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华作文网: 为了一切学生,一切为了学生!
冠华作文网祝愿:天下学子金榜题名!
网站首页
高考导航
教育资讯 | 网络信息 | 网络作文 | 竞赛作文 | 小考频道 | 中考频道 | 高考频道 | 考后点睛
英语特区 | 教师频道 | 家校互动 | 网站社区 | 同行作文 | 帮助中心 | 在线留言 | 设为首页
高中作文 | 高中佳作 | 作文素材 | 专家指导 | 阅读训练 | 满分作文 | 作文预测 | 高考真题
站内搜索
文章

相关栏目

最新文章

图片主题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文章 下载 图片
 
您现在的位置: 冠华作文网 > 高考频道 > 阅读训练 > 正文         ★★★
2014年高考二轮复习难点突破:论述类文本阅读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14/3/19 14:35:29 信息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我要投稿

2014年高考二轮复习难点突破:论述类文本阅读

【高考原貌再现】

一、(2013新课标全国Ⅱ,1~3,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3题。

20世纪后期,陕西凤雏村出土了刻有“凤”字的甲骨四片,这些“凤”字的形体大致相同,均为头上带有象征神权或王权的抽象化了的毛角的短尾鸟。东汉许慎《说文解字》云:“ ,凤属,神鸟也。……江中有 ,似凫而大,赤目。”据此,古代传说中鸣于岐山、兆示周王朝兴起的神鸟凤凰,其原型应该是一种形象普通、类似水鸭的短尾水鸟。

那么,普通的短尾鸟“凤”为何在周代变为华冠长尾、祥瑞美丽的神鸟了呢?我们看到,在商代早期和中期的青铜器纹饰中,只有鸟纹而没有凤纹,真正的凤形直到殷商晚期才出现,而且此时是华冠短尾鸟和华丽而饰有眼翎的长尾鸟同时出现,可见“凤”是由鸟演变而来的。综观甲骨文和商代青铜器,凤鸟的演变应该是鸟在先,凤在后,贯穿整个商代的不是凤而是鸟。“天命玄鸟,降而生商”,在商人的历史中鸟始终扮演着图腾始祖的重要角色。

《左传》记载郯子说:“我高祖少皞挚之立也,凤鸟适至,故纪于鸟,为鸟师而鸟名。凤鸟氏历正也,……九扈为九农正。”凤鸟氏成为“历正”之官,是由于它知天时,九扈成为“九农正”,也是由于它们带来了耕种、耘田和收获的信息。殷人先祖之所以“鸟师而鸟名”,应该是由于这些随着信风迁徙的鸟,给以少皞为首的商人的农业生产带来了四季节令的消息。

对凤鸟的崇拜起于商代,其鼎盛却在周代。正是在周代,“凤”完成了其发展程序中最后也是最重要的环节:变为神鸟凤凰。许多历史资料记载了周王室在克商前后对“天命”的重视。《尚书》“周书”十二篇中大量出现的“命”字多指天命,“殷革夏命”也是常见的语句。武王在甲子日牧野之战结束后,紧接着就“不革服”“格于庙”(来不及换衣服就到神庙参拜),这个“庙”自然不可能是周庙,而是商人的神庙。这说明周王室急于把商人的正统接过来,成为中原合法的统治者。周人之所以宣扬天命,归根结底在于强调“周改殷命”是出自天的意志和抉择。那么有谁能给周人带来“上天之命”呢?根据当时的社会共识,最合适的就应该是“天的使者”——凤鸟。《国语》云:“昔武王伐殷,岁在鹑火。”岁即岁星,鹑火即柳宿。古人把赤凤叫作鹑,看来周人选择克商的时间也是寓有深意的。                          

                    (摘编自何丹《试论中国凤文化的“历史素地”及其在文化类型学上的深层涵义》)

1.下列关于凤的形象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20世纪后期在陕西凤雏村出土的甲骨文中,凤都表现为短尾鸟的形象。

B.在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中,作为凤属的 是跟凫一般大的红眼睛水鸟。

C.综合甲骨文和上古文献记载看,凤的原型是一种类似水鸭的普通短尾水鸟。

D.在周代文化中,凤已经从短尾水鸟变成一种华冠长尾、祥瑞美丽的神鸟。

解析:B 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的能力。B项中“跟凫一般大的红眼睛水鸟”错,原文是说“似凫而大”。偷换概念。

2.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

A.在商代晚期的青铜器纹饰中,华丽而饰有眼翎的长尾鸟形状的凤纹还没有出现。

B.从青铜器纹饰和“天命玄鸟,降而生商”这句话看,鸟是殷商人传说中的图腾始祖。

C.凤鸟知天时,九扈带来耕种、耘田和收获的信息,所以殷人先祖“鸟师而鸟名”。

D.周人的凤崇拜是从商人那里沿袭而来的,而周人的崇凤热甚至超过了商人。

解析:A 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原文第二段说的是“在商代早期和中期的青铜器纹饰中,只有鸟纹而没有凤纹,真正的凤形直到殷商晚期才出现,而且此时是华冠短尾鸟和华丽而饰有眼翎的长尾鸟同时出现。”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后代所见的“凤”并不是自然界的一种鸟。在中国文化史上,凤的形象最为重要的演变开始于殷商晚期,最终完成于周代。

B.周文王、周武王都曾称臣于商纣王。为了表明自己是商朝先王的臣下,周武王在甲子日牧野之战结束后,马上就参拜了商人的神庙。

C.《尚书》“周书”是记载周王朝史事之书,在“周书”十二篇中大量宣传天命、“殷革夏命”,实际上就是在宣传“周改殷命”。

D.周人之所以把牧野之战克商的时间定在甲子日,即岁星在鹑火的时候,就是因为鹑是赤凤,而赤凤将带来“上天之命”。

解析:B 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B项周文王、周武王都曾称臣于商纣王“在原文中找不到依据”“为了表明自己是商朝先王的臣下”错,原文对应信息在第四段是“这说明周王室急于把商人的正统接过来,成为中原合法的统治者”。

