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华作文网: 为了一切学生,一切为了学生!
冠华作文网祝愿:天下学子金榜题名!
网站首页
高考导航
教育资讯 | 网络信息 | 网络作文 | 竞赛作文 | 小考频道 | 中考频道 | 高考频道 | 考后点睛
英语特区 | 教师频道 | 家校互动 | 网站社区 | 同行作文 | 帮助中心 | 在线留言 | 设为首页
高中作文 | 高中佳作 | 作文素材 | 专家指导 | 阅读训练 | 满分作文 | 作文预测 | 高考真题
站内搜索
文章

相关栏目

最新文章

图片主题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文章 下载 图片
 
您现在的位置: 冠华作文网 >> 高考频道 >> 阅读训练 >> 正文         ★★★
2015年高考阅读训练:高考散文阅读知识点与技巧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14/10/2 14:43:47 信息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我要投稿

散文分类 

 一、记叙性散文: 

 1、特点:以叙述和抒情为主要表达手段,多是叙述日常生活中较为平淡的人事。主旨即对所写人事寄寓的感情,或由此得到的感悟。

 2、典型的写作思路:简叙写作缘由----多角度多层次写人记事-----中间穿插一些细节描写-----结尾抒发情感,反映世态,总结感悟。 

二、状物性散文: 

1、特点:以描写和议论抒情为主要表达手段,描写多是景、物的某一突出特征,议论抒情多是在景、物突出特征的基础上进行人生道理的升华。主旨即物人相通处。 

 2、典型写作思路:引出写作对象----咏物状景,时空拓展----中间常穿插其他景、物对比反衬-----再由自然之物作拟人化延伸议论-------结尾抒情言志,升华主旨。

 三、议论性散文(哲理散文)  

1、特点: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但议论不是凭空而生,往往在文章的开头交代议论的由头,或事,或物,然后逐层递进式议论。主旨在物(事)与理相通处。

  2、典型写作思路:对现实的事、物有触动(触发点)-----类似事情相近或相反的联想议论(联系点)------点出道理(感悟点)-------结合现实议论升华(升华点)   

阅读知识储备 

 一、表达方式 

1、叙述的技巧:  插叙:给中心事件作必要的铺垫,使情节更加完整,内容更加丰富。 倒叙:设置悬念,激发读者兴趣,取得先声夺人的表达效果。 

2、描写的技巧:    侧面描写:以特征相似或相反的另一事物作正衬或反衬,能突出要表现的事物。   正面描写:浓墨重彩的描绘能感染读者。   白描:简练勾勒,生动传神。    景物描写:突出环境,烘托人物,渲染氛围,烘托主题。   细节描写:使人物形象丰满,增强感染力。

 3、叙述人称的技巧    第一人称:亲切自然,能自由地表达感情。   第二人称:能增强抒情性和亲切感。 第三人称:不受时空限制。  

4、议论的技巧:在开头或结尾往往是文章的主旨;在中间常起过渡、引出主旨的作用。 5、抒情的技巧:直接抒情、间接抒情。在开头能定文章基调;在结尾能升华主题。  

 二、表现手法  

衬托:以描述的环境、气氛等烘托主体人事物,突显中心,表达强烈感情。  

铺垫:为主要人物出场或主要事件发现,进行的环境、情绪、气氛等描写的造势。

 对比:在两种互相对立事物的比较中突出主体,凸显正面,使形象鲜明。  

渲染:以浓墨重彩的描绘营造氛围,为行文设铺垫,凸显人物性格,增强感染力。

 象征:把抽象的事理表现为具体的可感知的形象,还可使要表达的意思含蓄、深刻。 托物言志:可通过对具体事物的描绘,深刻生动地表现深层含义。 

联想想象:联想是由一事物想到另一事物的心理过程;想象是在原有感性形象的基础上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可使文章内容更丰富,形象更丰满、生动。

 抑扬结合:为褒先贬,为损先扬,鲜明对照和强烈反差,收到特殊效果。 

 虚实结合:可以抓住重点,突出事物的本质特征,从而凸现事物、景物的特点,或人物的性格,更集中地揭示主旨。  

以小见大:即从平凡细微的事情中反映重大的主题,可突出中心,有强烈的震撼力。    

 三、修辞技巧。  

比喻: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

 拟人:描写形象生动,赋予生命力,表意丰富。  

排比:能强烈表达思想感情。议论,能增加语势,说理更透彻;抒情,可淋漓尽致。 

夸张:烘托气氛,增强感染力;创造气氛。 

反问:强调语气,强化情感。  

反复:多次强调,给人以深刻的印象,感染力强。 设问:自问自答,提出问题,引发读者思考。

对偶:有音乐感,有节奏感,表意凝练。  

 四、谋篇布局技巧。  

承上启下——总领全文——引起下文——过渡自然——前后呼应——伏笔照应——制造悬念——照应开头——总结上文——卒章显志——详略主次   

文章或段落开头:1、总领全文; 2、引出下文或引出话题; 3、 为下文作铺垫或与下文构成对比; 4、营造氛围,奠定感情基调;5、制造悬念。  文章或段落中间:1、起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2、前后呼应;3、为下文作铺垫、引起下文;4、照应上文,转换话题。  

[1] [2] [3] 下一页


点击更精彩!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更多
    • 姓名: *
    • 评论内容:
    • 验证码: *

    • 请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损害国家利益、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的评论
    • 用户需对自己在使用本站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直接或间接导致的)
    • 本站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
    •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版权申明 | 作文网 |

    地址:中国江苏 网监备案:32092502000081 E-mail:[email protected] 站长:陆浩
    编辑部、作文QQ群:228658618 通联部QQ:390008545 技术部QQ:81263931 版权所有©冠华作文网
    万网”提供技术支持 苏ICP备06005225号