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畏,自然的力量
在强大的自然面前,人类,只是一个小小的角色。在生命的舞台上尽情舞蹈,却也无法改变最终离去的凄凉。任日月交替时光飞逝,我们在生命的演进中苍老了自己,也创造了辉煌。
自然界,是所有生物共同存在的地方,不需要刻意它的运行规律,自然界的伟力,我们无法扭转。
南太平洋小岛上的小龟从出生那一天就决定了与死神的抗衡。自然的法则向来都是这样,弱肉强食,优胜劣汰,却被好心的游客轻易打破。救了一只小龟,让其它小龟命丧黄泉,即使是善举,在自然面前,也显得苍白而无法原谅。
所以,我们该去敬畏,自然的力量。
曾看过一部电影名为《帝企鹅日记》,记录的是南极生活的一群可爱生物,可拍摄的工作人员在讲述这段经历时却告诉我们,那个属于企鹅的世界,他们,只是去记录一种别样的生活,绝不对企鹅作任何恶意善意的干涉,哪怕看到一只企鹅掉在冰峰中被饿死;哪怕看到小企鹅被天敌捉去;哪怕看到多少残忍悲痛,他们都只能是一个旁观者。只因为,他们敬畏自然的力量。
学会去敬畏一些东西,对时光、对美、对生命。社会在发展,人类在成长,可保持敬畏,才不会迷失了方向。任春花开了又谢,任夏雨来去匆匆,任秋风诉尽苍凉,任冬雪捂热希望。我们都是自然万物中的过客,也许正如苏轼所吟唱的那样“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可心中怀着一种对自然的敬畏,认真对待生命中的每一天,即使渺小,也照样精彩。
敬畏自然,则物与我皆无尽也。
世界上,有些东西我们可以改变,如逆境如挫折如悲伤,它们让我们内心伤感,可昂头走过,便是成功的必然。
世界上,也有些东西我们不能改变,像时间像生命像自然。所以,我们无需挣扎,也不用抱怨,怀着敬畏的心面对自然的力量。无论明日还是今朝,做好我们自己,任时光流逝生命兴衰自然改变,心和谐,就是永恒。
敬畏,自然的力量,我们不必去干涉什么,就如同南太平洋岛上的小龟一样,无人拯救,一样可以茁壮成长。
评析:这篇文章的题目是《敬畏,自然的力量》,这是所给材料的本意,也是全人类的共识。文章观点鲜明,前后照应,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善举≠拯救
有时你一个善意的举动,或许并不能拯救一个或一群生命,相反,你会让它们万劫不复,就如那个游客一样,本是出于善心去拯救一只小生命,却不曾想,他因此而使几乎所有的小龟成为老鹰的口中之食。
或许这个游客的心理是人类常有的,对于弱小的,没有任何抵御能力的生命他们总会倾其所能去帮助它们,而他们却不知道,这样的溺爱或善心总会让它们有那样一种依赖的心理,到最后却和人们的初衷背道而驰。
对于一个沿街乞讨的乞丐,我们或许所能做的只是掏尽身上所有的口袋,给他一点施舍。而我们却不知道,这样做并不能解决根本的问题,他也不可能靠你那一点善意的“资助”而生活有任何的改变。或许我们该大声告诉他们,一个人要生活,乞讨没有出路,他应该试着去努力工作,赚钱养活自己。谁都希望这世界上多一个自食其力的人,而不是逢人伸手的乞讨者。不是吗?