二、(2013湖南,12~14,1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3题。

在整个殖民时期,不论是对欧洲殖民者,还是对被他们压迫的非洲奴隶及本土的印第安人来说,烈酒都是艰难岁月中的一种慰藉。

对于印第安人为什么如此喜欢烈酒,人们众说纷纭。最有说服力的解释是印第安人认为烈酒就像当地能让人产生幻觉的植物一样具有超自然能力,而饮用者只有让自己完全喝醉才能产生这种幻觉。一位17世纪的法国研究者在介绍印第安部落时说道:“他们非常喜欢酒精浓度高的饮品,但如果手边的饮品不足以让人一醉方休,他们往往不屑一饮。”如果手边的酒不足以让一大群人全部喝醉,那么这些酒就给一小部分人喝,其他人则在一旁看着。印第安人有“要喝必醉”的习惯,因此,当看到欧洲人有时选择喝葡萄酒时,他们感到非常纳闷。

我们且不说印第安人到底为什么对烈酒如此着迷,单说欧洲人,他们着实充分利用了印第安人的这一习惯。在与印第安人进行土地和货物贸易时,他们提供了大量的烈酒(如朗姆酒、白兰地等)。法国毛皮商人给加拿大提供了大量的白兰地,对此,一位法国的传教士大加批评:“罪恶的白兰地交易让这些地区的印第安人变得残忍、暴躁和逆来顺受,我们在深表愤慨的同时,更要阻止这种罪恶贸易,因为它会让人变得麻木和放荡。”然而,当地的法国军队不但不阻止这种贸易,反而把保证白兰地的供应作为自己的首要职责,因为这些酒一部分要卖给印第安人,另一部分要留着自己喝。

在墨西哥,自从西班牙人引进了蒸馏术后,麦斯卡尔酒得到了发展。它是墨西哥人和中美洲人的日常饮料,经当地的阿兹台克人发酵制作的一种酒精浓度较低的龙舌兰酒蒸馏而成。后来殖民者使阿兹台克人和其他的当地印第安人爱上了麦斯卡尔酒,并逐渐离不开这种高浓度烈酒。1786年,墨西哥总督认为,既然印第安人如此喜欢烈酒,而这种喜好又能很好地帮助殖民者巩固统治,那么这种以酒治人的方法也完全可以用来对付北方阿帕奇人。他建议“这样,我们就能让他们有一种新的需要,这种需要就会让他们清楚地意识到他们必须依靠我们。”

在火器、枪炮、疾病、瘟疫和蒸馏饮品的帮助下,老牌帝国的殖民者成了新世界的统治者。烈酒帮助殖民者对成百万的人进行奴役和驱逐,帮助他们建立新国家,并帮助他们侵略异国文化。今天,烈酒不再与奴役和剥削联系在一起,但它仍然被人所用:由于它长时间不变质,飞机上的乘客总喜欢在行李中放上一瓶免税的烈酒;另外,为了逃避消费税,消费者总是购买免征赋税的烈酒,这种行为不正是对朗姆酒经营者和威士忌爱好者传统的一种继承吗?

1.文章以“烈酒”为话题,先分析印第安人    的缘由,再叙述殖民者    的行为,最后指出烈酒在今天仍然被人所用的情况。(4分)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的能力。作答本题,可以根据题干的分析,对文章进行层次分析,从而明确空处填写内容所依据的区域。根据第三段“我们且不说……,单说……”可知,前后各属不同层次,第一处空缺答题依据为第二段,可直接用第二段首句中“喜欢烈酒”四字作答,第二处空缺答题依据为第三、四段,可根据文意概括出“以酒治人”四字作答。

参考答案:喜欢烈酒 以酒治人

2.下列最适合作本文标题的一项是(3分)(  )

A.烈酒与印第安人

B.烈酒里的精神慰藉

C.酒瓶与异国文化

D.酒瓶里的殖民主义

解析:D 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文章的标题,一要能准确概括文章的核心内容;二要生动形象,吸引读者。本文的核心内容是中间两段,内容涉及“烈酒”与“殖民统治”,因此标题要涉及这两个关键词。

3.根据原文信息,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印第安人之所以对烈酒着迷,是因为它像某些能让人产生幻觉的植物一样具有超自然能力。

B.印第安人如果不能一醉方休就谦让旁观的饮酒现象,表明民族传统习俗中精华与糟粕并存。

C.法国传教士对“罪恶的白兰地交易”的批评,是源于法国的毛皮商和军队在加拿大的行为。

D.麦斯卡尔酒的发展和被利用的事实,提醒我们在引进外国技术的时候,应警惕其负面影响。

解析:D 本题考查筛选文中的信息的能力。A项,原文说“印第安人认为烈酒就像当地能让人产生幻觉的植物一样具有超自然能力”,选项少了“印第安人认为”,改变了语意。B项,原文说“如果手边的饮品不足以让人一醉方休,他们往往不屑一饮”,“如果手边的酒不足以让一大群人全部喝醉,那么这些酒就给一小部分人喝,其他人则在一旁看着”。可见,该选项前半句的说法属曲解文意,选项后半句的说法则是无中生有。C项,原文“对此,一位法国的传教士大加批评”中的“此”指前面的“法国毛皮商人给加拿大提供了大量的白兰地”,可见法国传教士的批评源于“毛皮商人”,与“军队”无关。

 

三、(2013山东,6~8,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3题。

①中国艺术追求的静寒境界,宁静而渊澄,有一种自然而平淡的美,这与中国人的文化追求有关。世界永远充满着龌龊与清洁的角逐,而清清世界、朗朗乾坤不仅是中国人的社会理想,也是一种审美追求。

②静寒境界是片宁静的天地。宁静驱除了尘世的喧嚣,将人们带入悠远清澄的世界中;宁静涤荡了人们的心灵污垢,使心如冰壶,从而归于浩然明澈的宇宙之中。宁静本身就是道,就是宇宙之本,中国艺术追求这种绝对的宁静。比如在中国画中,永恒的宁静是其主要面目。烟林寒树,雪夜归舟,深山萧寺,渔庄清夏等,这些习见的画题,都在幽冷中透出宁静。这里没有鼓荡和聒噪,没有激烈的冲突,即使像范宽《溪山行旅图》中的飞瀑,也在空寂的氛围中失去了如雷的喧嚣。寒江静横,孤舟闲泛,枯树萧森,将人们带入永恒的宁静中。如北宋画家王晋卿的传世名作《渔村小雪图》,画山间晴雪之状,意境清幽,气氛静寂,画中渔村山体均以薄雪轻施,寒林点缀于石间崖隙,江水荡漾,与远山相应,一切都在清晖中浮动,真是宁静幽寒之极。

