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考点百题训练系列之现代文阅读
第三辑
(二十一)
我走过湖畔山林间的小路,山林中和小路上只有我,林鸟尚未归巢,松涛也因无风而暂息怒……突然间听到自己的身后有脚步声,这声音不紧不慢,亦步亦趋,紧紧地跟随着我。我暗自吃惊,害怕在荒无人烟的丛林间碰上剪径者。回过头来一看:什么也没有,那声音是来于自己的脚步。
照理不应该被自己的脚步声吓住,因为在少年时代我就在黑暗无人的旷野间听到此种脚步声。那时我住在江边的一个水陆码头上,那里没有学校,但两里路我村庄上有一位塾师在那里坐馆,我只能去那里读书。那位塾师要求学生苦读,即使不头悬梁,锥刺股,也要“闻鸡起舞”,所谓“闻鸡起舞”就是在鸡鸣时分赶到学塾里去读早书。农村里没有钟,全靠鸡报时。“雄鸡一唱天下白”,那是诗句,实际上鸡叫头遍时只是曙色萌动,到天下大白还有一段黎明前的黑暗。我在这黑暗中向两华里之外的学塾走去,周围寂静无声,却听到身后有沙沙的脚步声,好像是谁尾随着我,回头看时却又什么也没有。那时以为是鬼,吓得向前飞奔,无论你奔得多快,那声音总是紧紧相随,你快它也快,你停它也停。奔到学塾里上气不接下气地告诉塾师,塾师睡在床上教导我说:
“你不要怕鬼,鬼不伤害读书人。你倒是要当心人,坏人会来剥你的衣裳,抢你的钱。“
老师的教导我终身不忘,多少年来我在黑暗的旷野中行走时从来不怕鬼,只怕人,怕人在暗地里给你一拳,或者是背后捅你一刀。不过,这种担心近年来也淡忘了,因为近年来我很少在黑暗的旷野中行走,也很少听到自己的脚步声。
是的,我听不到自己的脚步声已有多年了,多年来在繁华的城市里可以听到各种各样的奇妙的声音:有慷慨陈词,也有窃窃私语;有无病的呻吟,有无声的哭泣;有舞厅里重低音的轰鸣,也有警车呼啸着穿城而过……喧嚣、轰鸣、什么声音都有,谁还能听到自己的脚步声?
要想听到自己的脚步声,好像必须是在寂寞的时候、在孤苦的时候、在泥泞中跋涉或穿过荒郊与空林的时候,这时候你才能清晰地听到自己的脚步声:那么沉重、那么迟疑、那么拖沓而又疲惫。踯躅不前时你空有叹息,无故狂奔后又不停地喘息。那种脚步声还会清楚地告诉你,它永远也不可能把你送到你心目中的地。
在都市的喧嚣声中,凡夫俗子们不可能听到自己的脚步声,你一出门,甚至不出门便可听到整个的世界有一种嗡嗡的轰鸣,分不清是哭是笑是哽咽,分不清是争吵不休还是举杯共饮,分不清是胡言乱语还是豪言壮语,分不清那事物到底是假是真,分不清来者是哪个星球上的人。弄到最后你自己也分不清自己了,人人都好像不是用自己的脚在走路,而是被一种看不见的力量在向前推。很难听得见自己的脚步声了。只听得耳边呼呼风响,眼前车轮流通滚滚,你不知道是在何处,忘记了是从哪里来,又到哪里去。行动就是一切。
偶尔回到空寂的林间来,又听到了自己的脚步声。听到这种声音的时候,似乎觉得有一种各煦的风,一股清冽的水穿过了心头。好像又回到了青少年时代,好像又回到了孤寂的时候。仔细听听,还是那从前的脚步声,悠闲而有些自信,只是声音变得更加轻微,还有疲惫之意。是的,我从乡间走来,走过泥泞的沼泽,走过碧野千里,那脚步当然会失去原有的弹跳力,可它还是存在着,还是和我紧紧相随,有这一眯也就聊以自慰了。我不会希望那脚步把我送到我心目中的目的地,那个目的地永远也不会到达的,如果我能到达的话,后来者又何必去跋涉?