而这个游客的举动也突然让我觉得像现实社会中那些独生子女的父母,他们总是把孩子当宝一样,含在嘴里怕化掉,捧在手心怕碎掉。过分的溺爱让孩子失去了独立自主的能力,也使得孩子有了太强的依赖心理,其实他们应该给孩子一个适当的空间,让孩子放手去成长的。曾看过一句话:既然老天给了我们青春,我们就要放手一搏。也相信,我们离开了父母的好心、溺爱,我们一定会有“摔倒了再爬起来”的能力,而不是爬在原地等父母把我们扶起来。
很多人遇到以上经历时,一定也会像游客和我们的父母一样,“护着小龟爬进大海”。而他们却不知道,疼痛,是成长的第一步,没有经历过创伤和疼痛的人生是不可能完整的,因为经历过,我们才不至于象小海龟一样,在还未经历生命是怎样的过程便已经全部逝去。
所以,希望所有善良的人放开你们的手,让我们去自己面对,自己去经历吧!因为我们相信只有经历过才会成长。
因为———疼痛,是生命的第一步。
评析:文章在把握原材料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很好的命题,进而联系到对独生子女教育的问题。文章把游客的善举———“护着小龟爬进大海”和当今社会一些家长对独生子女的过分呵护、溺爱联系起来,对比进行论述,见解不俗。
一只海龟的自白
我是一只刚孵化的海龟,我要去海边侦查,看看那里有没有我们的天敌。
以前,我同我的兄弟姐妹们被母亲包在那里,整天睡在暖暖的沙滩里,接受着阳光的沐浴,记得母亲离开我们时,她嘱咐我等我长成后,从那里孵化出来后,要爬到海边看看是否有我们的天敌老鹰存在,若有老鹰,我就得回来,告诉其他的海龟,躲避危险,若没有,我就不用回去。那时,其他的海龟都会到海边。
今天,我终于要出发了,去完成我神圣的使命。
我们海龟是绿色的,爬在黄灿灿的海滩很容易被那凶残的老鹰发现,所以,我必须谨慎。
我小心地爬着,谨慎地观察着,因为,我的行动关系着我们整个民族的生存问题。
一路上,阳光轻抚着我,海风吹着一排排浪花跳跃。快到海边了,突然,一只凶猛的老鹰急速冲下来,我慌忙逃窜。却发现它不见了。我抬头一看,原来是一个长两只脚的直立行走的动物赶走了老鹰。我隐隐约约记得母亲曾告诉我,这种动物叫人。
老鹰走了,危险过去了。我以为老鹰不再来。我顺利地到达了海边。啊!大海真美。一望无际的蓝色,一排排可爱的浪花,还有阵阵海鸥的鸣叫,这一切看起来那么和谐。
这时,我的兄弟姐妹们开始行动了,他们争先恐后的爬过来了。我浮在海里等待着他们。然而,那只凶残的老鹰又一次俯冲而下,冲向我的兄弟姐妹,我大声呼救,想让帮我渡过难关的人再次赶走老鹰。可我看不到他,只看到一串伸向远方的脚印。
我失望了,当我将目光再次投向我的兄弟姐妹时,我闭上了双眼,我无法相信眼前的一切。铺天盖地的老鹰扑向了他们。老鹰们张开血盆大口,撕扯着他们幼嫩的身体,沙滩上横七竖八的躺着我的兄弟姐妹们的尸体,我看到了他们无助的眼神,听到他们的呼救声,我却只身藏在海水里,我没有办法。
当我再次睁开双眼时,沙滩已恢复平静,凶残的老鹰已走,留下的只是我兄弟姐妹们的尸体。看着他们死不瞑目的双眼,我读出了怨恨,我知道他们在怨恨我……
苍茫的沙滩上,我孤独站在那里,心里充满了悔恨,我恨那个人,恨他帮我赶走了凶残的鹰,让我传错了信息,我也恨那一只只鹰,他们对我的兄弟姐妹进行这么残绝的屠杀,我最恨的还是我自己,为什么那么笨……
太阳渐渐西沉了,海水慢慢上来,冲洗着沙滩,我知道,明天,这个世界依旧……
评析:该篇文章构思比较奇特。采用拟人化第一人称的写法,将作文材料改写成一篇生动的记叙文。记叙类文章要想打动阅卷者,凭借的不是叙述,而是描写。这篇文章的描写可谓独具匠心,不但有景物描写、场面描写,还有心理描写。难能可贵的是,完全出自小海龟的口吻,用词准确,刻画细腻,感染力强,展示了考生所具备的一定文学潜质。