③中国画家酷爱静寒之境,是因为静反映了一种独特的心境。画之静是画家静观默照的结果,也是画家高旷怀抱的写照。画家在静寒之中陶冶心灵,以静寒来表现自己与尘世的距离,同时通过静寒来表达对宇宙的独特理解。

④中国艺术的静寒之境,绝不是追求空虚和死寂,而是要在静寒氛围中展现生命的跃迁。以静观动,动静相宜,可以说是中国艺术的通则,它一般是在静寒中表现生趣,静寒为盎然的生机跃动提供了一个背景。文嘉自题《仿倪元镇山水》:“高天爽气澄,落日横烟冷。寂寞草玄亭,孤云乱山影。”在静寂冷寒的天地中,空亭孑立,似是令人窒息的死寂,然而,你看那孤云舒卷,轻烟缥缈,青山浮荡,孤亭影乱,这不又是一个充满生机的世界吗!彻骨的冷寒、逼人的死寂,在这动静转换中全然荡去。

⑤静与空是相联系的。静作用于听觉,空作用于视觉,听觉的静能推荡视觉的空,而视觉的空也能加重静的气氛。在中国画中,空绝非别无一物,往往与静相融合,形成宁静空茫的境界。因此,静之寒在一定程度上就是空之寒。中国艺术热衷于创造“空山无人,水流花开”的境界,拒斥俗世的欲望,不介入社会的复杂文化活动,尽量保持“自然的纯粹性”,即以山水面貌的原样呈现,不去割裂自然的原有联系。空山无人,任物兴现,山水林泉都加入到自然的生命合唱中去。

(节选自朱良志《一丸冷月的韵味》,有删改)

1.下列对“静寒境界”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它宁静而明澈,化解了龌龊与清洁的冲突,还我们清清世界、朗朗乾坤。

B.它体现着自然而平淡的美,表明了永恒的宁静是中国艺术追求的全部内容。

C.它可以帮助我们还原宇宙的本来面目,表达我们对于宇宙的独特理解。

D.它追求一种绝对的宁静,但这种宁静却不是真正的空虚与死寂。

解析:D 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的能力。A项,无中生有,“化解了龌龊与清洁的冲突,还我们清清世界、朗朗乾坤”错,原文为“世界永远充满着龌龊与清洁的角逐”;B项,“永恒的宁静是中国艺术追求的全部内容”错,原文为“中国艺术追求这种绝对的宁静”,曲解文意;C项,原文中并未提到“帮助我们还原宇宙的本来面目”。

2.关于中国画对“静寒之境”的追求,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中国画的习见画题尽管内容指向不尽相同,但其基本特点是在幽冷中透出宁静。

B.无论是动态之景还是静态之景,画家都力图营造空寂的氛围,驱除喧嚣,归于幽静。

C.画之静表达的是一种独特的心境,画家在静寒中涵养自己,表现自己与尘世的距离。

D.中国画以彻骨的冷寒、逼人的死寂反衬现实世界的生机,从而体现出静寒之境的生趣。

解析:D 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的能力。D项,“以彻骨的冷寒、逼人的死寂反衬现实世界的生机”错,从原文意思看,是将“彻骨的冷寒、逼人的死寂”全然荡去,而不是用它反衬生机。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中国画是中国艺术的重要门类,文章以之为例来谈论中国艺术所追求的静寒境界。

B.第④段中作者引用文嘉题画诗的目的是论证构建静寒之境是中国艺术的通则。

C.视觉的空与听觉的静融合成静寒境界,因此,中国画既是视觉艺术,也是听觉艺术。

D.静之寒就是空之寒,这使得中国艺术隔绝俗世而得以尽量保持其“自然的纯粹性”。

解析:A 本题考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B项,引用文嘉题画诗的目的分析错误,应是说明“中国艺术的静寒之境,绝不是追求空虚和死寂,而是要在静寒氛围中展现生命的跃迁”;C项,题干中两者并未构成因果关系。“也是听觉艺术”错,文中无据;D项,“静之寒就是空之寒”说法绝对,原文是“静之寒在一定程度上就是空之寒”。

四、(2013江西,7~9,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3题。

病 毒

病毒不同于其它所有生物,它不是由细胞构成的。一个细胞中的结构要进行生命活动:进食、产生能量、生长、对环境的改变作出反应。但这一切病毒都没有。当它呆在细胞外时,它实际上是很小的、无生命的、懒惰的颗粒。它进入细胞后,灾难就来了。

所有的病毒都由两部分组成:核酸构成的核和包住核的一层蛋白质,在有些情况下是脂肪或类脂的包膜。蛋白质外衣或类脂包膜(如果有的话)使病毒依附上细胞膜——然后病毒进入细胞。实际上这并不容易。病毒外衣的表面必须刚好依附在细胞膜的“接收器”的位置。即使在理想的条件下,病毒与合适的细胞的几千次撞击中,也只有一次能使它们正确地连接。这就可以解释为什么通常的病毒只对特定的细胞起作用。狂犬病和感冒则是最明显的例外,它们能感染的范围极广。

一旦病毒依附上细胞,它有几种方法穿过细胞膜进入细胞。在细胞膜上开一个小洞让它进去,有脂肪包膜的病毒能将它们的包膜与细胞膜融合而使它们进入细胞。

当病毒进入细胞,它就开始回复成它自己了。要理解它都干了些什么,我们必须更进一步了解它的核酸中心。

核酸存在于每个活的细胞和病毒中。它们有两种基本种类——DNA和RNA。DNA构成基因组合。这意味着一个特定的DNA里储藏了构造和维持一种特定生物体的信息。DNA是怎样决定生物的形式和功能的呢?它控制细胞和生物体制造蛋白质。不同的DNA产生不同的蛋白质,不同的蛋白质构成不同的生物体。

RNA是干什么的呢?RNA在细胞中的主要功能是充当信息的传递者。它将信息从DNA(在所有细胞的细胞核中)传递到合成蛋白质的地方(在细胞核外)。DNA像模板一样造出正确的RNA,RNA又同样制造出正确的蛋白质。

病毒要么有DNA,要么有RNA,但不会两样都有。在病毒中,RNA不是信息的传递者而是基因物质。

病毒进入并强迫细胞制造出更多的病毒,必须有一些蛋白质和核酸的组合与细胞的类似。这种与正常分子成分惊人的相似性不是偶然的,它来自病毒对细胞或它的宿主长期的适应。实际上,自从地球上有生命以来,病毒和细胞就共同存在,共同进化。