心中的目标虽然难以达到,脚步却没有白费,每走一步都是有收获的。痛苦是一种收获、艰难是一种收获、哭泣也是一种必不可少的体验,要不然你怎么会知道欢乐、顺利和仰天大笑是什么滋味?能走总是美好的。我不敢多走了,在湖边,岩石上坐下来,想留下前面的路慢慢地走,不必那么急匆匆地一下子就走完。
太阳从不担心明天的路,一下子便走到了水天相接处,依偎在一座青山的旁边。我向湖中一看,突然看见有一条金色的光带铺在平静的湖水上,从日边一直铺到我面前,铺到我脚下的岩石边,像一条宽阔的金光大道一直走到日边,走到天的尽头,看起来路途也不遥远,走起来也十分方便。这种景象我见过多次了,它是一种诱惑,一种人生的畅想曲,好像生活的路就是一条金色的路,跃身而下就可以走到天的尽头,走到你心中设想的目的地。可你别忙,你只须呆呆地在岩石上多坐片刻,坐到太阳下沉之后,剩下的就只有一片白茫茫的湖水,你没有金光大道可走,还得靠那沉重的脚步老老实实地挪向前。
(选自《北京文学》,有改动)
1、文章开篇写现实亲历的一场惊骇,又写了少年读书时代为自己脚步声所惊吓的回忆。这样写有什么作用?(5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联系上下文分析“在都市的喧嚣声中,凡夫俗子不可能听到自己的脚步声”的原因是什么?(5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两次提到那脚步声永远不可能把你送到你心中的目的地。“心中的目的地”是什么?为什么送不到?(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年轻时的脚步声与现在的脚步声各有什么特点“简要分析文章结尾一句话的含义。(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十二)
古老阳光的末日
汤姆·哈特漫著 马鸿文译
①大约900年前,欧洲人和亚洲人发现地下的煤矿并开始燃煤。煤就是古时植物垫的最表层——储存了三亿年之久的阳光;经由燃煤,人类第一次能够使用那些在远古储存下来的阳光能源。
②煤的开采减少了他们对当时阳光的依赖,使他们能铲掉更多的林地以转为农地,因为他们已不再完全依赖树木作为热源。愈来愈多的农地可以生产更多的食物,因此世界人口就从公元1000年左右的5亿,增加到公元1800年时的10亿人口。
③这是人类历史上的重要分水岭,我们的祖先从此刻开始依赖地球的阳光储蓄户头。周为可使用数亿年前储藏的阳光,他们开始在食物、热源及其他物质上,消耗比每天照在地球上的阳光所能供给的更多的资源;人口增长也超过人类只使用当时的阳光来作为能量及食物来源时地球所能负荷的量。
④如果我们祖先过早地用尽了煤,大自然就会接手控制他们的人口数。相反地,我们的祖先又发现了另一种可攫取的“银行户头”,另一种古老阳光的积蓄:石油。石油是数亿年前沉入海底的植物体因陷于地底下受到压力而形成的。
⑤石油,另一种被捕捉的阳光,约在1850年,于罗马尼亚第一次被广泛使用;而真正的盛行,则始于1859年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的泰特斯维尔发现石油时。当时的世界人口仅10亿出头,所赖以维生的根本来源,包括进入农作物和动物牧料的新鲜(即当时的)阳光,以及供燃烧开采自欧、亚、北美洲地底的煤而挖出的古老阳光。
⑥石油显然不止是一种燃料,进入20世纪以来,阳光储存的消耗更大了。石油可用以生产人造纤维(尼龙、人造丝、聚酯)、建栖身之所的树脂,以及(几乎可做任何事,包括为这本书打字的键盘)塑料。因为可直接用石油制造衣服,放羊的牧地和棉花田的需求减少,于是更多的非食物农地便可转为生产食物。