等待
被游客赶走的老鹰并没有立刻飞去其他地方寻找新的食物,而是耐心的等待下一次机会的到来,它成功了,它用等待换来了成功,由此可见,等待也是一种成功。
在这个信息化的时代,人们生活的步伐越来越快,很少有人愿意停下急促促的脚步耐心等待,等待机会的来临,而只是一味的加快脚步寻找机会,寻找出口,最终一无所获,对生活也失去了信心,其实等待也是成功的一种方法,等待也是一种美。
等待需要耐心,当你选择等待的时候,请抚平你心中的骄躁与不安,安静地,耐心地等待你所期望的东西,只有你真正安下心来耐心的等待,机会才会出现在你面前。
等待也需要自信。当你踏上等待的道路时,请不要总回头看身后的路,怀疑自己是否选择对了。你要相信自己的选择是正确,相信在你选择的道路尽头一定是成功的大门。
等待更需要勇气。在等待的道路上,定会有荆棘与坎坷,你需要坚定自己的毅志,鼓足勇气克服重重困难。
越国被吴国打败后,越王勾践被拘于会稽山上,自己的儿子成了吴王的奴仆,自己的妻子成了他人的婢女,自己也成了他人的马夫。然而他没有放弃,他等待着,等待机会的来临,终于,他回到了自己的国家,任用有才之人,总结教训,十年后一举打败歼灭吴国,一雪当年卧薪尝胆的奇耻大辱。前人的例子告诉我们,等待也是一种成功,而等待中的勇气是必不可少的。所以,请鼓足勇气,相信等待后定会有彩虹。
等待还需要付出不懈的努力,不要以为光站在那里就会有馅饼从天上掉下来,即使选择了等待也要付出艰辛的努力,“一份耕耘,一份收获”,没有努力哪来的硕果?奥运冠军刘翔说过:“我需要的只不过是等待机会的来临,等待一次让我展示自己才华的机会,但在这个等待的过程中我付出了太多的汗水和努力,所以当机会来临时我一定会紧紧抓住它”。是的,等待中也需要努力,只有努力了,尝试了,等待的才有意义,有价值。
亲爱的朋友们,请放慢你过于匆忙的脚步,试着学会等待,鼓足勇气耐心地,自信地等待,也许你也会像老鹰一样获得意外的收获!
评析:文章从老鹰的角度来构思立论,提炼出“用等待换来成功”这一主旨,出人意料之外,却在情理之中。
规则
世界始于洪荒,始于懵懂。混沌之初,万物俱为新生。事物的发展也始于此,亿万年的岁月,沧海桑田不过弹指之间,世事变迁,看似毫无章法,实则却蕴含规律,让世界的车轮缓缓向前推进着,在看似无拘无束的世界中,自然的规则以一种无形的张力约束着事物。看不到,抓不住,却不可突破。这是生存的基本法则。
生命的起始终止,日月的更替,河流的奔腾,花朵的绽放凋落,都由无法抗衡的规律来决定,这种规则造就一种平衡。事物之间的相互作用也是一种天然的准则,它传达着一种信息,它维持着一种自然的和谐与平衡。
这种规律,也许包含着残忍、血腥的杀戮,包含着野蛮的占有,但于这些表象之下的,是生命的生生不息,自然中一系列地食物链、食物网,告诉我们适者生存,弱肉强食的道理。这看似残酷又无人道的结论都是使生命亘古流传的真理!
一只小海龟的侦查看似是一个生命的渴望,殊不知,这是对隐藏于千万个沙穴下的生命的保障!那个帮助它的好心人也许不知道,他的这一善举,这小小的一挥手,却破坏了海龟之间的生存的维系,这层屏障如此单薄而脆弱,也许挥手之后的结果是对这一种群的极大危害。不干预自然法则,应当是人类对自然地承诺,那些恶意、乱砍乱伐、围湖造田的举动深深地破坏甚至阻断了自然的法则。平衡的破坏已让人类饱受其苦。应当及早醒悟,我们与世界,与自然的链接。清醒地认识一下我们的所作所为是否正在为一场灾难而推波助澜?
曾有报道称,有些奔赴西藏的摄影师为了拍到珍稀动物藏羚羊奔跑的画面,人为地惊吓,驱逐它们。而这样做的背面却使得许多怀孕的母藏羚羊因此而流产。使得这珍贵的种群更加脆弱。这样的做法无异于剥夺了它们生存的权利,干扰了它们生活的平衡!