有一种曾经很流行的说法,认为病毒是在细胞之前出现的。这种说法现在看来不太好。一种更可信的可能性是说,病毒是在很久以前从它们的细胞中逃出来的基因物质。

随着时间的变迁,这些“逃出来的基因”提高了独立的能力,能自我复制,在细胞中寄生——成了病毒。对它们的宿主细胞越适应的病毒,危害性越小。这就是病毒进化的形式。大部分的病毒感染完全没有危害,但那些进化得不完美的病毒引起的危害和痛苦则是巨大的。

病毒有修复4 000种人类混乱基因的特殊能力。把准确的基因附在经过处理没有感染性的病毒身上,使它进入有缺陷的细胞,这是修复这些细胞最好的方法。这种基因疗法还可能用来修复癌细胞的DNA。

(选自《在岩石上漂浮》,有删改)

1.下列关于“病毒”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病毒实际上是很小的、无生命的、懒惰的颗粒。它没有进食、产生能量、生长、对环境的改变作出反应的生命活动。

B.所有的病毒都由核酸构成的核和包住核的一层蛋白质组成。这层蛋白质外衣使病毒依附上细胞膜——然后病毒进入细胞。

C.病毒只对特定的细胞起作用。即使在理想的条件下,病毒与合适的细胞的几千次撞击中,也只有一次能使它们正确地连接。

D.病毒和细胞共同存在,共同进化。病毒对它们的宿主细胞越适应,危害性就越小;而那些进化得不完美的病毒引起的危害和痛苦则是巨大的。

解析:D 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的能力。论述类文本阅读的命题者常将选项的干扰点设置在以下几大对应关系上:部分与整体、夸大与缩小、原因与结果(因果颠倒或强加因果)、已然与未然(“尚未发生的事情”转述为“既成事实”或反之)、或然与必然(“可能是”转述为“必然是”或反之)、言此与言彼(答非所问、张冠李戴或偷换概念)、肯定与否定(颠倒是非)等。善于识破选项陷阱,无疑是提高答题准确率的关键。A项,原文第一段中说:“当它呆在细胞外时,它实际上是很小的、无生命的、懒惰的颗粒。”选项中,抛却“当它呆在细胞外时”,失之偏颇。B项,原文第二段中说:“所有的病毒都由两部分组成:核酸构成的核和包住核的一层蛋白质,在有些情况下是脂肪或类脂的包膜。”即并非所有情况下“病毒都由核酸构成的核和包住核的一层蛋白质组成”,而且使病毒依附上细胞膜的也可能是类脂包膜。C项,原文第二段中说:“这就可以解释为什么通常的病毒只对特定的细胞起作用。”是“通常的病毒”,言外之意,还有一些“特殊的病毒”,选项中说“病毒只对特定的细胞起作用”便是以偏概全了。

2.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一旦病毒依附上了细胞,穿过细胞膜进入细胞的方法就是,将它们的包膜与细胞膜融合而使它们进入细胞。

B.DNA控制细胞和生物体制造蛋白质,不同的DNA产生不同的蛋白质,不同的蛋白质构成不同的生物体,DNA就是这样决定生物的形式和功能的。

C.RNA在细胞中的主要功能是充当信息的传递者;而在病毒中,RNA不是信息的传递者,是基因物质。

D.病毒强迫细胞制造更多病毒,必须有一些蛋白质和核酸的组合与细胞的类似,这种惊人的相似性来自病毒对细胞或它的宿主长期的适应。

解析:A 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解答此题的基本是:①整体阅读,整体感知原文;②找到该题信息所在的段落或区域;③对该段落或区域内容要点进行概括与分析;④将选项中的相关信息与这些概括与分析进行对照,从而得到本题的答案。原文第三段说:“一旦病毒依附上细胞,它有几种方法穿过细胞膜进入细胞。在细胞膜上开一个小洞让它进去,有脂肪包膜的病毒能将它们的包膜与细胞膜融合而使它们进入细胞。”由此可见,方法有很多种,并非仅选项中所言。

3.从全文看,下列表述符合作者观点的一项是(3分)(  )

A.“病毒是在细胞之前出现的”这一说法是错误的,实际上病毒是在很久以前从它们的细胞中逃出来的基因物质。

B.病毒作为在很久以前从它们的细胞中逃出来的基因物质,一旦逃出就提高了独立的能力,能自我复制。

C.狂犬病和感冒病毒能感染的范围极广,它们对所有的细胞都起感染作用,免疫系统对它们无能为力。

D.把准确的基因附在经过处理没有感染性的病毒身上,使它进入有缺陷的细胞的基因疗法,可能用来修复癌细胞的DNA。

解析:D 本题考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A项,原文第九段中说:“有一种曾经很流行的说法,认为病毒是在细胞之前出现的。这种说法现在看来不太好。一种更可信的可能性是说,病毒是在很久以前从它们的细胞中逃出来的基因物质。”即作者认为前者不如后者有说服力,但不代表前者错误,后者是真理。选项中的理解显然是错误的。B项,原文第十段中说“随着时间的变迁,这些‘逃出来的基因’提高了独立的能力,能自我复制,”说明“逃出来的基因”提高独立能力是随着时间的变迁而形成的,而非选项中“一旦逃出就提高了独立的能力,能自我复制。”C项,原文第二段中说“狂犬病和感冒则是最明显的例外,它们能感染的范围极广”,虽然是“范围极广”,但也绝非“它们对所有的细胞都起感染作用,免疫系统对它们无能为力”。

 

【高分突破方案】

一、考点提示

对于论书类文本的考查,考纲明确规定“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 “重要句子” “筛选信息”。

所谓“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在论述类文章中,主要指的是:理解指代性的词和短语在文中所指的具体内容;理解非指代性的词和短语在文中的特定的表达意义,主要是概念的内涵义、概括义。

所谓“重要句子”,是指在文中起重要作用的关键性语句。如果不理解这些句子,就可能不理解某一部分内容,甚至难以理解全篇文章。

所谓“筛选信息”,是指从纷繁的语言材料中找出信息,提取主要信息,筛掉次要信息。所谓“整合信息”,是根据试题的要求,对筛选出来的信息源进行分类集中,重新组合,加以概括。论述类文章的重要信息主要是作者的观点。如果是辨析驳斥类的文章,还有对方的或其他人的不同观点。