⑦食物供给的大跃进,使得世界人口猛增。1987年时的50亿人口,已使人类成为地球上总质量最大的生物物种;而于1990年左右,我们成为数量最多的哺乳类,甚至超过鼠类。就代表地球所有可用的食物与能量总和的“净初级生产量”而言,40%以上为人类所消费,此外,我们还使用了50%以上的淡水资源。换言之,地球上其他每一种植物、动物都得为被人类剥夺之后所剩无几的资源而你争我夺。
⑧我们已造成了一个资源过度开发而且拥挤的世界。之所以如此,乃是借由消费古老阳光,将之转换为现代食物,再以这些食物供养更多的人。
⑨如果没有古老阳光的使用,地球所能维持的人口数约在2.5亿至10亿之间,也就是在石油与煤发现之前地球曾供养的人数;也就是说,若失去了石油与煤,50亿人口将会饿死。
(摘自《古老阳光的末日》,上海远东出版社,2005年1月)
1.对文中“这是人类历史上的重要分水岭”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约900年前,欧洲人和亚洲人发现地下的煤矿并开始燃煤。
B.人类第一次能够使用阳光能源。
C.人们能铲掉更多的林地以转为农地,已不再完全依赖树木作为热源。
D.世界人口就从公元1000年左右的5亿,增加到公元1800年时的10亿。
2.根据文章的内容,给“古老阳光”下定义,正确的一项是
A.“古老阳光”是人类第一次使用那些在远古储存下来的阳光能源。
B.“古老阳光”是约900年前,欧洲人和亚洲人发现煤矿并开始把它当作能源。
C.“古老阳光”是约在1850年,于罗马尼亚第一次被广泛使用的石油能源。
D.“古老阳光”是约900年前和约1850年,人们先后发现的煤和石油能源。
3.下面对“世界人口猛增”的原因推断最正确的一项是
A.煤的开采——减少了对当时阳光的依赖——铲掉更多的林地以转为农地——食物供给的大 跃进。
B.使用那些在远古储存下来的阳光能源——在食物、热源及其他物质上消耗比每天照在地球 上的阳光所能供给的更多的资源——食物供给的大跃进。
C.发现地下的煤矿并开始燃煤——发现石油并开始作为能源——食物供给的大跃进。
D.石油的发现和使用,用以生产人造纤维(尼龙、人造丝、聚酯)、建栖身之所的树脂,以及塑料——可直接用石油制造衣服,放羊的牧地和棉花田的需求减少——更多的非食物农地可转为生产食物——食物供给的大跃进。
(二十三)
南方落雨北方落雪
黑 白
南方落雨,北方落雪。
雨总是落在秧青色的南方,落在姑苏寒山寺、徽州西递村,落在秦淮河的灯影里、富春江的柔波上。打湿了鱼鳞瓦风火墙草顶屋吊脚楼,打湿了衡山庐山峨眉山雁荡山,打湿了太湖洪湖洞庭瑚鄱阳湖,打湿了白娘子的断桥、李煜的雕栏、唐伯虎的桃花、温庭筠的青衫。梅子黄时雨,黄梅时节家家雨,寒雨连江夜入吴,巴山夜雨涨秋池——这是南方的雨啊。在江南三月杏花村一蓑纷飞的细雨中,我们看见严凤英赤脚在青草池塘畔“打猪草”,那清甜婉转的黄梅调让人想起南方的故乡的炊烟牧歌与青梅竹马。
雪总是落在赭黄色的北方,落在长安马嵬坡、黄河风陵渡,落在乾陵黄土塬下、边关烽火台上。覆盖着平遥老宅草原敖包黄土窑洞四合大院,覆盖着天山阴山昆仑山祁连山,覆盖着渭河黄河塔里木河绥芬河,覆盖着蔡文姬的斗篷、穆桂英的战袍、苏武的额发、成吉思汗的墓草。大雪满弓刀,燕山雪花大如席,雪落黄河静无声,飞雪连天射白鹿——这是北方的雪啊。在胡天八月即飞雪的天空下,秦腔总是如狼烟般冲天而起,那是苦难生命的呐喊,如暴风雪般抽打得我的脸与心像刀割一般痛。
温暖湿润风调雨顺的气候让南方人民种稻植桑,酿酒水纺丝绸,富足的生活又让南方的才子佳人多如鸳鸯蝴蝶。南方文人显得轻薄小气无病呻吟,总是和秦淮八艳红楼裙钗之类的红粉佳人藕断丝连。那李煜做了一国之君,把所有的心思全花在吟风弄月捏弄三寸金莲上,这样的国岂有不亡不破之理?