自然,有其自身的法则蕴于其中,人类也是世界生命的一环,我们应当遵守这一准则。也许,那怜悯的一挥手带来的是更多的灾难;也许,静静地注视着这一切的发生并非是冷漠,而是,一个人对生命的敬意和对这天然法则的恪守。
评析:这篇文章阐述的观点深奥而又浅显,即人类必须遵守自然的法则。这或许是作文题材料最初的本意。考生深刻理解了材料,用富于哲理的语言来诠释蕴含其中的寓意。读着这些优美流畅的话语,你会觉得考生的思想是深邃美丽的,思维是开阔灵动的,表达是颇具启发性的。他自始至终扣住了题旨,用无可争议的作文“规则”赢得了阅卷老师的认同。
人与自然
“都怪你!要不是你,我的孩子们怎么可能被老鹰抓去!你没资格当侦查兵!”小海龟的母亲对着“幸存”的海龟侦察兵大发雷霆。
“我……我不……不是故意的!我出来时周围真的很安全啊!没有老鹰,什么都没有的……”,“你胡说,没有?那么安全为什么我的孩子都被抓去了?呜…呜…”海龟母亲伤心地说着!“侦察兵”惭愧的低下了头!好了,不要责怪他了!这不能算他的过错……”螃蟹大叔走过来对大家说:“当时,老鹰正扑向他,他被一位游玩的小男孩救了,他自己还不知道呢!”
“妈妈,今天我救了一只小海龟,他差点被老鹰抓去,多亏了我……呵呵!”小男孩回家向妈妈炫耀着!
“恩,宝贝真有爱心,去看电视吧!”小男孩兴高采烈的打开电视机,坐在沙发上开心的看着……
“现在播报一条新闻,今天下午15点左右一群刚出生不久的小海龟被一群老鹰捉去,至今仍下落不明……,保卫它们的海龟‘侦察兵’被炒鱿鱼!”
这时,小男孩突然发现自己的“爱心”一下子变成了“歹心”。一时难过的说不出话来了……
夜里,小男孩怎么也睡不着觉,在为白天自己的行为自责,想着想着,泪水从眼眶中滚落下来!
第二天一大早,小男孩就跑到海边。突然看到了那只“侦察兵”,便走上前去!
“对不起!小海龟,是我害了你,对不起……”说着说着,泪水又滑落下来!
“都是你,要不是你,他们就不会被老鹰抓去了!我就不会挨骂了,都怪你!”海龟侦察兵愤愤地说着。这时,小男孩再也压抑不住心中的委屈,放声大哭起来。
“孩子,不要哭了”。螃蟹大叔从一边慢慢走来。“唉!我们知道你是好心,但是,谁都无法改变自然界的规律,作为海龟的侦察兵,随时献身是他的职责,侦察兵世世代代都是这样的!没有办法啊……”
“这种自然规律就像人类会生老病死一样的,天生注定的……你不愿看到他被老鹰捉去,却忘了后面更多的生命会牺牲,有些事情你要学会放弃,也许放弃后会收获更多!”