二、考查形式

课表卷以主观题为主,有的省市的考卷也设置主观题。

这类试题的选项多数是对较大文字区间内容的转述,或对相同、不同信息的归纳、对比。

三、高分策略

(一)要树立5个意识

1.要树立题型意识。论述类文本的阅读是高考的必考试题,多年以来,已经形成了较为稳定的题型等考查方式。树立题型意识可以大大提高答题的速度和准确率,可以少走弯路。

2.要树立语境意识。试题中虽然大都是选择题,但是,对于每个选项正误的辨析,仍然需要语境意识,把选项还原到文本中,联系语境,确定其正误。切不可离开语境凭想当然。

3.要树立概念意识。基于文本特点,对于概念的考查便成了重中之重。对此,在正是做题前的整体把握的过程中就要有所关注,未雨绸缪。

4.要树立逻辑意识。论述类文章的特点就是逻辑性强,这就决定了试题的要对此进行重点考查。因此,在选项中,要特别关注诸如“大约”“将要”“可能”“已经”等限定性副词以及关联词语的使用。

5.要树立联系意识。整篇文章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试题所设计的诸多选项是从不同的角度对这一有机整体分析或判断。因此,这就必然会使它们之间产生千丝万缕的联系,我们可以借助于这一联系,采用求异法选出答案。

(二)关注设题8大陷阱

 

陷阱

选项表述特征

内容曲解

张冠李戴

某某的观点是

转化失误

误将肯定变否定,否定变肯定;已然变未然,未然变已然,或然变必然,必然变或然。

曲解原意

故意曲解原文意思

程度差异

以偏概全

全部、都;必然、一定;严重非常

推测有误

已经、将要、完成、成功、全部、都、一定

无中生有

原文中找不到依据;原文中有,却在不同位置

逻辑错误

混淆因果

因果的位置和原句是否一致 ;选项中的因与果在原文中是否在同一位置;之所以,就,只要……就……

偷换概念

增加减少一两个词,甚至是 “的” “了”等改变意思;或换一个相近的词语或句子以改变意思。

 

【高分实战演练】

说明:本试题满分120分,每小题10分;测试用时为60分钟。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数学与文学

潘国本

    数学,理性、阳刚;文学,感性、阴柔。数学,刚正、肃静;文学,随和、豁达。数学,深沉、内向,攻下费马大定理了,也没有几个人晓得这事;文学,热忱、张扬,孩子一句“鹅、鹅、鹅”,也会一千几百年红不够。

    数学与文学,一左一右,一南一北,天生有非常距离。

    比较起来,文学很像一个性情中人,很率性,情之所到,一根草,一棵树,一个梦,都能演绎成篇。在文学那里,将一池水往海里说,叫夸张;挖空心思将其写的天花乱坠,叫修辞,都被看好。平白、浅显地说一件事,叫白描;想方设法往深里说,叫哲理,都称功夫。说一个小故事,让人没法忘记,叫短篇小说;像《清明上河图》那样(但不用图),将一个城市的市井繁琐,编成长长的故事,叫长篇小说。一种情怀,抒发成高山流水或者孤鹜落下的,叫散文;这种情怀,如果还能酿成一杯茅台,叫诗歌。总之,无论什么话题,说了有趣,说了动情,说得别出心裁,说得点开人的情窦或心窍,都叫文学,都称创作。

    数学不是这样,数学是一本正经,不苟言笑,这里没有包涵,不讲妥协,只有铁面一张。既忌讳泡沫,也反对弯弯绕。数学不是说明问题,而是发现和解答问题。提问和答问是数学的两大发动机。提问越深,答问越简洁。越受人尊重。数学用的是另一种思维,一种不对即错的二元思维,过与不及都不允许。数学的较真过于迂腐。不妨让全世界的国家元首,考考中国中考的数学试卷,虽然他们都是天下俊杰,他们的文学都不会差,但是,能让那张卷子给出60分的,绝对是条好汉了。数学喜欢把一切重蹈覆辙交给计算机,把一切以往成就的继承,都叫学习。能称得上创作和发现的,台阶真的不低!

    数学说:你们会毫不在乎数量概念,比如“叶垂千口剑,干耸万杆枪”(宋·王祈)为了对仗,让十根竹竿共一片叶子,也称最得意的写竹诗?比如“霜皮溜雨四十围,黛色参天二千尺”(唐·杜甫),四十围的的竹子,直径大约7尺,区区7尺之径,要支撑两千尺高,可能吗?

    文学家哈哈大笑:先生过虑了,依你之见,那个“白发三千丈”“燕山雪花大如席”的,是不是也该唤他来替你磨墨、脱靴?孙悟空一个跟斗十万八千里,是不是也该实地丈量一下,看看究竟是在吹牛,还是缩水?

数学,硬邦邦的,一根筋,严格按照逻辑来办;文学,海阔天空,信马由缰老子的“大音希声,大象无形”是道理,惠子的“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和庄子的“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都成道理。

文学讲道理,举上三四个例子,就下结论了;数学讲理,对的就必须100%,即使一万个例子都对了,只要有一个例子出现了偏差,也一定不对。

    按文学思维“论道”,数学绝非文学的对手,但是文学归纳出来的东西,能全当真吗?

    数学,科学技术的教父;文学,文化艺术的养母。正是由于矛盾的万物构成了和谐的宇宙,包括数学与文学的两山对峙、二水分流,才成就了今日这等风光。

(摘自《知识窗》,2012年第10期)

    1. 下列关于数学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数学与文学各具特点,区别明显:数学理性、阳刚、肃静,深沉、内向;文学感性、阴柔、随和、豁达、热忱、张扬。

    B.数学是一本正经,不苟言笑,没有包涵,不讲妥协,只有铁面一张。既忌讳泡沫,也反对弯弯绕。不对即错。

    C.数学不仅是说明问题,而是发现和解答问题,提问和答问是数学的两大发动机。提问越深,答问越简洁,越受人尊重。

    D. 从数学的角度看,学习就是把一切以往的成就继承下来,而不是重蹈覆辙,在数学上,创作和发现要求很高。

    2.根据文本,对数学与文学的关系,概括有误的一项是(  ) 

