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华作文网: 为了一切学生,一切为了学生!
冠华作文网祝愿:天下学子金榜题名!
网站首页
高考导航
教育资讯 | 网络信息 | 网络作文 | 竞赛作文 | 小考频道 | 中考频道 | 高考频道 | 考后点睛
英语特区 | 教师频道 | 家校互动 | 网站社区 | 同行作文 | 帮助中心 | 在线留言 | 设为首页
高中作文 | 高中佳作 | 作文素材 | 专家指导 | 阅读训练 | 满分作文 | 作文预测 | 高考真题
站内搜索
文章

相关栏目

最新文章

图片主题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文章 下载 图片
 
您现在的位置: 冠华作文网 > 高考频道 > 满分作文 > 正文         ★★★
在传统文化沃土上,结出创新与自信之果(全国新高考卷)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22/7/2 7:08:45 信息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我要投稿

在传统文化沃土上,结出创新与自信之果(全国新高考卷)

画中青峰叠嶂,绿水隐现;舞者眉眼锋利,绛唇高髻,利落甩袖,隐入画中……还记得虎年春晚上那曲《只此青绿》吗?在“静待”“望月”“落云”“垂思”“独步”“险峰”“卧石”等动作中,在展卷、问篆、唱丝、寻石、习笔、淬墨、入画七大篇章中,诉说着《千里江山图》的前尘往事,让“叹为观止”“流连忘返”在瞬间刷爆了弹幕。

这给我们很多启示——时空转盘道不尽文化的传承,一颦一笑、一笔一画都是中国之美的壮丽风景。5000年文化源远流长,孕育出朵朵奇葩,诗词歌赋、传统节日、书法绘画、卷轴古籍……她们历经岁月长河的洗礼而弥新,是我们寄存在时间深处的礼物。

其实,从火出圈的故宫文创、成为“网红”的三星堆文物,到轻抚古琴、弹拨琵琶唱响饶舌rap,近年来兴起的国风热早就证明传统文化蕴含的巨大潜力。在新时代,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具有格外深沉而重要的意义。

首先,自己的才能是世界的,否则就会成为亦步亦趋、千篇一律的模仿。正如有位建筑家主张,要改变“千城一面”的模式,必须赋予建筑以理想和精神。而这种理想与精神,往往需要向历史中要答案,如此才最能体现一座城市的风格、气质、特色。反观不少古镇,游客们为了追寻文化韵味而去,却往往只能找到“小桥流水石板路,烤串鱿鱼臭豆腐”。当文化成为了一种为了迎合消费主义而符号化的景观,不仅游客会失望,产业也难以可持续发展。

更进一步说,文化是心灵的原乡,是一座城市,乃至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人的通感与记忆。这如乡音一般,是融在血液中的。无论宏观的建筑、风景,还是微观的美食、服装,倘若能把文化融于其中,发挥其心灵抚慰、情感按摩的“疗效”,给人以安全感、归属感,或者唤起心中的某些美好情愫,便可以成为在这个快节奏时代里的一份心灵栖息地。看似抽象,却是当下很多人的生活刚需。

此外,文化也是对外交流与传播的语言,它帮助我们扫清实体的与意识的路障,以更加自信包容的姿态,更深度地融入世界。还记得刚刚结束的北京冬奥会吗?从融入传统文化元素的冬奥场馆、吉祥物,到开幕式上惊艳全场的“二十四节气倒计时”“黄河之水天上来”等中华文化展示,在传统文化的加持下,中国风吹响世界,讲述着匠心独运的“东方故事”,呈现着中国文化和冰雪文化、奥运文化的完美融合。这些,是中国送给世界的礼物,也注定世界上将有越来越多的人,为中华文化的魅力所倾倒。

就在几天前的63日,“端午安康”成为了我们的共同语言。端午节蕴含的“爱国爱民”“祛病防疫”等内涵,被赋予了鲜明的现实意义,成为人们心中一份真挚的期盼。而《端午奇妙游》等节目,也借助现代科技的力量,以新颖的形式,让传统节日重焕生机,成为各个年龄段人们追捧的对象,凝聚起浩然气正、阳光向上的端午氛围。

这启示我们,要相信优秀传统文化的韧性中,蕴含着自我更新与健康生长的能力;同时,也要在文化与生活、传统与现代之间搭起桥梁,借助现代的东风,吹起文化的芬芳,让文脉传承弦歌不辍,滋养民族的文化自信,也滋养我们心底的精神力量。


点击更精彩!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更多
    • 姓名: *
    • 评论内容:
    • 验证码: *

    • 请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损害国家利益、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的评论
    • 用户需对自己在使用本站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直接或间接导致的)
    • 本站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
    •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版权申明 | 作文网 |

    地址:中国江苏 网监备案:32092502000081 E-mail:[email protected] 站长:陆浩
    编辑部、作文QQ群:228658618 通联部QQ:390008545 技术部QQ:81263931 版权所有©冠华作文网
    万网”提供技术支持 苏ICP备060052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