寒冷干旱让北方多风光,常常是荒沙千里寸草不生。风不调雨不顺的气候给人类的生存雪上加霜,恶劣的生存条件造成了强硬的民魂。只有狂风才吹得起猎猎大纛,只有苦难才塑得出坚毅筋骨。北方的男人站起来顶天立地更多的是硬汉,那些在血河里沉浮在沙场上拼杀的男儿出人头地成了杀人如麻的一代枭雄,发生在北方冰天雪地里的故事哪一个不令人荡气回肠,南方的才子北方的将,一部中华民族史就是北方游牧民族与南方农耕民族纷争与融合的历史。
在北方的餐桌上,北方男人的好胃口又一次让我目瞪口呆,手抓肉扯羊腿地饕餮(传说中的一种贪残的猛兽,常见于青铜器上,用作纹饰,称为饕餮纹)之后,一个个还端起比脑袋还大的家伙再吞两碗羊肉泡馍,然后拍拍手走向风雪迷漫的大漠,去对抗风沙一样粗粝的生存。而南方的男子吃什么呢?米饭,豆浆、牛奶——我身边那些离开空调、私家车、银行卡就没法活的上海男人更是吃巧克力甜点,品法国干红,然后用纸巾拭净嘴角,挽着衣香鬓影的漂亮美眉去看《花样年华》。
南方落雨北方落雪是地理不同的结果,西高东低的地势造成南北温差。当西伯利亚冷空气横扫中国大陆便是北国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南方落红殆尽黄叶萧萧,这便是冬天。立春以后南方沿海湿润季风以持久的恒心一点一滴地向北方反攻,进入盛夏。但紧接着北方寒流开始频繁活动,一阵阵清凉秋风是它们打入南方的“先遣部队”,紧跟着的是一股又一股无情冷漠的“百万大兵”,不久又将占领南方。
北方的雪融进黄河里,黄河岸边走着骆驼与牦牛;南方的雨流进长江里,长江岸边腾飞起孔雀与凤凰。北方的黄河像男人,是龙的子孙;南方的长江像女儿,是凤的传人。黄河长江最终在茫茫的大海上热烈拥抱。那一片无垠的蔚蓝色是北方和南方所共同向往的——因为,南方北方都在同一片国土之上。
1.仔细阅读第二段和第三段,找出最能表现“南方落雨”和“北方落雪”不同特点的两个动词,分别写在下面的空格中。(4分)
最能表现“南方落雨”的特点的动词是 。
最能表现“北方落雪”的特点的动词是 。
2.作者对“南方落雨”和“北方落雪”作了比较,请你归纳后回答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比较的?(6分)
3.第五段中,作者说“南方的才子北方的将”,他有什么理由 (6分)
4.最后一段文字对全文来说,在内容上和结构上各有什么作用?(6分)
(二十四)
什么是"和谐社会"?社会学认为,社会是由人群组成的一种特殊形态的群体形式,是相当数量的人按照一定的规范发生相互联系的生活共同体,它的特征之一是具有结构性。 而社会结构是指社会系统的各组成部分和社会体系中诸要素之间比较持久、稳定的相互联系模式。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生活的各个领域和部分都紧密联系,互相协调,整个社会才能始终保持有序和谐的状态。所以,"和谐社会"就是说社会系统中的各个部分、各种要素处于一种相互协调的状态。"和谐社会"实际上是一种整体性思考问题的观点,要求我们在把工作拓展到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各个方面,运用政策、法律、经济、行政等多种手段,统筹各种社会资源,综合解决社会协调发展问题。 著名的政治学家亨庭顿关于现代化引起不稳定、现代化伴随着风险的观点已经得到了许多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经验的验证。即在现代化起飞的时期(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过渡时期),是进入社会结构错动、社会问题增多、社会秩序失范、社会风险易发的时期。我国社会转型正面临关键的临界点,即进入了社会发展的矛盾凸显时期,也就是社会失调时期。这种由社会结构内部不协调而产生矛盾、冲突或人们的无序互动导致的紧张状态而产生的压力,称为社会张力。当社会张力的能量逐步积蓄起来,会对社会结构形成巨大的冲击力,并在社会结构最薄弱的环节释放出来。而这种无序的社会力量爆发就是社会危机或叫社会风险。 这十几年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最快的时期,也是人民群众得实惠最多的时期,但并不是各方面完全协调发展的时期。我们的主要精力一度集中在经济建设上,而忽略了各种社会问题,有的人在GDP崇拜下,只讲效率而忽视了公平,使社会问题有积压、增多的趋势,甚至以牺牲一个阶层(群体)的利益去满足另一个阶层(群体)的利益。形成了诸多社会不稳定因素,使社会运行不顺畅。正是在这种社会背景下,提出了"和谐社会"的问题。 