    A. 数学侧重感念,强调逻辑性,它不会变通,是“一根筋” 的“二元思维”,它是科学技术的基础。

    B. 文学强调形象性,它惯于对客观世界进行艺术加工,可以使用夸张等手法来描摹事物,是文化艺术的基础。

    C.文学往往信口开河,扭曲现实,虽则超越了客观现实,却能够给人带来审美体验;数学老实忠厚,是值得我们信赖的朋友。

    D. 数学与文学它们各具特点,既矛盾,又统一,无所谓优劣,它们共同构成了和谐美妙的世界。

    3.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文学是个性情中人,对于任何话题都能说得有趣,动情,别出心裁,点开人的情窦或心窍。

    B.文学不太在乎数量概念,文学上的数字往往和实际有很大的距离,因此,我们不能将文学上的数字和现实对号入座。

    C.文学和数学讲理迥然不同,文学讲理只举上几个例子便可以下结论;数学讲理举例讲究无一例外,有一个例子出了偏差,就可能出现差错。

    D. 文学思维有其“论道”的优势,从这一点来看,数学绝非文学的对手,文学归纳出来的东西,也不能全当真。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隐秀”是南朝刘勰在其《文心雕龙》里提出来的,是他对意象这一美学范畴所做的又一个特质规定。秀,是指审美意象之鲜明生动、直接感人的性质。隐有两层含义,一是指审美意象所蕴含的思想情感内容出于文词概念、逻辑判断之外;二是指审美意象的蕴意不是直接的、单纯的、有限的、确定的,而是宽泛的、复杂的、丰富的和不确定的,具有多义性。刘勰之后,隐秀说作为审美意象的一个规定性确立下来。

    隐秀是对审美意象的内在规定,因而也是对戏曲文学创作的重要规定。秀的规定,使作品中的形象鲜明生动、直接感人,情节曲折而不失明畅,人物质朴而不失光彩,令人产生赏心悦目的审美感受;隐的规定,使作品中的境界千回百转、柳暗花明,主题深刻而不和盘托出,内容丰富而不一览无余,令人产生不厌百读的深厚韵味。具有隐秀规定的优秀作品,不仅是特定社会生活内容的真实反映,又具有超越时空的哲理、心理内涵的普遍性。人们在认读之时,似可直接触摸到创作者萌发动机时的心灵律动,又似可感知作者寄寓于意象之中的暧昧之情和宽泛之义。因此,这样的作品就具有意义的广延性和理解的弹性等特征,亦正因为此,它才经得起人们的咀嚼、回味,使人感到余味无穷,才能吸引人们去追索、探寻,进而生发探幽揽胜的惊快之感。中国古典名剧《琵琶记》、《西厢记》所以能够经世流传,即是因为它们的审美意象具有深远厚重的内涵,有隐约淡远之气而耐人寻味,有引人遐想的空灵而追人迷醉。它似乎混沌朦胧,却又具有无限的暗示性和丰富的启示力,使读者获得联想生发的广阔天地。

    在我们的现代戏创作中,审美意象隐秀的规定对许多人来说,显得比较生疏。也许是由于美学知识的忽略,也许是由于艺术功力的不足,也许是由于政治功利的短视,也许是由于传统创作思维定势使然,总之,在建国以来的现代戏作品中,我们还很难找出几部在隐秀观上可以称道的佳品来。许多作品是昙花一现,不说是图解政治,亦只是无有时代超越感的时事剧。它们停留在对生活现象的直接摹写和简单表现上,缺乏新意、过于浅露,很难成为传世之作。

    近年来的戏剧创作,由于当代审美意识的觉醒,人们开始超越浅层的社会政治道德是非的判断,走向对历史长河的动态观照和对人类内心宇宙骚动的精微探讨。作家一旦实现了这种对生活的超越,就会透过生活表象而有所发现,原来那意蕴深含的人生感、历史感和宇宙感,就在自家灵府之内,“悟性即在你的脚下”。人们亦同时发现,那些能够超越时间磨蚀而永葆其艺术生命力的优秀作品,原来与审美意象的象征性、多义性竟有如此的生命系联!隐秀,作为审美意象的—个重要规定,正在成为越来越多的剧作家们自觉遵从的美学追求。

    4.下列对于隐秀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隐秀”是刘勰在《文心雕龙》中提出的,是对意象这一美学范畴的内在规定,同时也是刘勰对戏曲文学创作的重要规定。

    B.隐既指审美意象所蕴含的思想情感内容超出文词概念,又指其蕴意具有多义性。秀是指审美意象鲜明生动、直接感人。

    C.隐秀的规定不仅使作品中的形象鲜明,情节曲折,令人产生赏心悦目的审美感受;而且使作品富有深厚的韵味。

    D. 自刘勰提出隐秀说后,隐秀说作为审美意象的一个重要规定被确立下来,正成为越来越多的剧作家自觉遵从的美学追求。

    5.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具有隐秀的作品,不仅真实地反映特定的社会生活,还具有超越时空的哲理、心理内涵的普遍性,读之使人感到余味无穷。

    B. 建国以来的现代戏或忽略了美学知识,或艺术功力不足,或政治功利短视,或传统创作思维定势,几乎未产生可称道的佳品。

    C.阅读具有隐秀的佳作,似可直接触摸作者的内心,又似可感知作者寓于意象中的情义,故此类作品具有意义的广延性和理解的弹性。

    D.审美意识的觉醒使近年来的戏剧创作,不仅有浅层的社会政治道德是非判断,还有对历史长河的动态观照及对人类内心的精微探讨。 

    6.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家超越生活,才能透过生活的表象而有所发现,意蕴深含的人生感、历史感和宇宙感就存在于作者自己的心中。

    B.《琵琵记》等作品的审美意象具有深厚的内涵、无限的暗示性和丰富的启示力,使读者能产生广泛的联想,故能经世流传。

    C.秀的规定,使作品形象生动感人、情节曲折、人物质朴,具有秀的作品经得起人们的咀嚼、回味,使人感到余味无穷。审美意象隐秀的规定对许多人来说,显得比较生疏。

    D.注重审美意象的象征性、多义性,才能使作品永葆艺术生命力;对生活直接摹写和简单表现、缺乏新意的作品,只能会昙花一现。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免疫系统为人体健康保驾护航已成为一种常识,然而,近年来的一系列重大发现却让所有人大跌眼镜:参与炎症反应、促进伤口愈合的免疫细胞竟然与肿瘤的恶化息息相关,它们会促进肿瘤生长,帮助癌细胞转移到其他组织里面去。