小男孩点了点头,抹着泪水离开了海滩,从那以后他懂得了放弃,他每年都会去那个海滩一次,看着小海龟一个个平安的入海,有时也会有老鹰把“侦察兵”捉去,但是,只是在一旁默默地注视着……
评析:这位考生根据作文题的材料,编写了一个童话故事。童话,一是要有童心、童趣,二是要有建立在现实基础上的非现实性。这就需要大胆的想象,要有巧妙的构思和一定的思想深度。要告诉读者一个道理,给读者一定的启发。从这一点来说,此文也算差强人意。
龟群被袭击后的报道
近日在南太平洋的小岛上发生了一件事:一只幼龟爬出沙穴,爬向大海,一只老鹰欲来捕时,被一位好心的游客赶跑。但沙穴中的幼龟都以为无危险,鱼贯而出,同时其他老鹰相继而来,龟群损失惨重,就这则消息各大报刊发表不同观点。
《幼龟报》:这次的损失主要归咎于那只作“侦察兵”的幼龟,它的错误信系导致了幼龟们的倾巢而出,招致惨祸的发生。同时,我们幼龟应该注意,不要人云亦云,随大流,要有自己的主见,相信自己,盲目的听信他人是不可取的。希望其余的幼龟汲取这次的经验教训,切莫再发生类似的悲剧。同时所有幼龟为遇难龟默哀一分钟。
《老龟报》:对于这次事故,那些幼龟的父母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幼龟即将孵化,而老龟却不在附近守护。如果当时老龟在场,老鹰也不会毫无顾忌地发起攻击。在此,本报劝诫所有的老龟,给子女多一些关爱,多守护在他们的身边,才能保护他们不受伤害,健康地成长。
《老鹰报》:首先本报对受害龟深表同情,但物竞天择,老鹰也出于无奈。其次,老鹰们对那位游客表示深深的感谢,因为他对这次行动的成功提供了最有利的条件。若不是他赶走了第一只老鹰,如何有那么多的猎物的出动呢?望以后加强此种合作关系,为人与鹰的友好共处作出贡献。
《人报》:本报对此事在群众中的反响进行了深入地调查,发现人们持有不同的观点,部分人认为游客的做法是可取的,我们要保护弱势群体,不可以坐视不管,尽管造成了严重的后果,但他的初衷是好的。另一部分人认为,游客的做法有悖于自然法则,弱肉强食是大自然的规律,人不应插手介入,更何况龟群因此受到严重损失。本报经分析综合得出以下结论:遇到弱者,我们应该伸出援助之手,但与此同时,我们要注意方式方法,否则就可能好心办坏事,给我们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儿童报》:小海龟也很可爱哦,老鹰为什么要伤害他们?
评析:这篇文章的最大特点就是紧扣材料,尽情发挥,轻松而不离题意,自然而不失法度。构思别具一格,笔调诙谐幽默。在紧张的令人窒息的高考试场上,这位考生能敞开心智,幽默一把,写就一片难得的佳作,可谓技高一筹。仅从幽默而言,这篇文章达到两个方面的统一:一是天真的形式,二是理性的内容。
“精神的三间小屋”
毕淑敏在《精神的三间小屋》中说:精神有三间小屋。第一间,盛放我们的爱和恨;第二间,盛放我们的事业;第三间,盛放我们自己。
在我们的心中也有三间小屋。
第一间,盛放我们的苦难。南太平洋的小岛幼龟,只有经老鹰不断地啄食,在竞争中得以生存。而没有丝毫苦难意识的龟群,终将成为雄鹰的腹中之食。没有经过流水冲蚀的卵石,不会发出夺目的光彩;没有经过风雨洗礼的树木,不会在风雨中愈益苍翠;没有经过苦难洗礼的人类,不会在自然面前更加挺拔。
苏轼一生颠沛流离,多次遭贬,但他的心中总是将苦难承载。“乌台诗案”后被贬黄州的苏东坡,依旧乐观地迎接苦难,在给友人李常的信中写“虽遭贬于此,遇事者有尊主泽民者,则为之录”。这才是一代伟人文豪的处世之学,将苦难放在心底,微笑面对生活。
第二间,盛放我们的思想。接受错误信息的幼龟,没有经过自己的思考,就争先恐后地涌向海滩,等待他们的,将是灭顶之灾。对于一个人来说,进过思考,再作出决定,才是智者。法国作家帕斯卡尔在他的《人是一根会思想的芦苇》中说:“人是自然界最脆弱的一根芦苇,但是,人是一根会思想的芦苇”。
古有言:三思而后行,充分地思考,才有扫清行进之中的障碍,庞涓未经深思,轻信孙膑所设之计,才有了“庞涓死于此树之下”的遗憾,可马懿未经熟虑,轻信孔明空城之计,才有了拥有重兵而致大败的千古遗恨。而正因为有了多次思考,敢于否定前人,才有了给阿基米德一个杠杆,他可以撬起整个地球的佳话,才有了给卡文迪许一杆巨称,他可以称出地球质量的传奇。
第三间,盛放我们自己。即使是年幼的龟,也可以在危难时刻缩回去,重新审视世界,作为有成熟心智的人类,更应摆正自己的位置,即使有苦有难,也可以进过思考,找寻出路。坚信,我是自己的主宰,虽然失望,但不绝望。
晋朝时代黑暗,朝廷腐败,都自有“竹林七贤”在一片乱世之中吟唱自己的生命价值观。于是有了嵇康的竹林打铁,广陵绝唱,有了阮籍的“时无英雄遂使竖子成名”的高呼,有了刘伶抱杆栏而舞,把盏而歌的吟唱。
这精神的三间小屋,需要能够承受苦难的心灵作柱,能够遇事三思的大脑作梁,最后以自己为墙,建成窗明几净,阳光四溢的三所小屋!
