爸爸说:“打住打住,请爸爸停止‘拷问’,现在是吃饭时间!”妈妈也在一旁帮着我说:“就是嘛,不然饭菜都凉了。”

    拿起筷子,爸爸边吃饭边训导我说:“婷婷,你妈在家一个人挺累的,有闲时间要帮你妈干点家务,不要懒得打破了吉尼斯记录。”我担心爸爸还要问我,就有意接着爸爸的话茬说:“爸爸,你才知道我妈累!要不是有我这位‘伟大’的妈妈,你能成为一个成功的‘男士’吗?你难道不知道,一个成功的男士后面,总有……”看到爸爸的脸色阴沉下来,我赶紧把我的高谈阔论收住。爸爸显然有点儿不高兴,他停止吃饭,望了望我,说:“你这孩子,学习上不求上进,倒学着……”听到“学习”二字,我的心里更是一惊,我生怕爸爸问到的月考成绩,因而竟不顾爸爸

[1] [2] 下一页


点击更精彩!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更多
    • 姓名: *
    • 评论内容:
    • 验证码: *

    • 请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损害国家利益、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的评论
    • 用户需对自己在使用本站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直接或间接导致的)
    • 本站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
    •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版权申明 | 作文网 |

    地址:中国江苏 网监备案:32092502000081 E-mail:[email protected] 站长:陆浩
    编辑部、作文QQ群:228658618 通联部QQ:390008545 技术部QQ:81263931 版权所有©冠华作文网
    万网”提供技术支持 苏ICP备060052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