    要理解炎症与癌症之间的关系,首先得弄清两个基本问题:机体如何对入侵者作出反应;当炎症反应持续时间过长,正常的伤口愈合过程怎样加速癌变进程。如果你不小心踩到一颗钉子,一些细菌会乘机从脚底钻入身体,但它们无法在人体内兴风作浪,因为一进入人体,细菌就会受到一群免疫蛋白和细胞的猛烈攻击。参与防御的免疫蛋白除了抗体外,还有30来种补体蛋白,它们可以导致病菌溶解,而病菌一旦溶解,人体内的吞噬细胞就会出动,将病菌的残余部分吞食掉。一旦遇到不速之客,巨噬细胞和嗜中性粒细胞就会将它们整个吞下,消化掉。除了上述两种细胞,吞噬细胞还包括自然杀伤细胞、肥大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伤口的愈合除了要消灭入侵病菌,还需要血小板的参与:它们从充斥着血管的内间质层迁移至表皮破损处,使血液凝固。然后,在一些酶的作用下,大量蛋白质形成一个错综复杂的网络,将皮肤细胞固定下来。伤口开始结痂,皮肤又会长回原样,炎症战场也逐渐沉寂下来。不过,炎症反应有时并未真正停止。不仅是皮肤,任何组织都可能因为病原体、毒素或遗传损伤的存在而长期发炎,从而变成心脏病、癌症等疾病的“温床”。

    大量证据显示,慢性炎症与某些肿瘤的恶化有着密切的联系。1863年,德国著名的病理学家鲁道夫•魏尔啸在恶性肿瘤中发现了免疫细胞;1978年,意大利的阿尔贝托•曼托瓦尼在某些肿瘤附近,观察到先天性免疫细胞有聚集的倾向;1986年,美国的癌症生物学家哈罗德•F•德沃夏克指出,癌症是“无法愈合的伤口”。上世纪90年代末,英国的弗朗西丝•鲍尔克威尔研究了人体内的一种蛋白分子。这种分子类似于激素,是一种免疫信号分子,在浓度较高时,可以杀死癌细胞,因此科学家把它叫做肿瘤坏死因子(TNF)。但是,当低浓度的肿瘤坏死因子长期滞留于肿瘤中时,却可能起到截然相反的作用。在一次试验中,鲍尔克威尔敲除了小鼠身上编码肿瘤坏死因子的基因,使它无法合成肿瘤坏死因子。试验结果令人惊讶:小鼠竟变成了癌症“绝缘体”!她回忆道:“这一结果在科学界引发了一场‘地震’,所有把肿瘤坏死因子当作抗癌药物来研究的科学家都傻眼了,原本的抗癌分子一下子变成了癌症加速剂。”

    新发现并非对传统观点的全盘否定。实际上,免疫系统是一把“双刃剑”。这个系统的细胞和分子网络的复杂程度仅次于大脑,而且存在自相矛盾之处:有时它对癌症亮“绿灯”,但有时它又亮“红灯”。有些先天性免疫细胞,比如自然杀伤细胞,的确可以抑制肿瘤的生长。而其他免疫细胞,在平时都是消灭肿瘤的“正义之师”,只有当微环境处于炎症状态时,才有可能“助纣为虐”。而且,炎症反应并不是在所有器官中都会导致肿瘤的形成。关于炎症与通过血液扩散的癌症之间的关系还有待进一步确定。

    7.下列对“免疫系统”的说明,不准确的一项是(   

    A.免疫系统是保护人体免遭细菌入侵的保障系统。

    B.免疫系统复杂程度很高,仅次于人脑的复杂程度。

    C.免疫系统由免疫蛋白、自然杀伤细胞和血小板组成的。

    D.炎症是免疫系统对抗入侵细菌而引发的人体生理反应。

    8.下列对“免疫系统是一把‘双刃剑’”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免疫系统既可以保护人体健康,又会危害人体健康,即可以杀死有害细胞,也会杀死健康细胞。

    B.在正常情况下,免疫系统可以抑制杀死肿瘤;在炎症状态下,免疫系统又有可能加速肿瘤生长。

    C.免疫系统中的肿瘤坏死因子浓度高时可以杀死肿瘤细胞,在浓度低时,又反过来被肿瘤细胞杀死。

    D.炎症反应时间短,免疫系统就对肿瘤细胞亮“红灯”, 炎症反应时间长,免疫系统就对肿瘤细胞亮“绿灯”。

    9.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近年来,一系列的重大发现推翻了人们对免疫系统作用的传统认识。

    B.很早以前,科学家就在关注免疫细胞与肿瘤恶化之间的联系。

    C.对于入侵的细菌,免疫细胞负责溶解,免疫蛋白质负责吞噬。 

    D.任何组织都可能因为病原体、毒素或遗传损伤的存在而长期发炎,并导致形成肿瘤。

    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2题。

    经过二十多年的研究,科学家们终于发现:通过遵循特别设计的食谱,以节食的方式减少热量的摄入。可以抵御常见的疾病,而且能够延年益寿,活得更久。

    这种食谱被称为限制热量食谱。按照科学家的设计,它虽然是用普通的食物组成,但是所含的热量比一般食谱低30%。科学家们用老鼠做实验,一组实验鼠从一出生开始,就用这种特殊食谱来饲养,而另一组则用普通的食谱饲养。结果发现,用特殊食谱饲养的老鼠,比正常饲养的老鼠多活了最多40%的时间。

    既然如此,这样的结果是否适用于人类呢?为了搞清楚结果,美国威斯康星大学的生物学家早在二十多年前,就开始了用猕猴做实验。他们采取和老鼠实验同样的方式,来检验结果到底如何。由于猕猴的平均寿命达到27岁,而最大可以活到40岁,所以要等到实验结果水落石出,需要很大的耐心。

    如今,两项研究中有一项的结果终于出来了。这项实验是由威斯康星大学的里奇小考曼博士和理查德·温卓奇博士所领导的课题研究小组进行的。他们表示。限制热量的摄入,对生命具有诸多的好处,比如,能显著降低罹患糖尿病、癌症、心脏病和脑部疾病的风险。对于灵长类动物来说,还可以延缓衰老。

    尽管有批评者指出,目前得出这样的结论还为时尚早,但是,温卓奇博士在接受新闻媒体的采访时表示:“不管怎样,这显然是个非常好的消息。这一实验表明,限制热量摄入让一些动物活得更久,这个结论也适用于灵长类。也就是说,它很有可能也适用于人类。”