评析: 这篇文章的题目比较新颖,有几许新意,吸引了阅卷者的眼球。文章开头用著名作家毕淑敏的《精神的三间小屋》,引出“我们心中的‘三间小屋’”:一曰盛放苦难,二曰盛放思想,三曰盛放自己。而这三点都没有脱离材料的内容和含义的范围,考生总是有意识地把它们与材料内容联系起来进行论述。你不得不承认,他的联系是有道理的,绝非胡拉乱扯,毫不着调。由于作文题材料的立意是开放的,因而对材料进行思考的角度也应该是多种多样的,这位考生在对材料意义的挖掘上,显示了较好的发现能力、选择能力和探究能力。
“不要改变生命的航线”
青虫破茧成蝶,是因为生命航线中安排了破茧这一艰苦航线。
海龟伸头探路,是因为生命航线中预定了尝试并躲避敌人的路线。
可是人总是要干预他们。好心人拿剪刀剪开茧,可蝶已无力再展翅高飞;好心游客赶走老鹰,可成群的小龟无力再见到自己的父母。
于是我们才明白:不要改变生命的航线。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陶潜的生命航线是指向自然,远离世俗的。不明的君主改变他的航向,可陶潜只上任不足百天,便辞职归隐。世俗的利欲不适合“不为五斗米折腰”的五柳先生。当他回到自己生命航线时,不免感慨“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不免由衷感叹:“久在樊笼里,复得反自然”。
悠然自得,恬淡自然是陶渊明的生命航线,我们不能改变。
“孩子的路要让孩子自己去走,我们不能总是为他们铺平道路”。这是一句浅显而又具有深刻道理的话,记得一位高考状元的家长说过:“他的生活一直都自己安排,学习也不用我们管,他明白自己的路”。不用自己的思想改变孩子,不用自己的权力影响孩子,生命的航线便自然伸直。而有些家长,在校找老师,在外找朋友,为孩子铺就一条“平坦大道”,看似前途光明,实则未来渺茫,受惯了宠爱的孩子经不住批评,习惯了平坦的孩子难以适应社会之路的崎岖不平。
人生之路必然要经过痛苦、挫折,一旦改变了这条荆棘路,孩子就如未破茧的蝶,已不能展翅飞翔;孩子就如不知敌情的小海龟,将葬身鹰腹。“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就是告诉我们不要改变生命必经的航线。
不改变别人的生命航线,人民战士叶英毅然选择改变自己的飞行航线,为了人民群众的利益,用死完成了一次壮烈飞行。他的生命航线已无法改变也不能改变,但他用生命诠释:为了维持他人正常的人生航线,坚持自己为人民的人生航线,是伟大的!
这一刻我们明白,每个生物都有自己生命的航线,不要改变它,让我们每个人都向着自己的航线,奋力飞翔!生命才会完美,不要改变生命的航线,让他向着生命远航!
评析: 文章开篇破题,用青虫破茧成蝶,海龟伸头探路揭示生命航线的无比重要性。接着,联系现实生活,提出了“孩子的路要让孩子自己去走,我们不能总是为他们铺平道路”的观点。结尾宕开一笔,进一步补充、完善论点,进而提升了文章的思想深度。
上一篇文章: 福建08高考满分作文
下一篇文章: 海南08高考满分作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