要建设和谐社会,自然地涉及作为执政党解决这些社会问题的能力。提高我们党的执政能力,就必须提高我们党整合社会结构、社会利益、社会关系等等能力。因此,作为社会主义国家的执政党,必须按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从社会整体利益和人民长远利益出发,正确引导和处理各种社会矛盾!尽可能将社会转型的代价降低到最低程度,使整个社会结构协调与和谐,顺利渡过社会发展的阵痛期。 (节选自《百科知识》2005.4) 1.根据原文,下列对"和谐社会"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和谐社会是指相当数量的人按照一定的规范发生相互联系的生活共同体。 B.和谐社会是指社会各领域和部分都紧密联系,互相协调,构成有序和谐的状态。 C.和谐社会是说社会系统中的各个部分、各种要素处于一种相互协调的状态。 D.和谐社会也是一种整体性思考问题的观点,它要求兼顾各方,运筹得当,协调发展。 2.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和谐社会是建立在稳定的持久的独立的社会结构基础之上的。 B.经济发展快速迅猛,人民群众得到实惠,整个社会必然发展和谐。 C.和谐社会是针对社会转型时期通常伴随的不稳定这一特定现状而言的。 D.社会发展所带来的阵痛是每个社会必然要经历的,是任何人都不能改变的,也是无能为力的。 3.根据文本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与"小康社会"相比,"和谐社会"更应是我们的奋斗目际。"小康社会"强化的往往是经济指标,"和谐社会"则是综合社会各要素而提出的目标。 B.陶渊明笔下的那个既稳定又怡然自乐的物质贫乏的世界绝对不是我们当今"和谐社会"的理想。 C.构建"和谐社会"就是要即时发现影响社会和谐的因素,避免各种社会矛盾的产生,使社会始终在良性状态下运行。 D.构建和谐社会,是对我党执政能力的一大考验,必须整合各类社会资源,使之回到有序发展的轨道上来。
(二十五)
(1)父亲是3天前的一个下午到家的,当时无人在家,他搁下背篼蹲在门口抽叶子烟。楼上的张婆以为是盲流,喝斥他走开。我向父亲求证此事时,他像犯了错的孩子,局促地搓着双手,目光游移,嗫嚅着说:"下次,我一定要穿周正一点。" (2)家里不宽敞,我们把父亲和儿子安排一间屋里,父亲进屋不久,我就听见巴掌落在脸上的"啪"声,开门一看,见儿子正大吵大闹:"你脏,你脏,不准你亲我,滚出去。"我对儿子动了武,妻子对我怒目而视。父亲垂着手,呆呆地站在一旁。这一夜很晚还听见父亲辗转反侧的声音。 (3)次日早晨,妻用不友善的腔调对父亲交待:"茶几上有好烟,有烟缸,别抽叶子烟,别乱抖烟灰,别动音响,别动气灶,别动冰箱,别动电视......"父亲谦恭地说:"叫我动,我也动不来的。"中午我俩回来,看见满地的水,父亲正蹲在地上,拿着帕子,手忙脚乱地擦地板。妻子一甩手进了卧室,"砰"地一下关了门。父亲便立即又像做错了事一般,不知所措起来。 (4)下午下了一场小雨,下班回来不见父亲。父亲回来时,湿漉漉的头发搭在皱纹堆砌的额头,松树皮一样的手提着一个塑料袋。他鞋也没有脱就进了屋,妻子"哼"了一声,又进了卧室。 (5)"我去买东西了,不会买,也不知你们缺啥,就琢磨着买了这些。" (6)父亲说:"蜂蜜治胃病,你记着,一早一晚都要喝一勺。她是用脑的人,核桃粉补脑,孙儿胃口不好,瘦,就给他买了健脾糕,吃了开胃。" (7)父亲最后从贴身衣兜里拿出一个塑料袋,说:"这5000块钱是我卖猪攒的,都攒3年了。我用处不大,你拖家带口的用得着,拿着。我明天就回去了,你有空就回来,看看你妈的坟,你爷的坟。没空回来,爸也不怪你,你们忙,单位纪律严呢!"说完了父亲笑了一笑,摸出叶子烟,正要点,可能想起了妻的交待,又揣了回去。 (8)父亲执意要走。怎么留也不行,我决定叫辆出租车送他回去。 (9)一生都没坐过小车的父亲不知怎么打开门,他的手在车门上东摸西摸,一脸尴尬。我上前一步,弯下腰来,打开车门,侍候父亲坐进车,再为他关上车门。父亲伸出头来,一脸的幸福,他说:"儿啊,爸算是村里最有福气的人了。"说完,抬手抹着眼圈,憨憨地笑着看我,我刹时百感交集。 (10)活在世上,活在城里,活在官场,我在许多人面前弯过腰,为许多人开过车门,但从没有为父亲弯腰开过车门。父亲是农民,我是干部,父亲是庄稼人,我是城里人,父亲这辈子已无法超越我们的高度 [1] [2] [3] 下一页
上一篇文章: 高考语文考点百题训练系列之现代文阅读(2)
下一篇文章: 高考语文考点百题训练系列之现代文阅读(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