   到目前为止,在参加实验的猕猴中,正常饮食组的猕猴有37%已经老死,而限制热量摄入组的死亡率只有13%。

    饮食中减少30%的热量,这对一般人来说,是很少能做到的。正因为如此,生物学家们正在寻找能够模拟低热食品效果的药物,以期让我们不用省吃省喝、忍饥挨饿。也能达到相应的效果。在这些药物中,有一种叫做白藜芦醇,是在红酒中发现的。温卓奇博士说,他们对白藜芦醇的研究,令人欢欣鼓舞。因为研究数据显示,这种物质所起的作用,就像是限制热量摄入。

    而批评者并不打算接受这一猕猴实验结果。他们不觉得限制热量摄入能对猕猴的寿命起什么作用。他们说,根据威斯康星大学研究小组发表的报告,如果这一做法真可以延长寿命,那么限制热量摄人的猕猴组死亡率应该更低,但实际结果并非如此。尽管这组猕猴的确死亡率低些,但还不够显著。

    威斯康星大学研究小组则指出,有一部分限制热量摄入组中猕猴的死亡并非因为衰老,它们有些是在采血样时死于麻醉:有些死于胃胀,这种病哪个年龄层都有:有些死于子宫内膜异位。如果排除这些非衰老性的死亡,限制热量摄入的猕猴显然活得更久。

    一些生物学家认为,上述非衰老性的死亡个例的确应该剔除,但另一些科学家却持反对意见。美国得克萨斯大学健康科学中心的衰老研究专家斯蒂芬·奥斯塔德说,“如果不是因为衰老,有些猕猴的死亡也许恰恰是限制热量摄入造成的。这一结果好像很不确定,我不知道他们为什么不等得久一点,再拿出来发表。”

(摘自《知识窗·饿出来的长命百岁》,2012年第10期,有删改)

    10.下列对于限制热量食谱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限制热量食谱,虽然是用普通的食物组成,但是所含的热量比一般食谱低,实验证明了使用这种食谱配制的饲料可以延长老鼠的寿命。

    B. 实验表明,限制热量食谱对生命具有诸多的好处,比如,能显著降低罹患糖尿病、癌症、心脏病和脑部疾病的风险,还可以延缓衰老。

    C. 温卓奇博研究发现,白藜芦醇能起到与限制热量摄入相似的作用,让我们不用省吃省喝、忍饥挨饿,同样也能达到延长生命的效果。

    D.美国衰老研究专家斯蒂芬·奥斯塔德对限制热量食谱延缓衰老的说法持反对意见,认为应当进行进一步的实验。

    11.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科学家们发现,通过遵循特别设计的食谱,以节食的方式减少热量的摄入,可以抵御常见的疾病,而且能够延年益寿,活得更久。

    B. 为了弄清节食是否能够延长人的寿命,美国威斯康星大学的生物学家用猕猴做实验,但是,由于猕猴的寿命较长,尚未得出最后的结论。

    C.猕猴实验得出的限制热量能够延长寿命的结论令人欣喜,但是,由于带有一定的片面性,因此,有批评家反对。

    D. 猕猴节食实验表明,限制热量摄入让一些动物活得更久这个结论也适用于灵长类,这就意味着它也适用于人类。

    1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即使动物实验能够成功,也不能肯定地得出限制饮食、控制人体热量的摄入能够延长生命的观点。

    B.老鼠的实验证实了限制热量摄入能够延长生命,温卓奇博士坚持猕猴的实验证实了控制食物热量摄取能够延缓灵长类动物的缓衰老的观点。

    C.科学家主要是通过老鼠和猕猴的实验来证明限制饮食延长寿命的观点的,部分科学家并不认同这两个实验的结论。

    D. 节食延长寿命的结论,虽然经过了相关的实验和论证,但是,还没有最后形成也一致的意见,有待于进一步的实验和论证。

 

答案及解析

一、

1. C  (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能力,能力层级为B级。“数学不仅是说明问题,而是发现和解答问题”有误,原文是“数学不是说明问题,而是发现和解答问题”。)

2.C   (本题考查内容要点的概括的能力,能力层级为C级。“信口开河,扭曲现实”和“是值得我们信赖的朋友”属于无中生有,故而错误。)

3.C  (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信息的能力,能力层级为C级。“就可能出现差错”不符合原文,原文是“只要有一个例子出现了偏差,也一定不对”)

二、

4.A   (“是刘勰对戏曲文学创作的重要规定”错误,隐秀“是对戏曲文学创作的重要规定”是作者的观点。)

5.B   (“几乎没有产生出可以称道的佳品”错误,应为“在隐秀观上可以称道的佳品很少”;C因果倒置;D原文为“超越浅层的社会政治道德是非判断”。)

6.C  (应为“具有隐秀的作品”。)

三、

7.C  (C项表述过于绝对,从全文来看“免疫系统”至少应包括免疫蛋白、免疫细胞、血小板和酶等物质。)

8.B  (A项“杀死健康细胞”在文中没有依据。C项文章说是“助纣为虐”,并非“被肿瘤细胞杀死”。答案区域在文章的最后一段。D项文章说“有时”,而不是一定。答案区域在文章的最后一段。)

9.B  (A不符合文意。原文说“新发现并非对传统观点的全盘否定”。答案区域在文章的最后一段。C关系颠倒了,应该是“免疫蛋白质负责溶解,免疫细胞负责吞噬”。答案区域在文章的第二段。D不符合文意,原文说“炎症反应并不是在所有器官中都会导致肿瘤的形成”。)

四、

10.B  (本题考查理解文章重要概念含义的能力,能力层级为B。“延缓衰老”仅限于“灵长类动物”,而非所有“生命”。)

11.D  (本题考查筛选文章相关信息的能力,能力层级为C。 “意味着”说法太绝对,原文是“很有可能”。)

12.C  (本题考查分析综合的能力,能力层级为C。“不认同这两个实验的结论”不正确,原文仅提及对老鼠的实验的“不同意见”。)


点击更精彩!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更多
    • 姓名: *
    • 评论内容:
    • 验证码: *

    • 请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损害国家利益、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的评论
    • 用户需对自己在使用本站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直接或间接导致的)
    • 本站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
    •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版权申明 | 作文网 |

    地址:中国江苏 网监备案:32092502000081 E-mail:[email protected] 站长:陆浩
    编辑部、作文QQ群:228658618 通联部QQ:390008545 技术部QQ:81263931 版权所有©冠华作文网
    万网”提供技术支持 苏ICP备060052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